財務報告如何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財務報告你該怎麼分析?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分析財務報告,希望對你有幫助。

  費用層面

  公司為產生主營業務收入需要有各種投入,在賬面上主要體現為兩個部分,一是主營業務成本,二是所謂的三項費用,即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主營業務成本是公司為產生主營業務收入需要直接支出的成本和費用,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採購成本和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其中折舊部分一般變動不大,投資者更多需要關注原材料成本的變化。如鋼鐵公司因鐵礦石價格上漲就會推升主營業務成本,降低公司盈利,所以投資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的產品和服務需要使用哪些原材料,以及原材料價格的變動情況。

  三項費用主要反映公司運營費用,如營銷廣告費用、辦公費用、工資、研發費用、利息費用等,某些行業裡的公司也把折舊和攤銷費用放到管理費用中反映。三項費用是投資者衡量公司內部運營效率高低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通常用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來衡量,如果三項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下降或低於同類公司,說明該公司在內部管理效率上具有優勢。

  利潤層面

  損益表上體現的利潤,分別是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又稱毛利潤,來自於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其表現可以用毛利率,即主營業務毛利÷主營業務收入來衡量。毛利率越高,說明公司擴大再生產的能力越強;而一個微薄的毛利率則會限制公司收入和業績擴張的能力,並且增大業績波動的風險。

  營業利潤是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三項費用後得來,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是反映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公司不僅要儘可能壓低主營業務成本,還需要在三項費用上挖潛增效,如此營業利潤率才能表現得優秀,公司最終的業績才能得以最大化。

  利潤總額則是營業利潤加上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後的公司稅前利潤,將其減去所得稅後就得到淨利潤。到了這一步,已是利潤的最終體現,但由於摻雜了非主營收入帶來的利潤,持續性和可比性可能會降低,一份“乾淨”的淨利潤成績單最好全部是由主營業務產生的利潤所構成。如果沒有現金流量表來披露公司實際收入狀況,投資者就會被公司漂亮的賬面利潤所誤導,容易產生錯誤的投資判斷。

  損益表是反映公司賬面上的收入和支出情況,而現金流量表則是反映公司真金白銀的流入和流出。之所以要披露現金流量表,是因為損益表採用權責發生制來記錄公司在報告期內的營收狀況,即不論是否有實際的現金收入和支出,只要交易一經確定,就可以記錄為收入和支出。這就容易出現可能誤導投資者的資訊,比如公司的損益表記錄的銷售收入並沒有帶來真實的現金流入,而是以應收賬款的形式存在,是否能收回還要看客戶的支付能力。所以,如果沒有現金流量表來披露公司實際的收入狀況,投資者就會被公司漂亮的賬面利潤所誤導,容易產生錯誤的投資判斷。投資者在決定投資一家公司時,最重要的就是看這家公司持續產生現金的能力有多強,賬面的利潤表現得再好,如果沒有轉化為實際的現金流入,就可能給公司的發展帶來麻煩。仔細稽核現金流量表可以讓投資者對公司真實的經營狀況有更準確的把握。

  現金流量表一般由三部分構成:經營性現金流、投資性現金流和融資性現金流。

  經營性現金流反映公司銷售商品和服務實際收到的現金,減去實際支付的成本費用後就得出現金淨利潤。通常情況下,投資者多喜歡經營性現金流豐厚的公司,而那些經營性現金流與淨利潤比例長期不適當的公司則要引起投資者的警惕,特別是淨利潤遠大於現金流,甚至現金流出現負數的情況,表明公司賬面利潤的質量很低,銷售並沒有產生真金白銀,大量貨款能否收回還不確定。經營性現金流很低甚至為負,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諒解,那就是公司業務正處在高速擴張期,大量的原材料購進影響到正現金流的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銷售可以保持快速增長,現金流最終會和淨利潤相匹配。

  投資性現金流主要反映公司在資本性開支上的投入,如購買機器裝置、構建廠房等的支出,還包括對外的長、短期投資所用現金,如收購、參股其他公司,購買有價證券的短期投資等。由於公司發展需要不斷進行投資,因此投資性現金流淨額為負很正常,也是必要的。如果投資性現金流淨額出現正的大幅增長,且不是由投資收益帶來的,很有可能表明公司不再加大投入和擴大再生產,未來的業績成長性就會受到質疑。

