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孩子怎樣學英語方法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要怎樣才能學好英語呢?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呢?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的學習英語,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三年級孩子學英語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三年級孩子學英語的方法

  1、上課認真聽講

  凡是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會全神貫注,目不斜視,高度集中精力,認真聽講。把教師所講的內容吃深吃透的基礎上,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好問,多思。

  2、認真做好複習

  複習的方法要多樣化,複習不等於簡單重複,要適當變化形式,力求生動、形象、有趣、有效。複習時要對學過的知識繼續加工,使之條理化、系統化。這就要求在複習中把新舊知識聯絡起來,增強記憶。這樣,你的知識結構才能紮實。

  3、背課文

  背課文能夠使學生全面學習單詞和語法,不僅學會每個單詞和句法現象的本身,還能夠了解它們在實際使用的時候的用法,搭配和其它的語氣特徵,更好的做到學用結合

  背課文能夠促使孩子多讀,而且是大聲朗讀,這樣對於孩子形成良好的語感至關重要。背一篇課文能幫助孩子強化練習的語流、語速,迅速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所背的文章要典型而純,從易到難、從短到長、循序漸進,早晨是練習口語和背課文的黃金時間,要充分利用。每天早起半個小時,大聲朗讀背誦,不但對英語,對自己的心情和一天的狀態都有好處。

  三年級孩子學英語的建議

  一、預習———學習準備工作的最基本形式

  在小學三年級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預習時可以做到:

  1. 通過自己聽錄音,模仿跟讀,解決發音語調問題。

  2. 圈出自己不懂或發音吃不準的單詞、句子。

  解決方法:

  ***1*** 自己查電腦或英漢字典;

  ***2*** 留下在課上解決。

  通過預習,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一樣的好處。對於學習效果好的孩子而言,他們可以自己把握課文,會朗讀、瞭解課文大意;學習效果稍弱的孩子,他們有了對課文的一定了解,至少能讀出課文,那麼在課上再學課文時,不會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也就可以融入這個學習環境中。

  二、 聽———交際的最基本形式

  小學英語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活動。聽是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學生獲得的語音、詞彙與語法知識很大程度上依靠“聽”來獲取。小學英語教學中,“聽”作為學生獲得語言資訊及語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徑,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

  1. 讓耳朵帶動嘴巴表述———聽記、複述。

  學生通過預習對課文中的句子有一定掌握,但是不同水平的學生能聽記下來的內容是不同的,即便只能輸出所聽到內容中的一個單詞,那也是非常棒的。這一步的目的只是聽,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聽的內容,能對聽到的內容進行一個模仿複述。孩子越來越願意聽,然後大膽地說出來,樂意開口了。這一環節幫助學生學會聽,聽清每一個要聽的內容,大膽說出自己聽到的內容。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家聽學時,首先要能聽清。

  2. 讓耳朵帶動大腦思維———聽、賞動畫。

  看似這一步有點多餘,但是對於低年級兒童而言,分清對話中的人物關係和情況是為高年級時可以自學理清文章內容做鋪墊的。通過觀看課文動畫,區分說話人物,以選擇或判斷的方式對人物所討論的話題進一步瞭解。這一步也就是有指向性地讓學生聽並思考本課所要告訴學者的內容瞭解課文大意,討論話題。

  在學生理解了問題後,觀看部分動畫,動畫本身對於孩子就是一個誘惑,孩子看得津津樂道。有了預習和聽記的基礎,學生只需看一次動畫就能有針對性地發現了問題答案,從剛開始一問對一答到現在能把課文的兩部分結合回答,沒有遺漏。學生的能力不能小覷,只要有一定的方法,學生就能在反覆實踐中掌握。這一環節,以教師、家長給出的指向性問題來學習,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發現人物討論的話題,瞭解一個話題可以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表述。

  3. 讓耳朵帶動情緒感染———聽句模仿。

  這一步是在學生了解對話內容的基礎上,模仿語句的發音以及語調。學生在學課文之前已經自學朗讀了,但是課堂上的發音再糾正是必要的。20世紀 40 年代到 60 年代,外語教學以聽說法為主,要學生持久模仿,反覆操練。視聽法及 70 年代的交際法提出的有控制的模仿都說明了模仿在語言習得中的重要性,如果我們離開了模仿,就很難儘快習得語言。可見,模仿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1*** 大聲模仿語音語調,自信發音,能說英語。

  ***2*** 大聲讀,加深對句子的印象,無意識地記憶語言的運用。

  ***3*** 為進一步瞭解句子奠定基礎,在這一環節中,可以手勢來提醒學生,這個句末是上揚或是下降語調。漸漸地,學生開始有意識地自己模仿。

  學習英語的人都會在積累後知道,什麼句型用什麼語調。只是三年級的孩子,刻意地記憶方法只會消磨了他們模仿語調的趣味,語感的培養是在常聽常說中形成的。

  三、 讀———習得語言的最基本形式

  1. 自讀,發現存在問題。

  首先在模仿了句子並能在集體朗讀時表現不錯的基礎上進行自讀。在自讀的過程中,再發現有沒有不會讀的單詞或句子。在集體讀的時候,即使有不會讀的,也會因為身邊同學的帶讀而被忽視,自己大聲朗讀是有必要的。

