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哺乳動物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4日

  哺乳動物一種恆溫、脊椎動物,身體有毛髮,大部分都是胎生,並藉由乳腺哺育後代。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哺乳動物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2.舉例說明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二能力目標

  通過分析、概括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差別很大的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徵,嘗試進行比較、分析、概括。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關注哺乳動物和人類生活的關係。

  二、教學重點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辯證地認識哺乳動物和人類生活的關係。

  四、教學準備

  查閱相關資料,設計並製作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思考,匯入新課5分鐘

  創設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差別很大的哺乳動物的圖片情境。請學生辨識這些動物,討論這些動物是否都屬於哺乳動物?並說出理由。學生可能會說出這些動物都是胎生、哺乳的,體溫都是恆定的等等。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哺乳動物的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識別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差別很大的哺乳動物,初步討論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二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25分鐘

  1.剛才同學們初步說出了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現在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從體表來看,哺乳動物與其他類群的動物有什麼區別?我們學過的腔腸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的體表都有什麼特有的結構?哺乳動物呢?

  【設計意圖】總結不同類群動物體表的特有結構,可以使學生對各個類群的特徵有更清晰的認識,也便於從體表特徵的角度初步區分各主要類群。

  2.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體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環境裡的動物體表的毛還是不同的。

  準備生活在非洲等熱帶地區的河馬和生活在北美北部的灰狼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中的動物及其生存環境,思考:河馬和灰狼分別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為什麼河馬幾乎無毛髮,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體毛到夏天則變薄?哺乳動物的體毛起到怎樣的作用呢?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小組討論等,能更深入地理解並認同“哺乳動物體表被毛”這一特徵,及其重要意義。

  【設計意圖】比較不同環境中的哺乳動物皮毛不同,理解哺乳動物體表被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溫。

  3.除了體表被毛這一外在特徵之外,哺乳動物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是什麼呢?請學生看“想一想,議一議”,思考:和其他類群的動物相比,為什麼胎生、哺乳提高了後代的成活率?準備奶製品包裝袋上的營養成分資料照片,請學生思考:為什麼奶水可以為幼崽提供最好的營養?補充考拉、袋鼠等有袋目的哺乳動物,加深學生對哺乳動物“哺乳”這一重要特徵的理解。為什麼說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胚胎在雌性體內發育,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補充鴨嘴獸卵生的例子,說明其雖為卵生,但是用乳汁哺育後代,屬於“原始”的哺乳動物。使學生對哺乳動物胎生、哺乳提高後代成活率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設計意圖】和其他類群的動物相比,突出哺乳動物胎生、哺乳可提高後代成活率的優越性。

  4.與其他類群的動物相比,哺乳動物可以用牙齒撕咬、切斷和咀嚼食物。它們的牙齒有什麼特點呢?請學生參與教材38頁的“觀察與思考”活動,觀察教材上的圖片,比較兔、狼的牙齒,思考教材上的討論問題。通過此活動,學生會發現哺乳動物的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請同學互相看一下同桌的門齒、犬齒和臼齒,想一想門齒、犬齒和臼齒各自有什麼作用。學生可能會想到門齒啃咬或切斷食物,臼齒主要是磨碎食物,犬齒主要是撕裂肉食。牙齒的分化使得哺乳動物能更好地攝取和消化食物。

  【設計意圖】對比草食哺乳動物和肉食哺乳動物牙齒分化的不同,滲透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5.提供捕食者獵豹,被捕食者牛馬等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哺乳動物靈敏的動作,請學生思考哺乳動物是靠哪個系統對外界複雜多變的環境作出反應的?學生會想到是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教師總結:哺乳動物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此外哺乳動物的迴圈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都很發達。

  【設計意圖】觀察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靈敏的動作,體會哺乳動物具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

  三辯證看待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10分鐘

  哺乳動物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想一想,哺乳動物在人類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用途?同學們首先會想到我們吃的豬肉、羊肉、牛肉等都來自哺乳動物。各種各樣的寵物貓、寵物狗都屬於哺乳動物。警犬、導盲犬等幫助人們破案和照顧盲人生活等。野生動物離我們的生活較遠,但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些野生哺乳動物由於其皮毛特有的經濟價值,成為人們獵取的物件,瘋狂的捕獵導致部分野生哺乳動物種類數量銳減,有的已瀕臨滅絕。我國很多林區新建了自然保護區,人們選擇人工馴養、養殖的方法,如養殖狐、貂等。有些動物對人類生活有害,我們是否應該徹底消滅它們呢?我國洞庭湖曾爆發人鼠大戰,想一想鼠害成災的原因有哪些?人類應該怎樣將有害動物的數量控制在合理水平?為什麼國家禁止施用“毒鼠強”等劇毒鼠藥滅鼠?你認為是否應該將鼠類徹底消滅?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使學生能夠辯證看待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哺乳動物對人類生活的利弊,從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角度辯證地看待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四綜合和概括動物的主要特徵5分鐘

  引導學生關注技能訓練,認真思考還有什麼需要修改和補充的?引導學生從細胞結構、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等方面思考,引導學生通過這一問題的思考對動物部分的學習進行提升和總結。

  【設計意圖】總結概括動物的基本特徵是對本章知識的總結和提升。

  八年級哺乳動物教學反思

  本節課緊緊圍繞課前設計的三個活動展開教學,其中又以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為重點。利用學生已掌握的爬行動物、鳥類的生殖特點引出哺乳動物與之生殖的不同——胎生哺乳,再讓學生說出一些常見的哺乳動物都是為下一個環節——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打下伏筆。在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及與人類的關係教學內容中,我的教學方法是利用學生已有經驗發揮學生主體性,通過觀察、對比,由外而內、由整體到區域性探究出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係。這一環節中還注重到知識的進一步整合,緊密結合教材內容,通過觀察、提問、閱讀教材、教師小結讓學生理解哺乳動物的這些主要特徵對哺乳動物生存的重要性;哺乳動物對人類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辯證的理解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生物教學活動中我一向比較注意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中一方面教師的教學過程設計要滲透這一理念,另一方面教師要設計好課堂提問掌握好提問技巧。在這一節課中,我設計三個活動就是想激發學生興趣,要求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我的教學中,從教學過程來看基本達到教學設想。課堂提問方面,我儘量從學生已有的生物認知知識入手,由淺入深的設計問題,對於比較難點的問題先給學生一定的提示再引導學生回答,一般情況下等學生回答完畢歸納小結時,我會讓學生通過教材內容閱讀理順知識加深理解。比如“體表被毛對哺乳動物的生存有什麼意義?”,讓學生聯絡人穿毛衣保暖,學生就很快回答出體表被毛有利哺乳動物保持體溫,適應複雜環境。對於“胎生哺乳為什麼有利與哺乳動物提高成活率?”是一個有挑戰的問題,在點學生回答後,我在小結時就是通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來代替。

  本課在教學中也有一些自己今後教學中要注意改進的地方。一是教學語言要進一步精煉達意,避免無謂的重複,避免一些“口頭禪”。二是課堂提問的問題要力求循序漸進。對於過於簡單的學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問題不如不問。太難的問題要設好臺階一步步來。三是講的還是有點太多,學生思考作業的時間少了一些。

八年級生物社會行為教學設計
八年級生物進化的歷程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八年級哺乳動物教學設計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設計蘇教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設計
八年級體育籃球教學設計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我熟悉的一種動物教學設計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哺乳動物教學反思
初二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