  融資性現金流是公司發行股票債券或向銀行借款等融資行為帶來的現金流入,以及償還債務、支付股息和回購股票的現金流出。就投資者分析公司基本面時的重要性來說,這塊內容要比經營性現金流和投資性現金流的重要性低一些。對於現金流,投資者需要掌握的另一概念是自由現金流,它是由淨利潤加上折舊攤銷減去資本性開支即固定資產淨值增加額再減去營運資金增加額得來。之所以叫自由現金流,是因為公司在滿足所有必要現金支出後的剩餘資金可以自由支配,如可以用來提前償還債務、加大分紅、繼續擴大再生產來推升業績增長等。所以,自由現金流豐厚的公司可以帶給投資者更多的回報,是投資者衡量公司財務狀況和成長性最重要、最基本的指標,許多投資者甚至認為自由現金流的多少才是真正可以信賴的公司業績。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是投資者瞭解公司運營最直接透明,最客觀的資訊來源,它是我們正確選股的第一步。分析財務報告的重點,一是瞭解公司的營收和獲利情況,二是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三是檢視公司的現金流量是否正常。上市公司每個季度披露的財務報告是投資者瞭解公司運營最直接透明、也是最客觀的資訊來源,很難想象用正確的投資理念做股票可以忽視對財務報告的仔細研讀和分析。像巴菲特這樣市場資訊靈通的投資大師,其大部分的工作時間也是用在研讀大量的公司財報上,我們在其傳記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詳見《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分析公司財務報告是我們正確選股的第一步。一家公司從事的業務和生產的產品、銷售額和利潤率、營運資金狀況和資產質量,等等,我們都可以從財務報告披露的資訊中獲得。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對公司業務及行業成長性前景的判斷,以及公司股票當前估值與合理估值水平之比,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如果忽視了對於公司財務狀況的把握,很容易產生脫離公司實際能力的樂觀判斷,導致投資的預期目標難以實現。所以,閱讀財務報告和進行財務分析是投資者的基本功,是合格投資者必須掌握的技能。對財務報告進行分析的重點或者說目的有三個。

  首先,瞭解公司的營收和獲利情況,公司的銷售額是否增長及增長幅度、毛利率的變動、管理和銷售等費用是否合理,這些因素決定了在正常情況下公司運營總成績單的最後得分,即業績。

  其次,也是容易被忽視的,是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目的是判斷公司的資產質量和財務狀況,這是支援公司業績擴張和業績可信度的基礎。如果一家公司過去的業績成長性和利潤率都很好,但應收賬款過多,或負債率過高,這樣的公司股票最好也別碰。

  最後,也是比較簡單的,是檢視公司現金流量是否正常,最重要的是經營性現金流CFFO是正還是負,如果CFFO長期低於淨利潤,甚至為負數,這就是一個危險的訊號,說明公司只產生了賬面利潤而沒有收回真金白銀。

  財務分析除了主要看這三張財務報表外,財務附註裡的資料和文字說明有時同樣至關重要,經常可以揭示出報表裡反映不出來的有用資訊。此外,僅分析單個公司的報表還不夠,還需看同行業其他有可比性公司的情況,對比得出哪家公司盈利能力最好、資產質量最高,這就是所謂選股的第一步驟。

  以下我們選一家公司——格力電器0006512006年中期財務報告作一個案例分析。之所以選這家公司,一是因為目前A股市場中80%以上的公司均為製造業,因此分析一家制造業公司的財報可以總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分析要點;二是因為格力電器是行業龍頭,有助於投資者參考判斷其他家電及消費類公司的財務和運營狀況;三是因為格力電器的產品和業務單一,幾乎100%的收入來自於空調銷售,是理想的分析樣本。

  首先來看損益表。國內公開發布公司研究報告的券商的分析員幾乎都不對公司業績按季度來進行分析,這種只分析半年度和年度業績的做法容易忽視一些重要的資訊和趨勢性變化,也不是國際通行做法。我們把格力電器公司過去幾年的銷售額按季度劃分後,可以發現每年的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為銷售旺季,在通常情況下,股價在旺季應該有更好的表現。此外,一些比率指標的季度變化也很有意義。如格力電器2006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較2005年同期減少了1 7個百分點,看似不多,但按季度來看,過去連續4個季度的公司毛利率下滑達到4 54個百分點,且呈持續滑坡趨勢,到2006年第二季度時毛利率僅有15 86%,顯示出比較嚴峻的成本上漲和產品價格下滑的壓力。如果這一勢頭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即便公司市場份額和銷售額繼續擴大,最終也很難為投資者提供滿意的利潤增長回報。格力電器公司損益表揭示的另一個深層次的經營性資訊來自於營業和管理費用SG&A,雖然SG&A佔銷售收入比率在 2006年第二季度時降到過去六個季度以來的最低值,為13 45%,但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如果剔除靠自產零部件外銷和處理殘廢品帶來的其他業務收入財務報表附註中有詳細資料,SG&A和主營業務成本佔銷售收入比重在98%以上,也就是說,銷售空調產生的營業利潤率不足2%,這是非常微薄的利潤率,會讓投資者失去興趣。導致格力電器 SG&A費用高企的重要原因是其眾所周知的自建營銷體系所發生的巨大費用支出,這一銷售模式雖然可以很好地控制回款並能有效擴大市場份額,但所消耗的成本巨大。過去波導股份600130就是因為不堪自建營銷體系的重負,在市場增長放緩後被拖入虧損境地。

