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鋼琴時怎樣才能放鬆手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彈鋼琴時雙手需要高強度的運動,所以需要適當的放鬆。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彈鋼琴時放鬆手腕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彈鋼琴時放鬆手腕方法

  教學中教師大多認為在連奏時,彈奏用力後要快速的使肌肉放鬆下來,只依靠手的重量壓住琴鍵。而在斷奏時,手的動作只靠重量下落而不加力量。表面看這種彈奏方法很合理,可實際上,我們在演奏較大型的作品時需要彈奏成千上萬的音符,也就是說,手指要進行成千上萬次的動作。

  無論我們放鬆的有多快,肌肉也要經歷成千上萬次的從緊張到放鬆的收縮動作,如果彈奏的速度較慢,放鬆的時間比緊張的時間長,手指和手臂是可以應付過來的,但是稍難一些的作品,速度都可以達到每秒鐘至少6個音以上,也就是說肌肉每秒至少有6個以上的收縮動作。手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保持長久的放鬆,於是手就出現緊張的現象。

  因為肌肉的緊張會使手的反應速度和敏感程度下降,手的緊張必然會直接影響彈奏的速度和音樂的色彩,同時由於手的反應能力減弱,會造成音樂表現不能得心應手。如果解決這種問題,不僅要尋求合理的使用力量,而且還要進行大量的放鬆練習,這樣的學習不僅進步很緩慢,而且在整個學琴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使學琴變得很艱難。力度必須依靠肌肉的緊張來實現,我們在教學中強調彈奏力度和放鬆的本身就是很矛盾的。而且,這種鬆緊的調整隻是理論上可行,由於人的注意力和心理問題,恰到好處的鬆緊狀態時較難達到的。

  關於手型的問題

  學琴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手放在琴上,這就涉及到手要以什麼形狀放在琴上,所以幾乎所有的老師在教學的第一步都會提到手型的問題。

  大多要求手型為:手指勾回來使指尖直對琴鍵,手指第一支關節在彈奏時要"立住",手心是空的象握一個"雞蛋"一樣,手腕要放平,手掌在彈奏中要起支撐的作用,形成一個由一指和五指支撐起來的"架子"等等。問題是要形成這樣的手型,肌肉總需要一定的緊張度的吧?太放鬆手就沒有形狀,太緊張就會影響彈琴,所以要"不鬆不緊"恰到好處。怎麼才能夠做到恰到好處呢?在實際當中我所見到的學生幾乎就沒有做到恰到好處的,而且大多數是手型僵硬,彈出的聲音非常難聽。還有手指第一關節"立住"的問題,一般認為手指站不住會使力量不能傳遞至指尖,造成聲音不夠結實。

  所以當學生出現手指關節立不住時,老師就一再的要求學生必須讓手指關節立住。問題是學生的手指第一關節為什麼立不住?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當手在放鬆狀態時,手指的第一關節是自然立住的。造成手指立不住的原因有兩點:一個可能是手臂的重量壓迫造成的,另一個可能是由於手指用力彈琴造成的,那麼如果讓學生強行把手指立住,就必須另外在手指第一關節加力,是不是會造成在手上更用力?使手更緊張?一方面強調手指立住,一方面又不停的強調手要放鬆。於是一些學生出現了放鬆了站不住,站住了不放鬆的現象。

  手臂協調性的問題

  在學生學習到一定程度時,就涉及到手臂的協調動作。手臂的協調動作的主要原則是根據樂句的進行手臂也進行重心的移動,根據樂句的內容和音樂的要求,手臂和手腕要相應的做出的各種協調動作,如"落滾"等等。比如樂句是"弱收"的,就要求在彈奏中以手臂帶動手腕,向上提起,來形成"弱收"的效果。這些動作多種多樣,而且動作比較複雜,是很難用語言來準確形容的,所以在實際教學中都需要老師一個個的、手把手的去傳授。

  問題就是,一方面這種動作很複雜,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經常是練了許久老師也不滿意,而且由於沒有明確的標準,老師之間對動作的要求也不一樣。

  另一方面由於學生們素質、性格等等的差別,造成學生多種多樣的彈法。實際上,老師對動作是否合格是以聲音為標準的,可是學生對聲音標準並不明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夠使學生不僅聲音概念明確又能夠把動作做準確呢?如果不去做這些動作,能不能通過更簡單的辦法來彈奏出相同的效果呢?而且複雜的動作,學生做起來容易不協調,在動作都彆扭的情況下,音樂又如何表現?

彈鋼琴手不靈活應該怎麼辦
彈鋼琴時應該怎麼配左手呢
相關知識
彈鋼琴時怎樣才能放鬆手腕
打太極拳怎樣才能放鬆
鋼琴要怎樣才彈得快方法有哪些
演講時怎樣才能有優雅的肢體語言
地震發生時怎樣才能逃生避險
害羞時怎樣才能不臉紅
冬季怎樣才能輕鬆釣鯽魚
怎樣才能輕鬆減肥
怎樣才能輕鬆釣到黑魚
鋼琴應該怎樣才能即興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