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評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同學們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外,平時的積累與練習也是學生提高成績的重要途徑,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一、基礎知識

  1.給下面加點的字註上拼音。

  在過去,這座橋也是歷來為*** ***人們所稱*** ***讚的。它地處*** ***入都*** ***要道,而且建築優美,“盧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 ***景之一。

  提示:這幾個都是多音字,注意區分。有時候多音字的讀音和詞性有很大的關係,在學習時要善於總結規律。

  答案:wéi chèng chǔ dū shèng

  2.選出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興致勃勃 勃勃:興盛的樣子。 B.心有餘悸 悸:心慌,害怕。

  C.含辛茹苦 辛:辛苦。 D.引人入勝 勝:美好的境界。

  提示:“辛”的意思應為“辣”。

  答案:C

  3. 下列各項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犟龜》一文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B.《如果人 類也有尾巴》的體裁是童話。

  C.小溪流唱的歌是一首在永不止息的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的歌。

  D.《基因暢想》的作者漆孝詩是美國心外科專家。

  提示:《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的體裁是科學小品文。

  答案:B

  4.修改病句。

  ***1***老師為了培養我們,可真是廢寢忘食、處心積慮。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緊張的期末複習,使我們的各科成績都有了提高。

  修改: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成語的使用要注意感情色彩,“處心積慮”屬於貶義詞。***2***因為同時使用了“通過”和“使”,就使得句子沒有了主語。

  答案:***1***把“處心積慮”改成“嘔心瀝血”。***2***刪掉“通過”或者“使”。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5—9題。

  奧利弗與其他鴕鳥

  ***美***詹姆斯•瑟伯

  一天,一隻具有權威、態度嚴厲的鴕鳥向年輕的鴕鳥講演,認為他們比其他一切物種都優越。“我們為羅馬人所知,或者確切地說,羅馬人為我們所知,”他說,“他們稱我們avis?strut hio***拉丁語:鴕鳥***,我們稱他們‘羅馬人’。希臘人稱我們為strouthion,意思是‘誠實的鳥’,好像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鳥,因此也是最好的鳥。”

  所有的聽眾都大叫起來:“說得好!說得好!”但只有富有思想的鴕鳥奧利弗沒有歡呼。“我們不能像蜂鳥那樣向後飛。”他大聲說。

  “蜂鳥向後飛是撤退,”這個老鴕鳥說,“我們向前飛是前進,我們永遠向前進。”

  “說得好!說得好!”其他所有的鴕鳥都叫喊起來,除了奧利弗。

  “我們生的蛋最大,因此也最好。”這個老學究繼續說。

  “知更鳥的蛋更漂亮。”奧利弗說。

  “知更鳥的蛋除生知更鳥外什麼都不生,”老鴕鳥說,“知更鳥吃草蟲成性。”

  “說得好!說得好!”其他所有的鴕鳥都叫喊起來,除了奧利弗。

  “我們用四個腳趾走路,而人需要十個。”這個老學究提醒他的學生說。

  “可是人可以坐著飛行,而我們卻根本不能。”奧利弗評論說。

  老鴕鳥先用左眼,後用右眼,嚴厲地看奧利弗說:“人飛得太快。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很快後者就會趕上前者,發生相撞。人永遠不會知道,從背後撞他的也是人。”

  “說得好!說得好!”其他所有的鴕鳥都叫喊起來,除了奧利弗。

  “在危險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頭埋在沙子裡使自己什麼都看不見,”老學究慷慨激昂地說,“別的物種都不能這樣做。”