  其次來看資產負債表。格力電器自建營銷體系和市場龍頭的地位給公司帶來了很健康的資產負債表,2006年第二季度應收賬款週轉率達到7 6%全年應該在15%以上,在製造業中十分突出。對於賬齡的分析顯示,91%以上的應收賬款的期限在1年以內,壞賬的風險很低,而且公司還沒有讓人討厭的大額其他應收賬款。但是公司存貨週轉率並不理想,2006年第二季度存貨週轉率進一步下降到3 28%,這是一塊需要改進的地方。由於格力電器憑藉其巨大的採購能力,可以大量依賴供應商融資,表現為鉅額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使公司的經營並不需要依靠銀行貸款,有很強的財務擴張能力。

  再看現金流方面。格力電器在此方面表現非常優秀,長期保持經營性現金流CFFO與利潤相匹配的狀態,反映在銷售回款上很順暢。2006年第二季度的 CFFO更是較第一季度猛增3 4倍,主要是受加大供應商應付賬款額的影響和減少現金支出所致。我們對格力電器財務報表分析的結論是,我們不必擔心公司會有來自資產負債表的風險,也不必擔心公司銷售額是否能夠快速增長,因為不論是大力開拓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的集中度提高,都會推動公司銷售收入的增長。但是格力微薄的盈利率很難激起投資者的投資興趣,而且淨利潤增長也不是很突出。像格力電器這樣的公司,已經取得了市場第一的地位,而且做得很專一,就是專業生產空調,其業績和股價若想有良好的表現,就必須要在內部運營和管理效率上下工夫。通過以上簡略的財務分析,可以顯示出格力電器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和空間的。

  一份“體檢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公司在某個時點上,比如季度最後一天或年度最後一天的財務狀況。通過這張表,可以知道公司在某一時點上擁有多少資產,又欠別人多少錢,即有多少負債,以及所有資產減去負債後股東擁有多少淨資產。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析資產負債表全面瞭解公司的健康狀況,是否“超重”——欠銀行和供應商太多的錢,是否“貧血”——賬面上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是否過低,以及“新陳代謝”是否正常——存貨和應收賬款週轉是否過大,這些反映公司健康狀況的指標都可以在資產負債表中找到答案。如果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健康,就失去了提供業績持續增長的基礎,當前的業績再出眾,也不能給予投資者充分的信心;只有那些擁有一張強健資產負債表的公司,其發展的前景才充滿希望。

  三大構成

  資產負債表由三大類科目構成,即資產項、負債項和股東權益項。

  資產專案。又分為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其中流動資產理論上是指可以在12個月內變現的資產,需要重點分析的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應收賬款和存貨指標。投資者對於公司賬上到底有多少現金,包括可以隨時變現的短期資產是非常關注的,因為這對於公司能否正常經營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幫助公司渡過困難時期,也是未來支援業務增長最直接的財務資源。所以,當現金儲備快速下降,且長期保持低位的話,從財務角度講,這樣的公司就很難實現擴張,即便市場有機會也無法把握住。然而,公司現金儲備過多,且長期保持高位,也會引起投資者的不滿,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公司找不到好的投資專案,未來的成長性同樣難以期待。應收賬款是公司客戶收到貨物或接受服務但未支付給公司的貨款。很顯然,如果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很受市場歡迎,其應收賬款規模就不會太高,客戶會非常願意及時付清貨款。而應收賬款規模不斷擴大時,很有可能預示著公司的銷售不暢,雖然損益表上的賬面收入和利潤在增長,但未來銷售可能會下降,並加大了壞賬風險,公司業績可能會發生不測。存貨是公司庫存的尚未銷售出去的商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是公司潛在的收入來源。但如果存貨規模增長勢頭超過主營業務成本增長,投資者就要警惕是否出現了貨物銷售不暢的情況,這時需要到公司財務報表附註中檢查存貨構成情況。如果發現存貨規模擴大是由產成品增多導致的,很有可能表明銷售出了問題;但若是原材料的快速增長,通常是件好事,可能預示著下游需求旺盛,所以公司大舉採購原料,未來銷售就有可能實現快速增長。

