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義有哪些類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唯心論秉持世界或現實如同精神或意識,都是根本的存在。唯心論同時也反對現實主義的哲學觀,後者認為在人類的認知中,我們對物體之理解與感知,與物體獨立於我們心靈之外的實際存在是一致的。那麼?

  主觀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哲學的形式之一。主觀唯心主義把個人的某種主觀精神如感覺、經驗、心靈、意識、觀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則是由這些主觀精神所派生的,是這些主觀精神的顯現。因此,在主觀唯心主義者看來,主觀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觀世界的事物則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主觀唯心主義必然導致的唯我論,因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個人自我的主觀精神的顯現和產物,實際上就是認為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於個人自我的主觀精神之中,沒有個人自我的主觀精神,也就沒有世界上的事物。中國宋明時期的陸王學派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英國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等觀點,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唯我論觀點。

  客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是唯心主義哲學的兩種基本形式中的一種。客觀唯心主義認為某種客觀的精神或原則是先於物質世界並獨立於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本體,而物質世界或現象世界則不過是這種客觀精神或原則的外化或表現,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後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國宋代程朱理學的“理”,古希臘柏拉圖的“理念”,德國黑格爾的“絕對觀念”,就都是這種作為世界本體的客觀精神或原則。客觀唯心主義的所謂客觀精神或原則,實際上是把人的思維或一般概念加以絕對化的結果,是通過抽象思維把它們昇華或蒸餾為不僅脫離人頭腦並且脫離或先於物質世界及具體事物而獨立存在的實體,同時還進一步把它們神化、偶像化,以致陷於神祕主義的創世說和宗教信仰主義。因此,客觀唯心主義同宗教有著密切的聯絡。可以說,客觀唯心主義是宗教的一種比較精緻的形式,而宗教則是客觀唯心主義的一種粗俗化的形式。

  客觀唯心主義承認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世界,強調作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體”,是內生於客觀世界自身的,而且這種“精神本體”又都不約而同地帶有“事物規律”的含義,這就使客觀唯心主義常常不自覺地走向自然,走向客觀。同時,由於“客觀”是客觀唯心主義思想體系的核心,所以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這些合理的思想成分絕非偶然,而應視其為客觀唯心主義之“客觀”所然。

  絕對唯心主義

  絕對唯心主義,包涵唯心主義的所有共同特點,黑格爾在他的《邏輯學》的末尾對“絕對理念”進行了詳盡闡述,但其原文十分之複雜難懂,就連哲學家瓦勒斯、羅素也難以作出解釋。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時“絕對唯心”陷入了與“客觀唯心”一樣的觀點,但不同的是絕對唯心對“神靈是實體”進行了否定。亞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蘭蘇菲主義均屬於該範疇。

  佛教是絕對唯心主義的代表,基於對自心本質的迴歸的修行,離於主觀與客觀,求證自心,就叫成佛!因為主觀與客觀都是不對的,所謂物質,只是對本質集體的表面認識,而不是對其本質的內部理解,唯有離開表相,從內部,或從自心中去深層的認識,才會明白本質的真相,即真理,離開表相而認識本質的過程,叫離相,本質是絕對的存在,本質沒有色相,如同空氣與水一樣,不能以肉眼來定義為真!這樣就錯了,色相是本質運動才生起的影相,並不是實體的存在,故世界萬物要不斷運動才能維持,不然這種現象就會消失寂靜,所謂規律,其實就是本質的慣性與相似性,非由神所為。

  所以,絕對唯心主義是無神的,因為本質就是神,就是一切萬物的根本,就是佛所說的佛性,人人都有的本性,乃至石頭、空氣及一切萬物都有的性質,佛的法力,就是基於本質的運動能力,並非迷信,這都是修行與努力的結果,而不是靠妄想而能得到,以妄想為本,以所見為真的人,永遠不會發現本質的意義,成為不正確的主觀與客觀唯心主義者,而不是絕對唯心主義者。

哲學英文短語
對哲學的感觸
相關知識
唯心主義有哪些類別
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有什麼區別
結構主義有哪些概念及方法特徵
宴會有哪些類別
地產有哪些類別與用途分類
什麼是美國國債有哪些類別
什麼是公眾人物有哪些類別
智慧財產權主要有哪些型別
年貨有哪些類別
鍵盤有哪些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