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四年級下冊的數學試卷分析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能夠幫助四年級學生把握好命題趨勢,還可以讓四年級的學生掌握好數學命題特點。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篇一

  一、試題分析

  本次四年級數學期末試題,命題基本上符合新課程新理念。整個試題可以說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全面考查學生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及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融於試卷之中,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與思想,基本做到不出偏題、怪題、過難的題,緊密聯絡生活實際,更好地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我認為:“衡量一套試題優劣的標準之一,就是要看試題是否涵蓋了教材所有方方面面的主要內容,是否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本次試題較好地體現了層次性,難易適度。

  二、學生答題分析

  這份試卷難易適中,從題量和時間安排上來說題量不是很大. 所考內容深入淺出地將教材中的全部內容展現在學生的試卷中,並注重考查學生活學活用的數學能力。本試卷基本上能夠測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1、判斷題:本題量不大,本題主要考察學生概念的靈活應用,如:“組成”和“圍成”一詞學生就混淆了,很多學生不判斷錯了。

  2、“等邊三角形又叫*** ***,0.526中的2在*** ***位上,表示*** ***這也是概念問題,學生做錯較多

  3、選擇題:一個三角形最大的內角是85°,這個三角形是*** ******1***銳角 ***2***直角 ***3***鈍角。本題是考查學生內角和的理解,但學生粗心把本題看成角與角的比較。

  4、用小數計算題: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計算及單位換算的能力,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養成認真審題等良好習慣。從測試中發現大部分學生不能正確地進行單位換算才計算***不能正確地應用進率***,還有個別學生在計算時抄錯數字導致錯誤。

  5、怎樣用簡便就怎樣計算。這道題是應用小數的形式出示的,由於學生在計算時都粗心大意,小數點沒有對齊就計算,大都數學生計算做錯。

  6、解決問題;第5小題中出現的錯誤率較高,發現學生對題意的理解不夠,個別學生對“公路兩旁”與“兩端都種”理解的不透切,因為“兩旁”和“兩端”是隱含的已知條件,由於學生的粗心大意,是導致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分析題目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

  三、思考與建議

  從本次測試的卷面答題來看,教學中要注意把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感悟理解、去掌握數學知識。教學中要多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提取學習素材,讓學生真正覺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全部機能,讓學生主動的、積極的、自發的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去,通過學生自己操作、思考把死的書本知識變為活學活用的數學知識。

  通過本次測試反映出大部分學生對本冊所學知識掌握較好,能準確地進行計算,能獨立地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不過本次測試也暴露出少數學生平常學得不踏實、知識遷移能力較差,同時還暴露出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習慣以及讀題的習慣和能力都有待加強。在下期的教學中,我將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

  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篇二

  基本分析:

  一、卷面印象:

  測試卷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緊扣新課程理念,從概念、計算、應用三方面考查學生的雙基、思維、問題解決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試題做到了不偏、不難、不怪,密切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增加靈活性,考出了學生的真實成績和水平,增強了他們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另外,試題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開放性,給學生留有自由選擇解決問題的空間。如最後一題“動腦筋”,對發展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這對我們平時的教學也是一個極好的啟示。

  二、考試結果情況:

  二年級共有28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測試,總分是1821.5分,平均分是65.05分;及格率為71.4%,優秀率為43%。

  三、試題分析

  第一大題:我會填空。

  此題共有7個小題,考察內容覆蓋面廣、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學生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及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第二大題:我會判斷。

  此題包括5個小題,這五個小題出得較好,能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第2個小題,這個題如果學生不去認真思考,不去動腦想,就很容易錯誤理解為判定正確。

  第三大題:我會選擇,填序號。

  此題考察了學生的思維靈活的能力,平時學生會計算,但題意稍微變化,就容易出錯。如:第1題,有學生選擇答案***1***5+5+5=15,此題也為教師們敲了警鐘,教學不能太死板,要靈活多樣,在發展學生的思維上下功夫。

  第四大題:我會計算。

  此題出錯較多,大部分同學對基本計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過程中,不認真以及忘記化簡。

  第五大題:我會認,我會寫。

  此題出得比較簡單,但是很多同學粗心,把鐘面時間看錯了。

  六、我會畫。

  此題考查學生基本知識,掌握得比較好。學生基本上全對。

  第七大題:解決問題。

  此題共有4個小題。此題是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並與現實生活聯絡起來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生活應用能力,如:第1,2小題,這兩題都貼近實際生活,學生很感興趣,所以做這樣的題,做得特別認真。此題正確率非常高。第4題學生掌握不是很到位。

  三、學生卷面分析:

  1、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較好。

  2、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弱。表現在學生判斷題、應用題,如:第2題,有些學生認為是正確的,主要原因學生在的學習過程中對於新知體驗不深,頭腦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紮實。

  3、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表現在稍複雜的資料和文字都會對一些能力較弱或習慣較差的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如,卷面上有不少單純的計算錯誤、忘記約分、忘記寫單位、漏做題等低階錯誤。

