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課堂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古詩兩首》本課是唐代詩人寫的兩首描寫大自然美景的詩。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我剛剛上完古詩《絕句》,感覺效果不錯。這首詩學生早已經會背,所以在上的時候,在上課的時候,我首先給學生介紹了絕句這種詩歌體裁,並簡單介紹了杜甫。然後直接從插圖入手,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圖上都有哪些景物,並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描述。學生很快找出了雪山白鷺 翠柳 黃鸝 小船,並進行了描述,然後我再讓學生說說圖上都有哪些較醒目的顏色。學生說完這些以後,我給大家點出這就是詩人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那麼詩人是怎樣描述這個漂亮的地方呢,一起來學習。

  學生很快就簡單說出了前兩句的意思,這時候我就問,黃鸝在叫,白鷺在飛,這說明了什麼?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學生說出了“有聲”,我大大的鼓勵了學生,緊接著又問,那麼,黃鸝是黃色的,白鷺是白色的,並有青青的翠柳。蔚藍的天,這又是什麼呢?學生很快說出了“有色”,理解了詩人描述的“有聲有色”美景。後兩句的描寫,學生略感到困難,通過孩子簡單的描述,我給學生對照窗戶畫框進行了講解,學生很快理解了“含”的意思,並且把詩人觀察的角度位置都清楚地說了出來,概括時又準確地說出了動態 靜態描寫,我感覺這節課學生上的非常踏實,我自己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篇2

  本課是唐代詩人寫的兩首描寫大自然美景的詩。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杜甫的《絕句》,對仗工整,樸實自然,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為我們展現了杜甫草堂周圍多姿多彩、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觀。同時,詩人愉悅的心情也蘊含於寫景之中。

  地學習本課時,讓學生通過反覆的吟誦,感受到這兩首詩歌不同的旋律與優美的意境。當學生感受到兩位巨匠描繪的意境而陶陶然時,可以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們提出再吟誦“李杜”其他詩歌的要求,利用“積累運用”中的兩首古詩,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李白和杜甫兩位詩人的人物背景。

  篇3

  知識學習的同化理論認為:一切新知識的學習都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的,牢固地掌握學過的知識,並找到新舊知識間的聯絡,將有助於新知識的學習。在教學古詩《望廬山瀑布》***六年制第七冊***時,我讓學生聯絡曾經學過的詩歌《瀑布》,展開想象,訓練說話,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一幅氣勢磅礴的飛流瀑布圖。那麼,怎樣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那磅礴雄偉的氣勢呢?在學生欣賞意境、感受美景時,我設法讓學生聯絡《瀑布》,巧妙地進行知識的遷移與鋪墊。在學生感受“瀑布掛前川”時,讓他們想象真是“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在學生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時,讓他們想象發出的巨大聲響。好像疊疊的浪湧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鬆林”;衝到潭下,濺起一團團水霧,隨風揚起,“如煙,如霧,如塵”。這樣,學生找到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絡,感受得深,理解得透。有一位學生在用自己的話。

  口述詩意時這祥說:“太陽照在香爐峰上,紫色的煙霧不斷升騰。遠遠望去,瀑布像是掛在山前的一條河流,真是‘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瀑布飛快地直衝下來,足足有三千尺長啊!發出巨大的聲響,‘好像疊疊的湧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鬆林’。衝到潭下,濺起一團團水霧,‘如煙、如霧、如塵’。詩人想,可能是天上的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了。”

紫丁香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古詩兩首課堂反思
古詩兩首課後反思
古詩兩首課文反思
古詩兩首課文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兒童詩兩首課文反思
兒童詩兩首課後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