  “我們怎能知道我們看不見人家而人家不能看見我們呢?”奧利弗盤問道。

  “胡扯!”老鴕鳥叫道;除了奧利弗其他所有鴕鳥也叫道:“胡扯!”他們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就在這時,老師和學生都聽到一陣令人驚慌的奇怪的聲音,這是一種驚雷般的聲音,由遠及近,越來越近。但是這並不是暴風雨即將來臨的雷聲,而是一大群因受驚而狂奔亂跑的象所發出的雷鳴般的轟響。老鴕鳥與其他所有鴕鳥,除了奧利弗,都迅速地把頭 埋進沙子裡。奧利弗躲在了附近一塊巨石後邊,直到這群狂風暴雨式的野獸過去。當他出來後,看到一片沙子,白骨和羽毛——所有這些就是那個老學究和他的弟子們留下的一切。然而,為可靠起見,奧利弗開始點名。可是沒有任何回答,最後他點了自己的名字:“奧利弗。”他說。

  “說得好!說得好!”奧利弗說。這是沙漠中僅有的聲音,除了在遠遠的地平線漸漸消失的最後一陣隆隆的雷聲。

  5.文章在塑造各類鴕鳥形象時,主要用了哪些表現方法?

  提示:既可以從人物塑造的角度去考慮,也要結合全文內容考慮。

  參考答案:語言描寫,行為描寫,襯托對比手法。

  6.那隻“具有權威、態度嚴厲的鴕鳥”認為鴕鳥比其他一切物種都優越的原因是什麼?

  提示:可以從老鴕鳥的話中找到答案。

  參考答案:***1***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鳥;***2***我們生的蛋最大;***3***我們用四個腳趾走路;***4***在危險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頭埋在沙子裡使自己什麼都看不見。

  7.“‘說得好!說得好!’其他所有的鴕鳥都叫喊起來,除了奧利弗。”這句話在文中反覆出現多次,有什麼作用?

  提示:反覆的作用就是強調,要把強調的內容答 出來。

  參考答案:這句話反覆出現,有強調的作用,一方面強調了“其他所有鴕鳥”的愚蠢輕信、盲目聽從別人的態度;另一方面也反襯出奧利弗的冷靜深思,有主見、不盲從的特點。

  8.除了奧利弗外,眾鴕鳥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提示:從文章的結尾處尋找答案。

  參考答案:“白骨和羽毛——所有這些就是那個老學究和他的弟子們留下的一切。”

  9.這是一則寓言,它的深刻含意是什麼?

  提示:寓言故事往往包含深刻的道理,要聯絡生活中的人們的做法來考慮。

  參考答案: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那些夜郎自大的人,說明他們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二***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10—14題。

  草木知時節

  ——漫話物候

  胡啟山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候鳥春秋遷飛,蛇蛙冬前蟄伏,百花深秋凋謝,臘梅傲雪迎春”……這些古今詩話,生動地描繪出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照一定的季節生長、發育、活動的規律。反過來,各種生物的生長、發育、活動,也可成為季節時令的標誌。有些自然現象,如初霜、終霜、始雪等也與季節、氣候有密切的關係。這些 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物候。

  文獻記載,我國特有24節及72候,就是以物候為基礎的。“候”就是氣候,五日為候,三候為節***節氣***,六氣為時***季***,四時為歲***年***。每候都有相應的物候現象,叫做“候應”。72候可以說是古代的“物候歷”。老農銘記的諺語“二月艾發芽,三月韭長葉”,“春分海棠、梨花、木蘭放,清明桐花、麥花、柳絮開”,就是對古代原始“物候歷”的繼承。

  候應,包括動物候應、植物候應和自然現象候應。動物候應是從動物的蟄眠、復甦、交配、繁殖、換羽、遷徙的過程來反映節氣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東坡《春江晚景》中這一名句,就是對動物候應的寫照。“布穀枝頭叫,種穀時節到”,就是通過動物的啼鳴,向人們告知農時。植物候應是以植物的萌芽、發葉、生枝、開花、結果、落葉的規律來反映季節變化。“花開花落”“一歲一枯榮”,就是植物隨季節變化而興衰的顯著的特徵。“春季桃花一片紅,夏季荷花滿池中,秋季梨果壓彎樹,冬季寒梅半老鬆”,又是大自然造化的四季美景。“木瓜開花,點豆種瓜”,則是向人們報告農時資訊。自然現象候應又稱非生物候應,是以霜降雪飄、水凍冰化、風雲變幻等來反應節氣的。“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棹舶風”,蘇東坡把梅雨與風並提,指的是春末時節,夏季南風開始活躍,雨帶向北推進,江南雨勢則逐漸減弱的現象,揭示了江南春末夏初“雨漸斷,風欲來”的道理。“伏天有雨,倉裡有谷”,“棉怕深秋花中雨,麥怕初夏乾熱風”等農諺精闢地總結了非生物候應與農業生產的關係。

