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WHO報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攜帶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萬,新感染270萬,全年死亡180萬人。每天有超過7000人新發感染,全世界各地區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國家,尤以非洲為重,為什麼會有艾滋病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1.流行情況:1981年6月美國首次報告第1例艾滋病。到2005年底,全球活著的HIV/AIDS患者人數4030萬。2005年新感染艾滋病人數490萬。我國1985年發現第l例以來,到2002年HIV/AIDS患者已達100萬人。中國HIV/AIDS的傳播速度驚人,從幾個人開始,之後幾萬人,2007年4月30日截止,全國累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3 52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52 480例,死亡16 155例,從整體上,疫情呈低流行態勢。

  2.傳染源:為艾滋病患者及HIV攜帶者。HIV是核糖核酸RNA的逆轉錄病毒,多數為圓形或橢圓形顆粒狀,直徑約為100~140nm,表面似毛丹果狀,其最外層為膜樣物質,為其外殼、佈滿由衣殼突出來的絨毛狀物,中央是圓柱形的核心以及有核狀小體存在,具有一定的形態學上特徵。HIV病毒的蛋白質是核蛋白、膜蛋白以及與複製有關的酶蛋白。HIv對外界抵抗力較弱,離開人體後不易存活。HIV對輔助性T淋巴細胞具有特殊的趨向性,也就是說,這類淋巴細胞是HIV最主要的攻擊與破壞物件。HIV對熱較敏感,56℃,30min就可以使其滅活,一般性煮沸即可將其殺滅。常用的消毒劑,例如漂白粉、乙醇等,對HIV都具有良好的滅活作用。

  3.傳播途徑:①性接觸,包括同性戀和雙性戀;②血及血製品傳染,或共用受HIV汙染的注射器和針頭,如靜脈藥癮者;③母嬰傳染。又稱圍產期傳播。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IV的感染與人類的行為密切相關,男性同性戀者、靜脈藥物依賴者、與HIV攜帶者經常有性接觸者、以及經常輸血者如血友病人都屬於高危險群體。

  艾滋病的表現

  一急性期: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HIV後2-4周左右。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咽痛、盜汗、噁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痛、淋巴結腫大及神經系統症狀。多數患者臨床症狀輕微,持續1-3周後緩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檢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體則在感染後數週才出現。CD4+ T淋巴細胞計數一過性減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無症狀期 可從急性期進入此期,或無明顯的急性期症狀而直接進入此期。   此期持續時間一般為6-8年。但也有快速進展和長期不進展者。此期的長短與感染病毒的數量、型別,感染途徑,機體免疫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

  三艾滋病期 為感染HIV後的最終階段。病人CD4+ T淋巴細胞計數明顯下降,多<200/mm3,HIV血漿病毒載量明顯升高。此期主要臨床表現為HIV相關症狀、各種機會性感染及腫瘤。

  HIV相關症狀:主要表現為持續一個月以上的發熱、盜汗、腹瀉;體重減輕10%以上。部分病人表現為神經精神症狀,如記憶力減退、精神淡漠、性格改變、頭痛、癲癇及痴呆等。另外還可出現持續性全身性淋巴結腫大,其特點為①.除腹股溝以外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位的淋巴結腫大;②.淋巴結直徑≥1cm,無壓痛,無粘連;③持續時間3個月以上。

  HIV相關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的常見症狀:發熱、盜汗、淋巴結腫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頭痛、嘔吐、腹痛腹瀉、消化道出血、吞嚥困難、食慾下降、口腔白斑及潰瘍、各種皮疹、視力下降、失明、痴呆、癲癇、肢體癱瘓、消瘦、貧血、二便失禁、尿儲留、腸梗阻等。

  常見的機會性感染

  呼吸系統:卡氏肺孢子蟲肺炎PCP、肺結核、複發性細菌、真菌性肺炎。

  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弓形蟲腦病、各種病毒性腦膜腦炎。

  消化系統:白色念珠菌食道炎,及鉅細胞病毒性食道炎、腸炎;沙門氏菌、痢疾桿菌、空腸彎曲菌及隱孢子蟲性腸炎。

  口腔:鵝口瘡、舌毛狀白斑、複發性口腔潰瘍、牙齦炎等。

  面板、淋巴結:帶狀皰疹、傳染性軟疣、尖銳溼疣、真菌性皮炎、甲癬、淋巴結結核。

  眼部:鉅細胞病毒性及弓形蟲性視網膜炎。

  常見腫瘤:子宮頸癌、惡性淋巴瘤、卡波氏肉瘤等。

  如何預防?

  ①傳染源的管理: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測HIV抗體,醫療衛生部門發現感染者應及時上報,並應對感染者進行HIV相關知識的普及,以避免傳染給其他人。感染者的血液、體液及分泌物應進行消毒。

  ②切斷傳播途徑: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禁止性亂交,取締娼妓。嚴格篩選供血人員,嚴格檢查血液製品,推廣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嚴禁注射毒品,尤其是共用針具注射毒品。不共用牙具或剃鬚刀。不到非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及治療。

  ③保護易感人群:提倡婚前、孕前體檢。對HIV陽性的孕婦應進行母嬰阻斷。包括產科干預終止妊娠,剖宮產+抗病毒藥物+人工餵養。醫務人員嚴格遵守醫療操作程式,避免職業暴露。出現職業暴露後,應立即向遠心端擠壓傷口,儘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汙染眼部等粘膜時,應用大量生理鹽水反覆對粘膜進行沖洗;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對傷口區域性進行消毒,儘量不要包紮。然後立即請感染科專業醫生進行危險度評估,決定是否進行預防性治療。如需用藥,應儘可能在發生職業暴露後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在2小時內進行預防性用藥,最好不超過24小時,但即使超過24小時,也建議實施預防性用藥。還需進行職業暴露後的諮詢與監測。
 

引起艾滋病的原因是什麼
白球比偏低的原因
相關知識
引起艾滋病的原因是什麼
艾滋病的原因
得艾滋病的原因是什麼
***容易傳播艾滋病的原因
艾滋病的發病的原因
艾滋病的治療原則
女性容易感染艾滋病的病因
艾滋病的病因與預防措施
艾滋病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艾滋病的具體病因以及治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