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歸納總結需要在對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瞭解的程度不一樣,歸納總結的程度也就不一樣,所以同學們要歸納總結有關的歷史知識,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一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流思想的奠基時期

  1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形成:孔子與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內容:仁;德政;禮。教育思想重點在有教無類和學習方法

  發展:孟子性善論;仁政說;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 荀子性惡論;仁政說;水舟之說;唯物思想等

  2 道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形成:創始人老子,主張:道為萬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無為而治;小國寡民為理想狀態;辯證思想。

  發展:莊子。思想主張:萬物齊一;不執著於物。

  3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其歷史意義

  背景:經濟生產力發展鐵器牛耕,經營方式變化,小農經濟開始出現。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壞,貴族沒落,新的社會階層正在崛起,士階層擴大,不同人從不同角度發表主張。

  思想文化:學術下移,學在官府的壟斷局面被打破。

  內容:各家主張戰國時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還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為後來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論基礎。

  2、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朝儒學正統思想地位的確立

  背景:漢初黃老之學不能解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後所面臨的社會問題。需要新的理論適應鞏固中央集權的需要。

  經過:A 董仲舒發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統;天人感應有限限制君權學說和天人合一理論陰陽五行學說;三綱五常學說;

  B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與漢武帝的反應

  作用: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有利於國家統一;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

  3、宋明理學--儒學的發展

  1背景:魏晉南北朝:佛、道傳播,儒學出現危機;唐朝:調和之風興盛,“三教合一”瀰漫各個領域。;儒學豐富、更新深受佛道影響既要回答佛、道關於宇宙、自然的深層思考,又要與傳統儒家對現實人生的關懷聯絡起來。理或天理為其核心觀念。

  2內容: 程朱理學 代表:程顥、程頤、朱熹。主張:A 、世界觀:理。在世界――本原、在社會――儒家道德倫理,在個人――人性

  B 、方法論: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窮盡事理。事理不是科學知識而是人倫道德

  影響: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元、明成為科舉考試內容,確定了程朱理學在思想界的統治地位

  陸王心學:強調了主動作用,激勵人們奮發立志。代表:陸九淵、王守仁。 陸九淵主張: A、世界觀:心是萬物淵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 、方法論:發明本心以求理,內心反省

  王守仁主張: A、世界觀: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佛,即心是佛

  B 、方法論: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慾,回覆良知就能成為聖賢;知行合一。 良知支配行動。

  3影響:A 、是宋明儒學主流,影響深遠

  B、三綱五常維繫專制――消極

  C、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品德,講求自我節制,強調責任使命――積極

  4、 明清時期的思想家

  1李贄思想: 背景: A、明朝中後期社會矛盾激化

  B 、商品經濟的衝擊,市民階層興起,主張追求個性,發展經濟

  C 、儒家道德與吏治腐敗。

  李贄主張: A、鞭韃程朱理學,反對絕對權威反對孔子思想為萬世至論,反對四書五經為思考標準。

  B 、認為人皆有私,追求物質享受,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

  2反對君主專制與經世致用

  背景:明末清初,士大夫尋求改革社會的方案,將學術研究與現實結合形成經世致用思想

  代表:顧炎武、黃宗羲。

  主張: A、經世致用B 、工商皆本C 、批判君主專制。

  顧:<天下郡國利病書> 黃:<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

  影響: A、實事求是的治學方法開清代考證學術之風氣。立足現實,學以致用的觀念也為後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B 、衝擊君主專制

  二

  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1、 起源—希臘的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

  1智者學派

  1、背景:希臘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發展,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學者開始關注人本身。

  2、主張:認識社會、提倡懷疑、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和人的決定作用普羅泰格拉:人是萬物的尺度 。這一切構成了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培養公私兼顧的好公民

  3、評價:強調人的主體意義,否定了神和命運的作用,樹立人的尊嚴。重視主體作用,忽視道德

  2蘇格拉底――哲學成為人的學問

  A 、主張:A 、有思想的人是萬物的尺度B 、強調知識的作用,應把道德與知識合二為一,美德即知識。C 、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的美德

  B 、影響: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人的科學

  3亞里斯多德――邏輯學

  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影響:A 、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古希臘科學文化的集大成者。B 、為現代科學門類奠定基礎,使哲學成為獨立的學科 C、將希臘哲學的理性精神發展到頂峰

