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則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論語》一書中,謝了人世間愈多的”道理”。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論語》子路篇第18,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盜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說老實話,如果我的親人做了錯事或者犯了法,我也是會為其隱瞞包庇的,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也是會這麼做的,人之常情嘛,不過我還能意識到我這麼做是錯誤的,而且違法,如果沒被抓住就算了,抓住了就認栽。

  可孔子就能夠厚顏無恥顛倒黑白地說“直在其中矣”,你要幹壞事你就幹嘛,你還硬要強詞奪理把你幹壞事說成是“正義的”,自此之後,就開創了中國人一種很惡劣的傳統:即,到底什麼是正義,真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將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解釋成是“正義”“真理”。

  範文2

  過去曾有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在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時代,《論語》也是國家錄用官員考試的指定教科書。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治理國家的環境變了,治理國家的方式自然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指望通過兩千多年前形成的《論語》上面制定的治理國家的方式來管理國家,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我根據開放社會的理論、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圍繞怎樣學習文化知識和怎樣學習做人的主題,從整部《論語》中選擇了一半與此有關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順、仁愛、誠信、禮節、義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這十二個分類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學會怎樣做人有所參考。另外,為了保證《論語》的完整性,我們同時也在這本書的結尾,附上了整本《論語》的全文。一來可以讓大家瞭解本書所選擇的部分在《論語》中的具體出處,二來也可以為那些有興趣學習整本《論語》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

  範文3

  今天,爸爸買了一本《論語》。剛開始,我覺得沒意思,就沒在意。下午,閒著沒事,我隨手翻了翻,覺得有點趣,就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了幾篇。我是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其中第一篇給我的印象最深,文章這樣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以後,能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感到很高興嗎?”這正是我學習上應該做到的。

  在學校,老師每天都會給我們講授很多知識。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時間一長,就會忘記許多。如果經常翻開書溫習一遍,就能牢牢地記住。記得有一次聽《超強記憶學習法》電視講座,那位老師這樣教我們:一堂課下來,下課時用三十秒回憶本堂課學習的重點;一天下來,花三分鐘回顧這一天學習的重點;一週下來,花十分鐘回憶本週學習的重點;一個月下來利用一小時回憶本月學習的重點。他所說的正是“學而時習之”的道理,學習的樂趣正是因為記住很多知識而得到快樂,也就“不亦說乎?”了。我愛讀書,更愛讀《論語》這樣的好書。

論語別裁讀後感
論語八則的讀後感
相關知識
論語八則讀後感作文
論語八則讀後感
大學論語八則讀後感
論語六則讀後感初一作文
論語六則讀後感範文三篇
論語六則讀後感
論語七則讀後感
論語每則讀後感
論語六則讀後感範文
論語十則讀後感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