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下冊必背重點知識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有教養的頭腦學習八年級政治知識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一***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1、國家性質: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在我國人民包括哪些人?

  在我國現階段,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

  3、公民權利、公民基本權利的含義:

  在我國,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享有憲法賦予的管理國家等權力。作為國家的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確認的公民權利。

  所謂公民權利,指的是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這種權益受國家保護,有物質保障。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4、人民與公民的區別:

  人民是區別於敵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種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我國,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國國籍的被告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5、我國公民權利的保障機制:

  我們享有的權利,需要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他人和法律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

  我國通過建立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機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怎麼辦?

  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被侵害的權利,賠償造成的損失,懲罰侵權者,討回公道。

  8、我國憲法將審判權賦予各級人民法院;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在於人權能夠得到尊重和保障;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9、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

  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10、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

  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使權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11、我國憲法對言論自由是怎樣規定的?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言論自由。但是,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濫用言論自由是法律不允許的。

  12、言論自由受到法律兩方面的限制: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二***

  我們崇尚公平

  1、對公平的不同理解:

  ①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個體,面對不同的問題,對公平有著不同的理解。②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

  2、公平的產生:

  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的付出和所得,與他人的付出和所得進行比較,比較的結果就產生了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覺。

  3、人們心目中的公平:

  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

  4、失去公平的危害性:

  人們在社會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係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

  5、公平對社會穩定、個人發展的重要性:

  ①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存。一個良好的社會,應該能夠使人們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實現這一點。

  ②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失去社會持續發展。

  ③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失去社會持續發展。

  6、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

  ***1***沒有絕對的公平:***原因***

  公平總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

  ***2***正確對待不公平現象的做法:

  ①不公平的現象發生時,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善於用合法的手段,求得問題的合理解決,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到個人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制約。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我們不妨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或許我們會更加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們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鬥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7、公平意識是道德的重要內容,見到不公平的現象採取什麼態度和行為,反映出我們的精神境界。

  8、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的意義:

  ①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②在這種合作中,人們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有利於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

  ③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有助於我們順利地融入社會,為社會作出貢獻。

  9、在合作中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為了更好地合作,我們需要承擔自己應該做的,決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則對其它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們該做的,才可能獲取自己該得的。當我們付出的時候,同時也在收穫著別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有助於我們順利地融入社會,為社會作出貢獻。

  ***三***

  終身受益的權利

  1、受教育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它不公是我們應該享有的重要權利,而且是我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

  2、對於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學生來說,正確認識自己的受教育權,瞭解我國法律對公民受教育權的保障作用,有助於提高我們依法維護自己受教育權的能力,有助於增強我們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自覺性

  3、教育的含義:

  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是連線過去和未來的中介。

  4、教育對個人的作用: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它通過向個人傳遞文化,幫助人超越一已之見去掌握前人的經驗、分享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能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闢人類發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

  5、教育對國家的意義:

  對於民族、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6、受教育權的含義:

  受教育是一項基本的人權。

  所謂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權利,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7、義務教育的含義:

  所謂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事業。

  8、義務教育的特徵:

  ①具有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②具有公益性。即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是與免費性聯絡在一起的。

  ③具有統一性。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

  其統一性包括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定標準、教學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

  9、我國為什麼要普及義務教育?

  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為了公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國家在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的同時,著力普及義務教育。

  10、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1、法律保護公民受教育權的原因:

  受教育是法律賦予我們的基本權利,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各種原因,侵犯我們受教育權的行為時有發生。

  12、當我們的受教育權被侵犯時怎麼辦?

  當我們的受教育權被他人剝奪或侵犯時,我們可以採用非訴訟方式或訴訟方式予以維護。

  具體維權方式:尋求學校老師的幫助;尋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幫助;尋求婦女聯合會的幫助;尋求法律的幫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3、我們為什麼要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在我們這個不發達的大國辦教育,普及義務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勞動供子女讀書也不容易。為了自己的發展,更為了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我們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學習。

  14、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履行教育的義務,最主要的有三項:其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其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其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15、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怎樣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初二政治下冊必考知識點
八年級政治上冊知識點塑造自我
相關知識
初二政治下冊必背重點知識點
初二政治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
初二政治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總結
初二政治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初二政治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
高二政治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人教版高二政治下冊第十一課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下冊期末考試知識點歸納
初二政治下冊必考知識點
高二年級政治下冊期末考試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