  2、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1文藝復興

  背景:A 、基督教會壟斷西歐文化上千年,人們生活在缺少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矇昧中B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C 、新生的資產階級追求財富與人生享樂。D 、由於沒有成熟的體系,只得藉助被教會視為異端的古希臘、羅馬文化來表達反封建思想。E 、14世紀中葉,黑死病蔓延,促使人們反省,宗教束縛下的生活形同死亡。成就:文學的復興:前三傑

  代表人物—前三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重點薄伽丘 。

  薄伽丘作品十日談,主旨宣揚人文主義,批判教會,歌頌現實生活,肯定人的價值,提倡生而平等,反對封建等級。

  藝術的復興――後三傑:達. 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

  達. 芬奇: A、表現和歌頌人的美及思想感情。善於將解剖學、透視法和明暗轉移法運用繪畫之中。用寫實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善惡。

  B 、代表作《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

  米開朗琪羅

  拉斐爾:擅長聖母像,《西斯廷聖母》,其繪畫以優雅、和諧、高度完美著稱,被視為古典美術精神的典範。被稱為畫聖

  戲劇的復興――莎士比亞

  英國人文主義的傑出代表。《哈姆雷特》是最傑出的作品

  2 宗教改革

  背景:A 、文藝復興喚醒了沉睡的人們,理性高於信仰的人文主義宗教觀逐漸興盛B 、羅馬教皇的權威受到挑戰。C 、為樹教皇絕對權威,羅馬教會宣揚因行稱義。D 、1517年,教皇兜售贖罪券。

  主張:“因信稱義”,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這一思想使人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靈魂的自主權。帶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

  代表作:《九十條論綱》

  影響:A 、解放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和發展

  B 、形成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

  第三單元、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1、 中國古代的科技

  1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造紙:西漢發明植物纖維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稱為“蔡侯紙”,促進思想文化的發展。

  印刷:A 、最早有明確時間的印刷品《金剛經》 B、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對人類文明程序產生重大影響。由膠泥活字到木活字到金屬活字。

  C 、13世紀傳到朝鮮,後從西域傳到歐洲

  火藥:A 、起源於煉丹 B、唐末用於戰爭 C、五代和宋廣泛使用

  D 、14世紀阿拉伯人傳往歐洲,西方社會產生巨大震動。

  指南針:在四大發明中歷史最久遠A 、戰國—司南 B、北宋—人工磁體的指南針,用於航海C 、13世紀傳入西歐,促進地理大發現

  2 中國古代的天文、數學、醫學、農學成就

  天文學: A 、戰國《甘石星經》是我國最早的天文著作,其中《石氏星表》記載了120多個恆星的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B 、曆法:郭守敬編制《授時歷》 數學:東漢《九章算術》總結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標誌著解決實際問題為內容、以算籌為工具,以十制位計算的數學體系形成

  農學:齊民要術:南北朝賈思勰,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農書,介紹北方生產經驗

  農政全書:徐光啟總結歷代農業、手工業經驗,吸收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創作。被譽為“中西近代

  科學先驅”。

  醫學: A、黃帝內經:編於戰國,成為西漢。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

  B 、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撰寫,是臨床經典,張仲景被稱為醫聖

  C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著,藥物學鉅著。

  2、 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

  1 中國古代的書畫

  A 、 書法 歷程:1秦漢時期:秦篆漢隸具有美感,但多重實用

  2魏晉南北朝:發展自覺的書法藝術

  3隋唐:張旭、懷素擅長狂草;歐、顏、柳注重規範法度、書法理論成熟 特點:通過線條變化,將繪畫藝術與書寫內容融合在一起,成為士人追求自我理性和個性的獨特藝術。

  繪畫: A歷程:漢代以前

  新石器時代:繪畫藝術的源頭 戰國:出現毛筆繪製的帛畫 漢代:帛畫色彩鮮豔,氣勢巨集大,浪漫不失古拙

  魏晉--士人群體的追求也體現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凸顯個性的文人畫出現

  代表:顧愷之,不僅長於丹青,其繪畫理論也是中國古代的開創之作,注重“以形寫神”。是中國畫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畫家。

  隋唐: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文化全面輝煌,創制法度,體現盛唐氣象。吳道子

  宋明:文人山水畫,寫意畫,風俗畫

  山水畫的背景:文人階層不斷壯大,理學興起使文人注重內心修養,文人山水畫興起。由襯景發展為獨立畫種;從注重寫實,變為注重意境。

  文人山水畫的特點:注重內心情感的表現,詩、書、畫、印結合。

  風俗畫背景: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在藝術上表現。

  代表作: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寫意畫從略:注重表現個人的內心感受。

  2 中國古代的文學

  A 、詩經:最早的詩歌總集。儲存從西周到春秋的詩歌,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何

  為風、雅、頌

  B 、楚辭:戰國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華,採用楚國方言創造出新體詩歌。代表作《離騷》