  負債專案。與資產分為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一樣,負債也是根據能否在12個月內償還而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主要包括銀行短期借款,這些借款主要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只可用於短期用途,如果發現短期借款被用作長期用途,例如購置裝置或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即所謂的短債長用,就可能加大公司的財務壓力。流動負債中另一項需要重點關注的科目是應付賬款,這是公司拖欠上游供應商的貨款。如果應付賬款規模比較大,說明公司在生產經營上的主動性較強,佔用供應商的資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公司在市場上的強勢地位。流動負債中的預收賬款是公司預收下游客戶的預付款或定金,預收賬款出現快速增長,也往往預示著未來銷售收入和業績會快速增長,這是判斷短期業績變化的重要指標。負債科目中最主要的構成是需要支付利息的債務,即有息負債,包括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通常投資者偏好那些有息負債率不高的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財務負擔不重,財務資源相對豐富,有利於支援公司未來的業務擴張。而那些負債規模過大的公司則會引起投資者的擔憂,一旦公司業務狀況惡化,銀行等債權人催債就會導致公司發生嚴重的償債風險,造成資金鍊斷裂,甚至引發公司破產。

  股東權益專案。公司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就是股東權益,反映總資產中除了歸債權人所有的部分外,還有多少歸股東所有,所以股東權益又稱為所有者權益和淨資產。由於股東權益中總股本部分一般變動不大,投資者更多關注的是留存收益的變化,這部分的淨資產是歷年來公司盈利的積累,可以用作再投資和作為利潤分配。留存收益越多的公司,財務資源越有保證,可以不必依賴債務或股東繼續注資來實現業務的擴充套件,也更有實力大舉分紅。一份損益表可以告訴投資者一家公司在特定時間內產生了多少銷售收入,為實現這些銷售收入,又投入了多少成本和費用,以及在減去所有賬單和稅單後,最終賺了多少錢,即利潤情況。損益表,或稱利潤表,是投資者開啟一份上市公司年度或季度財務報告最先看到的內容,裡面包含的資訊,如主營業務收入、成本費用、利潤也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公司基本面資料。一份損益表可以告訴投資者一家公司在特定時間內產生了多少銷售收入,為實現這些銷售收入又投入了多少成本和費用,以及在減去所有賬單和稅單後最終賺了多少錢,即利潤情況。顯然,那些收入增長快於費用增長的公司,是投資者最為中意的物件。

  收入層面

  主營業務收入,或稱銷售收入,是損益表中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它反映了公司在報告期內銷售所有產品或服務所產生的收入。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才是提升公司利潤的最根本辦法。所以,那些在主營業務收入上徘徊不前的公司,即使通過其他什麼辦法讓利潤保持增長,都不是正常現象。

  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才是體現公司市場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不斷提高的標誌。有些時候,公司利潤雖然短期內表現不佳,但只要主營業務收入可以快速增長,能夠有效擴大市場份額,也會給投資者帶來信心。我們對於主營業務收入的認識,不能僅侷限於損益表中這幾個孤立的數字,還需要到財務報表附註中瞭解主營業務收入的構成,因為絕大多數公司都同時經營著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若干種產品和服務,瞭解哪些產品和服務對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更大、哪些領域存在增長潛力,可以幫助投資者把握公司未來的表現,並且清楚哪些相關的市場和行業資訊需要密切關注。

  雖然主營業務收入是公司最主要、最根本的收入,但公司還有其他業務收入,如銷售邊角廢料產生的收入,以及公司進行長短期投資產生的投資收益,可能還有如政府補貼、資產重組收益等構成的營業外收入等。有時候,這些非主營業務收入會成為公司利潤的重要構成。但投資者對這一塊收入需要非常小心,要判斷它們是可持續的,還是一次性的即非經常損益,如果是後者,由此帶來的業績增長就很有可能只是表面繁榮,是難以持續的,業績大漲之後就很有可能是業績大跌。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析資產負債表全面瞭解公司的健康狀況,是否“超重”——欠銀行和供應商有多少錢,是否“貧血”——賬面上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是否過低,以及“新陳代謝”是否正常——存貨和應收賬款是否過大。

  許多投資者僅將目光集中在損益表上,而忽略了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事實上,利潤表只是反映表面現象,是成績單,公司真正的功夫和實力要在資產負債表中才能體現出來。


  

股票的背離率如何運用
財經法規知識重點內容
相關知識
財務報告如何分析
財務報告範文分析
全面解讀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如何進行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報告如何撰寫
如何分析企業財務報表
優秀業務員辭職報告如何下筆
優秀業務員辭職報告如何寫
如何分析辯題
如何分析一場足球比賽
現階段我國財務報告內控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