  改進措施:

  1、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發揮教師群體力量進行備課,進而彌補自身個體鑽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討教材,準確把握教材。

  2、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3、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水平。

  4、加強學習習慣和策略的培養。四年級教材的思維要求高,靈活性強,僅用大量機械重複的訓練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今後要精選、精編靈活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發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收集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的習慣等等

  5、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做好後進生的補差工作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堅持“補心”與補課相結合,與學生多溝通,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篇三

  一、試卷情況:

  本次命題,從不同方面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重點考查,所涉及到的題型有填空、選擇、計算、動手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等形式,試卷考查內容涉及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試卷著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用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地重視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以及學習過程方法的掌握。題目難易程度適中,題量也適中。

  二、卷面考試成績總體評價及原因分析

  四年級1班有44名學生,女生21名,男生23名。90分以上的有29人,80分以上的有11人,60分以上的有3人,60分以下的有1人,大部分同學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次考試成績讓人非常滿意。

  具體分析如下:

  1、基礎知識的掌握比較好,但基本技能個別同學較差,造成計算丟分。有小部分同學解決問題能力較差,所以丟分嚴重。

  2、動手操作實踐能力需要進一步強調訓練。部分學生對於畫圖的操作很難做出來。主要原因是平時訓練少,沒有熟練的掌握操作手法。

  3、綜合運用知識和靈活轉換的能力個別同學較弱。表現在填空題和應用題。

  4、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書寫不規範、抄錯題、漏做題等低階錯誤。

  認識到學生對於知識的認識不足、態度不端正、答題不認真、書寫不規範等原因做出如一下改進措施:

  加強基礎知識薄弱環節的訓練。加強教學概念避免學生的認知錯誤,教學中努力做到“吃透學生”“吃透教材”狠抓教學內容的本質。在本質屬性的揭示和掌握上下功夫。繼續加強學生對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培優輔差和學困生的轉化仍需加強,教學中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基礎課性和能力課型相併進。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堅持對學困生的課前輔導課堂觀察和課後跟蹤努力使每個知識點,都能過關。注意計算能力的培養。計算能力是每個孩子學習數學的基本能力,平時教學時要多注意讓孩子訓練。可以採取多種渠道如:課前拿出幾分鐘小練,課後堅持每天練、階段性的比賽等。總之通過多種方式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

  三、學生答題情況及成因分析:

  第一大題:填空題

  基礎知識部分本次考試,共有9道填空題。從不同方面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基礎概念的掌握情況。從答卷情況看,有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並不紮實。一是學生審題不認真,二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紮實,三是學生學得過死,不會靈活的解決問題。造成丟分現象。

  第二大題:畫一畫

  此題包括3個小題,操作題平常學生也練得少,但是最後複習時我有特別注意訓練他們,大部分學生掌握還好,個別也有丟分的。接受教訓,下學期不能靠突擊訓練,要平時注意多練。

  第三大題:選擇題

  此題有5小題,此5小題出的比較好,能反映出學生對知識重點的掌握情況,但分值比較重,只要是孩子不細心、或是不會就會丟分嚴重。

  第四大題:計算題

  此題包括含有估算、口算、豎式計算,出的比較不錯,能充分考察到學生對計算的掌握情況,和計算過程中的細心、認真程度。本次考試學生計算題成績還算理想,個別學生在計算上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現象,主要原因是粗心,馬虎。由此可見,本學期在這方面做的訓練大大起了作用。下學期還要在平時的口算、計算訓練方面加大力度。一定要把這方面教學作為重中之重,想盡辦法提高學生的計算水準。

  第五大題:應用題

  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待加強。不能很好地理解題意,找出題中的數量關係,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學生在遇到的問題時候,不會運處理,不能夠解決問題。特別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更為遜色,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四、經驗教訓和今後措施。

  1、提高學困生的成績。從分數的公佈情況看,我班學困生的成績在60到70分之間。這些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紮實,應辨能力比較差,平時常“漂浮”於課堂之外。這給我提出了一個思考題,怎樣有效地轉化學困生?還需要探討,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找出多種教學方法,嘗試有效教學方法,切實解決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問題,制定詳細的幫困計劃,併力爭在每一節課中實踐。

  2、學生的計算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由於粗心,馬虎或不明算理,致使計算題嚴重失分。尤其是學困生,計算的準確率特低。這就要求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進行多方面的練習。

  3、部分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探究的過淺。在數學課上,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發生、發展的過程中來,通過學生自主活動,意義建構,使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發展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

  4、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進,堅持“啟發式”和“討論式”,以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多設計,提出適合學生髮展的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問題。強化思維過程,努力提高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從每天一道應用題起,逐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5、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行為習慣,認真讀題,積極思考,用心計算,仔細檢查的好習慣。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也適當給學優生一定的空間,開闊他們的視野,訓練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研總結
新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模擬卷
相關知識
2017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
2017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
一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
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答案
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
2017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2015年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
一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分析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