  2. 朗讀,習得形成語言 。

  朗讀符合語言習得的規律。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在語言情景不多的情況下,要能達到用英語講,用英語交流的目的,必須學會首先朗讀英語。朗讀能夠幫助學生記憶詞彙。孤立的單詞不容易記,而語句、文章是有情節的,詞放在句子裡,聯絡上下更便於識記。實踐證明,英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都善於朗讀,通過朗讀記憶詞彙、積累詞彙並豐富詞彙。

  朗讀也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把書面文字還原成口語,把語言知識轉化為使用技能,說寫起來就可以運用自如。

  朗讀可以促進學生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能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感知和想象。它既能幫助學生增強對詞彙和語言結構的記憶,又能增強學生的語感。這一環節的讀,要以不同形式的方法讀。集體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等等。

  因為三年級英語語言學習的目的最基礎的還是語言的運用以及對語言的興趣培養。

  四、 合作———學會學習學習的最基本形式

  1. 課前合作。

  課前的一個小組準備,把自己的問題在組內提出,通過同伴的幫助首先解決發音、詞義、句意。

  2. 求助互助。

  自讀之後,進行思考,思考每個句子是什麼意思,有沒有不明白的。這之後進行“求助和互助”環節,不需要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身邊的同學才是你的最實際的老師。通過生生間的互助,讓學生明白學習並不是只有老師教這一條捷徑。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思考讀的句子有沒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或者是覺得需要提醒同學要注意的地方。這是學生最需要掌握的學會學習方法的一個環節,是學生思維運用的最佳體現。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需要做的是在讀和思考的過程中將會與不會的都發掘出來。同樣老師退居幕後,將討論的話權讓給學生,老師再進行必要的強調和補充。學生關注課堂的時間多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學生自己的發現,他們的記憶也就深。

  怎麼培養三年級孩子的英語學習習慣

  一.重形不重意

  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英語方面過分投機取巧,這樣使得孩子也感覺學習英語只要找到方法就能找到捷徑。如此一來在群找方法上注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在學習內容是減少了時間和精力。這是得不償失的。語言是一門積累的課程,以為追逐方法,而不願在學習上認真下功夫,久而久之養成了孩子投機取巧,不肯認真下功夫的壞習慣。好的學習方法固然有,但是實在自己學習和實踐中,因人而且總結出來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才是科學合理和有效的。

  二.欲速則不達

  一味地要求速度,不願意花時間去複習,只能是走馬觀花什麼都記不住。孔子云:溫故而知新。語言也是一門技術,而技術都講究熟能生巧。兒童學習語言有天生的優勢,可是孩子的記憶力有個特點就是“記得快忘得快”,只有不斷地反覆練習持之以恆,才能熟練地掌握。學習英語也要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學得好學得精,家長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快,也會造成孩子對其他事情也馬馬虎虎的性格。

  三.只重讀寫,不重聽說

  考試只是一張捲紙,聽力只佔了一小部分,所以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讀寫上,也由於沒有語言環境而忽略了聽說的練習。兒童要比成人更具有語言天賦,而孩子的語言能力,往往是從周圍聽來的。這也是由於中國的應試教育模式而忽略了學習英語的初衷。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一個工具,而聽說優勢溝通中最常用的方式。只重讀寫,不重聽說是造成“啞巴英語”的直接因素。SK英語就是英國外教母語環境,叫醒孩子英語的耳朵,開啟孩子英語的嘴巴。

  四.學而不用

  一味的吸收而不消化,不能學以致用。語言的實踐性很強,如果只學而不用,就永遠也學不好。我們學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要學會在用中學習,這樣才能提高興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結語:兒童學習英語固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語言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希望各位寶寶可以遠離這些壞習慣,早期成為英語小達人。

1.三年級怎麼學好英語

2.三年級英語課堂教學的做法

3.小學三年級學英語方法

4.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

5.孩子應該怎樣學英語才是最好的

三年級孩子應該怎樣學英語口語
三年級英語怎樣學才能學好
相關知識
三年級孩子怎樣學英語方法是什麼
孩子怎樣學拼音方法是什麼
高三應該怎樣學英語方法是什麼
李陽怎樣學英語方法是什麼
小學生應該怎樣學英語方法是什麼
高中學霸怎樣學英語方法是什麼
小學生怎樣學英語方法是什麼
小學一年級孩子的正確教育方法是什麼
小學三年級應該怎樣學英語口語
孩子怎樣快速學英語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