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動物的哲理美文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也是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比貓還小的動物

  作者:石建華

  來到這裡的兩個星期以後,我在生產隊裡天天出工,這天仍然在隊長家後面不遠的那道山灣灣裡改土修梯田。到中午吃晌飯的時間了,隨著隊長吹響著放工的口哨聲,生產隊的所有社員們扛著鋤頭,各自回家準備燒鍋做飯了。

  我此刻扛著那把五斤重的鋤頭經過隊長的家門口,隊長和另外幾個幹部和社員從堂屋裡趕出來把我擋住了,那幾個社員和隊長恰如一道城牆堵在我的前面,不由分說,他們就劈手奪過了我肩上的鋤頭,非得留我在隊長家裡吃午飯,在盛情難卻的情況下,我只好跟著隊長走進了堂屋。

  飯做好了,裝滿米飯的楨筒被人搬到了堂屋前的一個小方桌上,熱氣騰騰的水蒸汽頓時瀰漫了整個堂屋,碗筷很快也擺上了桌,大家紛紛就座,不一會兒幾大碗菜也陸續擺到了飯桌中間,中間的菜有紅燒肉,有紅燒肘子,還有燒籮卜塊、燒洋芋塊、煮長青菜等***所謂長青菜就是這青菜葉洗好以後不用刀切,菜有多長算多長,直接放在大鍋裡煮,等煮熟以後,直接撈在大海碗裡,旁邊用小碗加點鹽、醋、還有自家做的辣椒豆瓣等,那裡當地人嫌醬油太貴。一般都是多加鹽巴來代替醬油,人們用筷子挾著煮熟的長青菜沾著佐料吃***。大家吃的都很香。

  這時候,有一個人從我對面的座位上彎著腰站了起來,他滿臉堆瞞著著神祕的微笑,從桌子中間的那碗紅燒肉裡,連續挾了三塊,全都放進了我的碗裡,當時我就模模糊糊地覺察到,在這裡太多的熱情裡。好像有點兒什麼不對勁兒。但一時半會兒又看不出來什麼,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我不好再說什麼,總覺得這幾塊肉背後,好像有點兒什麼事兒,一時半會兒我也弄不出明白。

  這肉裡到底哪兒不對,反正這幾塊肉,嚼在嘴裡的感覺有點不尋常,肉質很嫩,沒有肥肉脂肪,味道雖然也很香,但總感到有那麼點兒異樣,但我怎麼也猜不透這其中的奧祕。

  從表面上,燒的菜餚從樣式質量、色彩、味道看來還不錯。有點像成都市裡大餐廳的水平,當時我也確實是餓了,沒有顧及那麼多,那個社員繼續笑著對我說:“別客氣,小石頭,鄉壩頭條件艱苦,比不到你們大城市,我們這個地方條件艱苦,有肉吃的時間不多,你就不要客氣,多吃點。”邊說邊又給我填了兩塊。當時到底是我人太年輕,加之當時又冷又餓,的確也有兩個多星期沒有吃到肉了,肚子裡缺油水,癆腸掛肚的,也就顧不上跟他們太客氣,連連點頭說幾聲:“謝謝”就把我碗裡的飯菜一股腦地全部掃蕩到肚子了。

  吃完飯,隊長走到我面前,一本正經地問候道:“小石,吃好了?”

  我順口回答:“謝謝,吃好了。”

  隊長強忍住了笑,接著問我:“剛才,你最後吃的那幾塊肉是什麼動物的肉?你能猜得出來嗎?”

