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永生的眼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永生的眼睛》小編在此整理了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永生的眼睛》,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永生的眼睛》

  我14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走了母親的生命。那會兒,我的內心一直籠罩著巨大的悲哀與苦痛。一想到從此以後我再也得不到媽媽的呵護了,淚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我無法面對沒有媽媽的孤零零的生活。

  當天下午,一位警官來到我們家,對父親說:“先生,您同意醫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嗎?”

  “當然可以。”父親痛快地回答。

  我被他們的對話驚呆了。我不明白那些醫生為什麼要將母親的角膜給予他人,更讓我無法明白的是,爸爸居然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我痛苦難忍,不顧一切地衝進了自己的房間。“你怎麼能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衝著父親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

  “琳達,”父親坐在我身邊,平靜地說,“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原來,他和媽媽早已決定死後捐贈器官了。

  很多年過去了,我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父親也老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為了照顧他,我把他接來同住。父親愉快地告訴我,他去世後要捐贈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

  “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並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我的女兒溫迪自幼酷愛畫馬,她的作品屢屢獲獎。父親接著說:“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我把外公捐贈器官的的心願告訴了溫迪。孩子熱淚盈眶,她跑到外公身邊,緊緊地擁抱他。

  父親與世長辭後,我遵從他的遺願捐贈了他的眼睛角膜。溫迪告訴我:“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這令你驕傲嗎?”我問。“當然,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我死後,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送給失明的人,讓他重見天日。”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我緊緊地摟著溫迪,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永生的眼睛》教學分析

  人教版四下教材中略讀課文的篇目明顯增多,於是我選擇了《永生的眼睛》一文進行了略讀教學的嘗試。可能過於追求教學的完整性,教學設計的量有些過大。課後聽了張老師評點,頓時茅塞頓開。如果把學習比作吃飯,那麼略讀課文就屬於自助餐的型別了。愛吃什麼,自己選,教師就當個服務生,在一旁新增些客人愛吃的東東。因此,在略讀教學的課堂上,更多的應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自讀自悟,教師敢於放手,重在加強學習方法的引領和思維的啟迪。

  很明顯,這節課在這一方面還存在很大缺陷。如課伊始對“永生的眼睛”初次解題,可以讓學生充分自讀課文後,放手交流主要內容,瞭解大意。然後學生對“‘永生的眼睛’在文中指的是把眼睛角膜捐贈給了需要幫助的人,眼睛角膜在別人的生命中得到了永生”這一淺層的含義理解就更為自然。又如,關於“眼睛角膜”的資料補充,雖然及時有效,但畢竟授予學生的僅是“魚”,而非“漁”。以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知識盲點,難道都等著老師一一解答?當然不行。因此,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等***尤為重要。一旦養成習慣,終生受益。

  當然,這一課教學流程框架欠大、學生靜心思考的時間不夠充裕等問題同時存在,有待認真改正。敬請指教,謝謝!

  寫作意圖:

  1、從故事中進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觀念。

  2、學習作者對人物語言的生動細緻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的寫作方法。

  質疑解難:

  1、課文為什麼以“永生的眼睛”為題?

  ***因為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為題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

  2、課文中幾次出現帶有“驕傲”的句子,體會含義。

  ***1***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溫迪得知捐獻角膜後,不但沒有“痛苦難忍”,反倒為自己親人幫助他人而感到自豪。從溫迪的言語,表明她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認識,閃耀著她思想的光芒。***

  ***2***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再次使用“驕傲”,表達“我”對女兒溫迪美好心願的支援和認可。與前文14歲的“我”進行對照,形成對比,從而引發讀者的深刻思考。***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永生的眼睛》教學建議

  1、器官捐獻是社會較為關注的問題。課前可佈置學生查詢有關資料或調查周圍人們對捐獻器官的認識、態度,瞭解為什麼會有人反對或不願意捐獻器官,為學習本課做好準備。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不難理解,應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要讓學生先讀提示語,把握閱讀要求;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內容;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和段落,並在旁邊做上簡單的批註。之後,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用了大量篇幅來描寫人物的語言,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體會,特別是父親的兩段話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應引導學生反覆研讀有關語句和段落,透過字面體會人物的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如在體會父親教育“我”的第一段話時,可引導學生想一想:你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為什麼說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讓學生結合課前查閱的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在理解有關父親的第二處語言時,可引導學生思考:第二處語言與第一處語言有什麼關係?最後把父親的這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貫起來讀一讀,體會父親崇高的思想境界。

  教學時還應引導學生按照提示語的要求,找出含有“驕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聯絡上下文進行體會,從而深刻感悟“我”和女兒溫迪的思想感情。

  3、教學時應特別注意朗讀的指導,朗讀要貫穿教學的始終。課文所表達的情意深厚,應注意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人物的心情,讀出人物的感情。可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進行朗讀,讀好人物的對話。

  4、在自讀自悟、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試著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並談談自己從這些人物的言行中受到了什麼啟發,有什麼感想,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進一步加深體會。

  5、課後可讓學生進一步蒐集、整理資料,通過寫倡議書或辦板報的形式向人們宣傳捐獻器官的意義。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九課生命生命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觸控春天
相關知識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永生的眼睛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六課天鵝的故事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課夜鶯的歌聲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沙漠中的綠洲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九課雲雀的心願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生命的壯歌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鳥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四個太陽教學設計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四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