  物候因地區不同而異。例如桃花在南京3月下旬已吐蕾競放,在北京則要到4月下旬才花開滿枝。物候還受到地勢的影響。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詩句,就是說你若從春光早逝的平川,登上高山,就會使你覺得又回到了春天的懷抱。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氣溫要降低0.5—0.6 ℃。由於平川與高山氣候的差別,所以人們在制訂秋播計劃時,就有“白露種高山,寒露種平地”等策略。

  草木知時節,鳥鳴報農時。可見,認真地研究當地的物候現象,用以指示農時,預報天氣,指導農業生產,不失為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10.從修辭角度看,和“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相同的一句是*** ***

  A.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B.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C.布穀枝頭叫,種穀時節到。 D.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棹舶風。

  提示:D項和例句均為對偶修辭,其他三句都不是。

  答案:D

  11.從文章中找出一句農諺來說明物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

  提示:分析時要把動植物的變化和農業生產之間的聯絡說清楚。

  參考答案:“木瓜開花,點豆種瓜”,說明木瓜開花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播種豆子和瓜類作物了;“白露種高山,寒露種平地”,說明“白露”節令時可以在高山上耕種,而到了“寒露”時節則在平地上種作。

  12.在“可見,認真地研究當地的物候現象”中加點的詞不能刪去,原因是什麼?

  提示:要說明加點詞的意思和它的作用,那麼不能刪的原因就很清楚了。

  參考答案:因為各地的物候出現早晚不一樣,有了“當地的”就更有針對性 ,語言更準確。

  13.物候對農業生產有哪些作用?

  提示:文章的最後一段說得非常明確了,從文中去總結就可以了。

  參考答案:①指示農時。②預報天氣。③指導生產。

  14.文章的正題不能全部概括文章的內容,試從文中找一個句子做本文的正題。

  提示:物候中不僅包括植物,還有動物。

  參考答案:草木知時節, 鳥鳴報農時。

  三、語言運用

  15.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問題。

  A.如果說外語是人生的工具,那麼,母語毫無疑問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當中國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學習外語、應付外語考試的同時,卻尷尬地發現,自己的母語水平正在明顯下降。

  B.據調查發現,中學生母語水 平不容樂觀,他們連深奧一點的現代文也理解不了, 普遍存在詞彙貧乏,言不達意的情況。

  ***1***兩則材料反映一個什麼現象?請用一句話概括。

  ***2***簡要談談你對這一現象的看法。

  提示:在分析這一現象的時候,要善於從兩則材料中找到共性的東西,這才是作者所要說明的問題。在談自己的認識的時候,要提出明確的看法,語言要通順。

  參考答案:***1***不少中國人在重視外語學習的同時,輕視了母語的學習。?

  ***2***學好母語是熱愛祖國的表現,要學好外語,必須首先學好母語。

  四、寫作

  16.童話是我們喜歡的文學樣式,伴隨我們快樂的童年時光。同時,童話又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給我們許多人生的啟迪。讀童話是快樂的,童話中生動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社會、理解人生。讓我們拿起筆來,也試著寫一則小童話吧。

  要求:題目自擬,不少於500字。

  寫作提示:童話通常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賦予它人的感情。童話應該是富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啟發性的,在寫作中應體現出這 一特徵。語言要活潑生動,適合兒童閱讀。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綜合能力訓練題及答案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自測試卷
相關知識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評試題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評試題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評試題及答案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評試卷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複習試題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複習試題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卷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達標試題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