  我滿臉疑惑地回答:“是有點兒奇怪,從感覺上講,它們既不像豬肉,也不像牛肉,也不像雞、鴨、鵝之類的動物肉,一時半會兒我還真猜不出來,你們把所有的肉都混在一鍋燒了,我實在吃不出來是什麼肉。”

  這時候只見隊長依然那麼正正規規地繼續說:“可以告訴你,這是一種農村裡常見的動物。你就順到你自己剛才的思路繼續猜吧。”

  我只好憑藉著自己的小聰明,煞有其事地進行邏輯思維、推理分析和求證,居然當著眾人,運用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講過的排除法原理,津津樂道地推理分析著:“首先可以肯定地說,最後的那幾塊兒絕不是豬肉。”

  隊長點了點頭。

  我接著說:“也絕對不是牛肉。”

  隊長繼續笑著點著頭。

  我接著說:“更不可能是狗、雞、鴨、鵝和兔肉。”

  隊長仍然止不住笑聲繼續點著頭,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他還在那裡一本正經地繼續補充著:“是一種在農村裡常見的動物。”

  我疑惑不解地望著隊長,還想再問些什麼,旁邊有一位老社員實在撐不住勁了,猛地站到我面前,把手一揮,大聲搶先奪過話題,他補充了一句關鍵詞:“比狗小的動物是啥子?”

  我此刻立馬來了靈感,大聲搶著回答:“是貓。”

  另一個年輕的社員緊接著又補上了一句。“比貓還小的動物是啥子?”

  我當時就楞住了,一句大實話脫口而出:“莫非是老鼠不成?”

  這時候倒是有八張嘴,回答的結果居然如此異口同聲,“正是此物。”。

  此話回答的人太多,聲音太大,語調太過於整齊,就算是個聾子,也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害得我立馬就向堂屋外右側的豬圈狂奔而去,蹲在糞坑邊想嘔吐,可是白白地蹲了好一陣,根本就沒有辦法吐出來。

  篇二:人與動物

  冰心老人曾說:“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從這句話,我感到了和諧的美。可是“和諧”似乎是一個容易理解的詞但是要真做到人與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卻是難於上青天。有一次,我讀過兩則故事後,深深地感受到了和諧的真正意義。

  一則故事是這樣:一群猴子偷偷摸摸地跑到一個農家裡偷吃花生,結果被農夫看到了。農夫隨手拿起一塊石頭就往猴群扔了過去,恰好不偏不倚打到了一隻猴子的腿。那隻猴子和猴群們跑回了山裡,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它們的“大王”。於是,它們來到了農家裡,剛剛好那一天農夫出去了,猴子們為了報“一石之仇”就把他家的雞,毛拔了個精光,可憐的雞們,便成了主人的替罪羊。

  另一則故事是這樣的:一位旅行者,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裡,見到了一隻餓得生命危在旦夕的白狼。那位旅行者,把他帶的能吃的都給白狼吃了,這隻狼終於被救活了。有一天,旅行者被一群狼圍住了,狼準備把他吃掉。旅行者知道:“自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於是他閉上眼睛等著狼張著血盆大口,把他吃掉。可是等了許久卻不見狼來吃他。他覺得很奇怪,便睜眼睛,這才發現上次他救過的那隻白狼在身邊……旅行者脫離虎口後,恍然大物,只要我們對動物好一點,它們也是知道報答的。

  這兩則故事告訴我們: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一切事物,都要友好和諧的相處,才能避免發生各種各樣的悲劇。

  篇三:《動物和諧社會》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啟示

  作者:于學忠

  春節期間,看到家中庭院裡面的狗狗、貓咪,相處的其樂融融,不由得使我拿起相機拍下一組關於“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攝影,很不錯,很和諧。

  狗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性格忠厚,通常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貓咪是聰明活潑的動物,性情溫順,自然成為了全世界家庭中極為廣泛的寵物。

  誠然,動物也是這個我們生活中的一份子,從某種程度上講,它們和人類是平等的。關愛動物不只是掛在嘴邊的一句空話,要有實際的行動;比如:發現受傷的野生動物及時救助,儘可能不去破壞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等等,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是卻體現出人類對動物的關愛,體現人和動物的和諧。

  ——看到它們,《動物和諧社會》你在想什麼?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動物對於整個自然界和諧所起到的作用,它們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員,只有讓它們得到更好的生存條件,才能夠使得整個生態平衡達到最佳的一種狀態。同時,也有更多的人,將關愛動物作為衡量一個人道德標準的尺度。因為只有一個熱愛動物的人,才具有一顆善良的心。才能夠更好的熱愛生活,熱愛家人,以及回報社會。

