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作為一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我們知道怎麼樣書寫教學計劃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一年級數學,有興趣的就來閱讀哦

  有關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上學期本班有學生48人,這學期轉出2人,轉進一人,共 人,其中女生 人。

  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有一定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在上個學期的期末測試中,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其中算術題和看圖列式的失分率較高,因此還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2、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係,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釐米和米的實際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關係。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 發展數感,是課標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數感主要體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彙總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來表示和交流資訊,理解運算的意義。

  1、關於100以內數的認識。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資訊。

  ***2***經歷運用適當的方式表示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位值制。

  ***3***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2、關於100以內的加減法

  ***1***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能估計運算的結果,發展估算意識和技能。

  ***3***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4***把加減運算的學習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在實際觀察物體的活動中,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圖形可能不同。

  ***2***在測量活動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長度單位。

  ***3***在從立體到平面的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四***在整理與複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四、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學進度安排:

  生活中的數…………………………5課時

  觀察與測量…………………………4課時

  加與減***一***………………………10課時

  有趣的圖形…………………………8課時

  加與減***二***………………………15課時

  購物…………………………………5課時

  加與減***三***………………………6課時

  統計…………………………………3課時

  總複習………………………………4課時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閱讀

  ***一***、數與代數。在“生活中的數”學習中,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情境,通過“數鉛筆”等活動,學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在“加與減”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在 “購物”的學習中,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係。結合購物情境進行簡單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在“觀察與測量”的學習中,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釐米和米的實際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關係,能估測和使用測量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在“有趣的圖形”的學習中,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並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在 “統計”的學習中,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教材概況:

  本教材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它不僅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學生知識現狀簡析:

  本期一年級共有學生 名。從年齡上來說,學生年齡比較小,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弱,學習自覺性較差,有一部分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地學習習慣,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實現最終的學習目標。全班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比較好,但是主動探索學習數學的學生不多,學生對經歷、體驗數學缺少經驗,本期有待進一步提高。

  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學中,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

  3、重視讓學生體驗數學生學習的過程。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遵循《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密切聯絡兒童生活,選取生動有趣的素材,讓兒童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豐富課堂活動,體現序法,利學利導。注重數學文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合作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推進課改。

  二、基本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數的認識;方向與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鐘錶;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是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難點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同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

  數與數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數的認識,二是數的計算,三是認識鐘錶。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概念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乃至整個四則運算的必要前提。100以內數的認識處於數概念形成過程中的第3個階段,在此之前,學生已經通過10以內和20以內數的認識,初步瞭解了一些數的特徵,並藉助具體的圖片和學具掌握了20以內的數概念。在此基礎上,本冊教科書把認數範圍從20以內擴大到100以內,這不是一個認數範圍的簡單擴大,更重要的是加深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100以內數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又分成兩個單元來安排,其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安排的是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安排的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質量直接影響到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學習,也是解決問題的認知基礎,教學這部分內容,有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主要安排了兩個內容,方向與位置和認識圖形。方向與位置是新課程中新增的學習內容,考慮到學生年齡小,主要安排了有關方向和位置的最簡單的知識。認識圖形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初步認識一些平面圖形。這些平面圖形的認識是將來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麵積的需要,在其他內容的學習中也要用到這些知識,比如統計長方形、正方形的個數。全冊教科書是以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為主要內容去聯絡各部分知識,這不僅體現了數學知識結構內部的邏輯性,同時還體現了學生的認知發展過程,是數學知識結構與兒童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有機結合的整體反映。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一班、二班共有學生116人。由於學生小,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師分析

  本人有牢固的專業知識,紮實的基本功。能將新課程理念貫徹到數學中,指導教學。能樹立現代數學課程觀,讓數學學科面面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取必須的數學;不同的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總之,面向21世紀的數學課程,貫徹素質教育方針,真正讓每位學生喜歡數學、愛數學,從而自覺學習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不斷加強師德修養,提高自身文化素質,以更好教學為新一輪的課改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從生活例項中感受認識比20更大的數的必要性,能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數的組成,能說出100以內各個數位的名稱以及這些數位的排列順序,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含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掌握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十進位制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會口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能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能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認識鐘面、時針和分針,掌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瞭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能辯認前、後、左、右、上、下等方向,並用這些方向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第幾組第幾排描述同學所在的位置,會辯認從正面、背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數學思考:能應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字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100以內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探討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歸納、類比和有條理地思考;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資料,並能針對統計結果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逐步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3.解決問題:能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經驗;在教師指導下,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有與同伴解決問題的合作體驗,有初步的合作意識;能在演算法多樣化的探討過程中,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4.情感與態度: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解決所學問題,能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從中獲得成功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認識生活中的數,認識生活中的圖形,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數學活動;能用100以內的數、方向和位置、平面圖形、統計等知識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思維過程的合理性。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100以內數的認識。

  2.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

  ***二***教學難點

  1.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從不同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

  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6.加強口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7.倡導合作學習,培養合作意識。

  8.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六、專題研究

  如何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過一期的學習,大部分孩子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本期繼續強化訓練,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喜歡學數學。準備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正面引導,讓學生進一步明白怎樣做才是好習慣。

  2.創造機會,讓學生持之以恆練好習慣。

  3.樹立榜樣,讓學生潛移默化接受好習慣。

  4.激發興趣,讓學生自覺養成好習慣。

  5.因材施教,讓學生人人都有好習慣。

  七、課時安排

  1.100以內數的認識···· 12課時

  2.方向與位置····· 6課時

  3.認識圖形····· 5課時

  4.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10課時

  5.認識鐘錶······ 6課時

  6.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7課時

  7.統計······ 2課時

  8.總複習····· 6課時

  注:新課大概17周,複習2周左右。


一年級口算考試數學題答案
一年級第二學期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相關知識
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
人教版一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計劃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計劃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複習計劃怎麼寫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初一年級政治下冊教學計劃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下冊教學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