  C 、漢賦:漢代國家統一,經濟發展,廣築宮室,巡遊興盛。出現鋪陳辭藻,文采華麗的帶韻散文――賦,吸收詩經和楚辭表現手法。

  D 、唐代詩歌

  背景:A 、唐代的繁榮,文化多元 B、科舉制的推動

  代表:1李白:盛唐張揚個性,蓬勃向上的精神2杜甫:安史之亂後,憂國憂民,體會國破家亡的痛苦3白居易:中唐以後,戰亂平息並未帶來往昔的繁華盛世。白關心民間疾苦,寄託政治抱負

  E 、宋詞

  背景:又稱“長短句”,宋代城市生活豐富,娛樂場所需要大量歌詞,士大夫詞作傳於民間。

  代表:辛棄疾、蘇軾與李清照、柳永

  F 、元散曲:關漢卿與馬致遠

  G 、明清小說 背景:新興工商業城鎮興起,市民階層崛起

  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

  3 中國古代的戲劇

  A 、元雜劇

  B 、京劇

  原因:北京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藝人聚集

  概況:乾隆年間,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大徽班進京

  影響:形成京劇,在同治、光緒年間繁盛

  四

  第四單元、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

  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

  背景:A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推動。B 、基督教的地球中心說佔統治地位,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士對傳統解釋不滿。

  哥白尼:波蘭人,提出太陽中心說。日心說改變對宇宙的認識,根本動搖神學理論基礎。

  伽利略:A 、發現木星的四顆衛星,為日心說找到了證據。 義大利B 、開創以實驗為根據並有邏輯體系 的近代科學。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C 、為牛頓經典力學奠定了基礎

  1、17世紀的經典力學

  1牛頓英國 經典力學

  A 、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力學三定律B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完整力學體系,實現物理學第一次大飛躍。 C 、以嚴格的數學方法和邏輯體系把宇宙間的運動統一起來,對人類解釋與預見物理現象決定性指導意義。D 、海王星的發現是證明範例

  意義: A、牛頓力學是經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也是現代工程力學等的理論基礎。B 、標誌著人類科學時代的開始,引發第一次科技革命。C 、還為法國啟蒙運動和唯物主義哲學奠定了科學基礎。

  2、19世紀的進化論

  1背景:19世紀以前,神創論佔統治地位,上帝造人說成為教會禁錮人們思想天經地義的教條。

  2、貢獻: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建立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論。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871年,發表<人類的起源>,進一步論證了人類是從古猿進化而來。

  3、影響:A 、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位置的認識B 、生物學領域的牛頓

  3、蒸汽機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

  1瓦特與蒸汽機發明:

  A 背景:工業革命後,傳統的畜力、風力、水力很不穩定,嚴重製約了工業革命縱深發展,生產力發展呼喚新的動力。

  B 過程:改良紐可門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2電氣技術的應用

  A 有關電氣的重要發明: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現象,愛迪生髮明瞭改進了電燈、電話、電報、電影。

  B 、影響:電氣技術提供了便捷廉價的動力,掀起第二次科技革命。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資本主義確立了在全球的優勢,世界各地聯絡更加緊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4、20世紀物理學的新突破

  1背景:19世紀,在經典力學的基礎上,光學、電磁學等取得長足進步,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新的發現揭示了經典物理學的侷限性。

  2新突破:相對論和量子理論。

  A 相對論

  提出: 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成為繼牛頓後最偉大的科學家。 基本原理: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看書

  意義:物理學領域最偉大的革命。可以廣泛解釋不同運動狀態的物質,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物理學領域。打破經典物理學絕對化思維模式,提供了辯證看待世界的途徑。

  B 微觀世界:量子理論

  提出: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認為輻射像物質一樣,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單位量子來實現的。愛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論。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原子、量子理論,量子力學建立起來。

  作用: 20世紀最深刻最有成就科學理論之一。推動生產力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物質生活。

  3意義: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彌補了經典物理學的不足。描繪了嶄新的巨集觀和微觀世界,改變了人們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商鞅舌戰守舊群臣的典故介紹
急求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點總結
相關知識
必修三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有哪些
初二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急求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點總結
高二語文必修三古文知識點歸納
高二語文必修三字詞知識點歸納
初一到初三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三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有哪些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有哪些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北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