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論語讀後感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于丹教授把孔子說的文言文給予大家解釋得惟妙惟肖。下面是為大家推薦的于丹論語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喜歡!

  1

  自古以來,《論語》就被視為儒家的典範。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但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實際上,《論語》告訴我們的真理,永遠是最簡單、最樸素的。而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正是以老百姓的視角來解讀這簡單而又樸素的《論語》。   于丹教授認為,孔子是灰色的。但灰色的孔子只有和多彩的世界搭配時,才會顯示出它的普適性。所以說,《論語》可以適用於古今中外的許多事物。但它本身的主題卻是單純的,單純到沒有顏色,沒有性別,也沒有時間和空間。而正是這一部主題單調的書,才使得中國曆朝歷代得以繁榮昌盛。

  中國古代兩大學說,一是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一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道家學說認為:只有人與自然合二為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而儒家學說所提倡的,則是:人需要禮儀的約束,否則天下將亂成一片。《論語》把儒家所倡導的禮儀像和麵一樣貫穿於其中,而於丹教授則像這團麵包的湯圓的品嚐者,用半輩子的經驗和學術去品味這碗湯圓。在《于丹論語心得》裡,不斷出現的寓言故事不僅讓整本書充滿了活力,還在不禁意間為我們解釋了《論語》中難以理解的字句。

  總之一句話,《論語》給我們帶來的是真理,而《于丹論語心得》給我們帶來的,則是更加清晰、更加活潑的真理。

  我喜歡讀這樣的書,它教會了我怎樣思考,怎樣去用審視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世界。

  老師點評:你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在書的世界裡你找到了閱讀的快樂和讀書的意義。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確實是一部通俗而又充滿哲理的好書,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好像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那麼真實那麼樸素,往往都能引起我們讀者的閱讀共鳴。願你繼續在這條閱讀的路上快樂前行,收穫更多的真理和快樂!

  2

  于丹這位作者編寫了一本《論語》感悟,主要講了以下七個道,對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幫助。

  第一,孝敬之道,孝敬是一種人物,可能從你生下來你就必須孝順自己的長輩,但它不是一種本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有人開導,教誨的。

  第二,智慧之道,知識可能是生產智慧的基本條件,但小聰明和智慧截然不同,我們成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動歪腦筋。

  第三,學習之道,一個人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才能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不同的人,在學習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需取長補短,不恥下問.

  第四,誠信之道,人活著是為了正義,不能靠投機取巧,不守信譽去生活,孔子道,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說到就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第五,治世之道,可能我們小孩談不上什麼治世,但我們也要學一學,沒準你長大就是總統呢。如果僅用政令來誘導,來約束那老百姓只能安分守己的去生活,免去很多刑法,但這不足以上樹立他們的廉恥之心。

  第六,忠恕之道,就是忠誠於自己善待他人,不要背叛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觀念,儘自己的心去幫助他人,不要把種種是非推及給他人,要跟別人換位思考,假如別人這樣對你呢?

  第七,仁愛之道,仁愛是一種人格情懷,它應表現為一種高風亮節,一種胸懷大志的氣度,要幫助別人,鼓勵別人,它是一種身體立行,點點滴滴的行為,不僅讓別人受益,自己也很開心,也有收穫。

  這七道,耐人尋味!

  3

  《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與他的弟子的言行的書。孔子說,一個人要有人格的尊嚴.他不提倡以怨抱怨.因為冤冤相報何時了?他也不提倡以德抱怨.他說那是一種浪費.是對人生的浪費.試想,人家很對不起你,可是你仍然忍辱負重,還在那裡對他人寬容,忍讓,會讓那人感到你是可欺的.這樣會讓那個人瞧不起你的,你要用你的公正,磊落的人格,既不是德,也不是怨,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有用的地方.因為人生有限,生也有涯.光明磊落才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于丹教授把孔子說的文言文給予大家解釋得惟妙惟肖.讓人容易懂得為人處世道理,她講述的人生哲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所以我認真做著筆記.我需要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因為在我的面前總感到很困惑,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處理為好.如今我找到了答案

于丹論語感悟讀後感
有關於丹論語讀後感文章
相關知識
于丹論語讀後感範文
于丹論語讀後感作文
于丹說論語讀後感範文
于丹論語讀後感演講稿
于丹論語讀後感
于丹論語讀後感
中學生論語讀後感範文
孔子論語讀後感範文
有關於丹論語讀後感文章
飄英語讀後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