  說起關愛動物,很多人都喜歡用“人類的朋友”來稱呼。的確,動物和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個世界裡,有的動物和我們生活得很近,用朋友來比喻很恰當。只是,有些人嘴上稱動物為“朋友”,但是卻沒有當“朋友”來看待,在我們身邊,有些人隨意處置寵物,高興了就養,不高興了就遺棄,傷害甚至吃野生動物的情況時有發生。

  人和動物其實是一個脣齒相依的關係,說簡單一點,在這個生物鏈裡,如果人肆意而為,最終危及的還是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愛護和適當的保護其他動物,也是在為自己營造一個和諧的生態環境。

  現實生活中,最可氣的是哪一些貓狗不如的“智障者”。

  當前,很多年輕幹部奉行“中庸”之道,卻誤把“平庸”當“中庸”,當了“庸才”。“庸才”表現在工作中,就是謀劃工作缺乏魄力、畏手畏腳,推進工作缺乏創新、束手束腳,落實工作缺乏毅力、懶手懶腳;表現在作風上就是工作思路不清,業務不精,能力不強,辦法不多;遇事避重就輕,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等等。“平庸”是年輕幹部之大忌。“平庸”不治,任其蔓延,時間久了,一害自己、二害單位、三害人民、四害國家。所以,年輕幹部要拒當“庸才”。對年輕幹部自身來講,要提高責任意識,培養機遇意識,增強發展意識,樹立危機意識;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語言文字能力,提高綜合協調能力,提高貫徹執行能力,提高領導決策能力,提高開拓創新能力。對黨和政府來講,要營造治“庸”的氛圍。要在嚴格問責、嚴格追究上動真格、下大力,把治“庸”融入到幹部的學習、工作、生活當中,作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常態;要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建立健全治“庸”的長效機制和管理制度,要抓準問題的重點,制定整治措施,要各級領導治起,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妒忌者”有很多坑人的“小聰明”;“小二管大王”,事情“有大有小”,花樣“有新有舊”。而是政令不通中危害最烈的一種,是直接危及生命的“腦殘”、“心梗”。時間證明一切,是“仁者”還是“癟三,是“猴子”還是“行者”,是“鋼”還是“鐵”……“妒忌者”必定“嫉妒矇蔽雙眼”得到證實,是情緒引發的“失明”,終究成為“智障者”。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醉生夢死誰成氣,拓馬長槍定乾坤。”各種矛盾錯綜複雜,在“智障者”各種造謠行為因素困擾環境下,機遇與挑戰並存,動力和壓力共生。人心思變革,人心思發展,人心思穩定,人心思和諧。,“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能聽到一點一味“指責”,或者一點誤解就挺不住了,我們自然比其他人更懂得“高處不勝寒”的道理,要想著更多喜歡你的、支援你的朋友,在人的一生中,這點磨難算什麼呢?其實,這頂多是點小挫折,我們都要記住一句話:能受天磨真好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互相幫助,世界一片和諧。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和諧需要大家的共識和努力,《動物和諧社會》作為都市流行文化的一個代表符號,會為這份未來的和諧做足自己的一份!

  善待動物就是善待人類自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所以,在把關愛動物當成自覺行為的同時,也要學會怎樣去愛動物,怎樣去尊重動物。

  這看似一件小事,但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自身素質的提高,以及他們對於社會的熱愛程度。我們生活的環境,因為有了許多熱心市民關愛、保護動物,而發生了質的變化。和諧蓋州、生態蓋州,需要更多的人攜起手來關愛、保護動物。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初中經典哲理美文精選
描寫動物的經典哲理散文
相關知識
有關動物的哲理美文欣賞
有關動物的哲理美文作文
有關勤奮的哲理散文欣賞
有關拼搏的哲理散文欣賞
有關精品的哲理散文欣賞
有關經典的哲理散文欣賞
有關寫動物的哲理美文
關於描寫動物的哲理美文
關於動物的哲理美文精選
寫自然界動物的哲理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