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議論文閱讀強化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議論文閱讀試題是八年級語文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幫助大家提高議論文閱讀的答題技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同學們閱讀練習。

  八年級議論文閱讀原文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文藝作品“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要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怎樣理解他所說的“造境”和“寫境”?這裡的“造”字,不是我們畫家通常說的“塑造形式”中“造”,因為繪畫創作中的術語“塑造”是西來詞彙,是重視客觀物象的寫實藝術中常用的。西方古典繪畫的造型與建築、雕刻有密切的聯絡,繪畫和雕刻都被稱作“造型藝術”***Plastic Arts***;而傳統中國繪畫以墨線為主要表現方法,“畫法與書法有共同之處,互相映帶,取長補短。”***潘天壽《談“骨法用筆”》,載《潘天壽談藝術》***。因此,傳統中國畫創作也重形似,但在其理論詞彙中無“造型”說,主“寫形”說。寫,書寫也,在平面中用與書法有關的線“寫”出“形”來。所以,王國維說的“造”與“寫”另有特定的含義。他說的“造境”,是指藝術家按照自己的理想進行創作,不是或很少是根據生活中的原型做如實的描寫;而相反,所謂“寫境”,則是藝術家基本上按照客觀現實的樣式進行描寫,雖然少不了應有的藝術加工。很明顯,王國維把“造境”視作藝術理想派表現方法的重要特徵,而把“寫境”看作藝術寫實派的明顯標誌。

  不過,王國維的思想方法很辯證,不絕對化。他認為,“造境”與“寫境”,“理想”與“現實“,“二者頗難分別“。對這個問題,他在《人間詞話》的另一處,又做了進一步的闡述:“自然中之物,互相關係,互相限制。故其與之於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係、限制之處。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於自然,而其虛構,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現想家,亦寫實家也。“

  王國維關於“造境“與“寫境“的論述,對我們全面認識繪畫創造原理和客觀評價不同的表現分法,有重要的啟發意義。用這個理論來觀察我國傳統山水畫的創作歷程,不難看出,一直有類似“造境”與“寫境”的兩種藝術傾向貫穿其中。但這兩種傾向又彼此難解難分,且常互相交融。例如,傳統山水畫自唐宋以來,流派紛呈,雖然理論上都用筆墨寫丘壑來表現意境,但對“丘壑”一詞的解釋卻在悄然發生變化。丘壑一詞,原本是客觀自然,但在畫論中,又有“丘壑內融”或“丘壑內營”的說法,則是指畫家經過外師造化、法取古人,融化在心胸中的自然。各派山水大家同樣強調丘壑、筆墨、意境的重要,但各人在追求的側重點上,卻有微妙的差異。

  20世紀我國山水畫的兩大高峰黃賓虹和李可染,在美學理想上雖有一脈相承之處,但具體在繪畫表現方法上卻有不同的追求。前者在淋漓盡致地發揮筆墨渾厚華滋的美感中,表現超然的山水境界;而李可染的寫生創作法,則更多地在客觀現實中提煉美。兩者在藝術價值上難說孰高孰低,用“異曲同工,各具風采”來形容,似乎更為恰當。

  八年級議論文閱讀題目

  1.下列各項中,對王國維美學觀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造”與西方造型藝術中的術語“塑造”沒有關聯,而“寫”則因書畫相通而與中國書法中的“書寫”有關。

  B.“造境”因藝術家創作之時表現自己的理想而形成,而“寫境”則因藝術家基本上按照客觀現實的樣式進行描寫而產生。

  C.“造境”是指藝術家不去或很少去根據生話原型做如實的描寫,而“寫境”則需要藝術家儘量避免不應有的藝術加工。

  D.“造境”與“寫境”,可以分別作為藝術理想派和藝術寫實派這兩種表現方法的重要特徵和明顯標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3分***

  A.王國維認為文藝作品中的“造境”要符合自然存在的客觀現實,而“寫境”也難以迴避創作者主觀存在的理想色彩,所以二者之間非常難以分辨清楚。

  B.本文作者認為,王國維關於“造境”與“寫境”的概念闡述與辯證分析,可以啟發人們全面認識繪畫創作原理和客觀評價不同的表現方法。

  C.在王國維看來,藝術來源於現實生活,所以即使是虛構之境也有寫實成分;藝術又需要擺脫現實生活中的關係與限制,所以即使是寫實之境也有理想。

  D.在本文作者看來,傳統中國畫作品並不存在人物或景物的造型,其理論主張寫形,以墨線為主耍表現方法,在平面中與書法有關的“線”來寫“形”。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砷的一項是 *** ******3分***

  A.中國傳統山水畫在發展中一直存在兩種類似“造境”與“寫境”的藝術傾向,這說明王國維“造境”與“寫境”的理論一直影響中國傳統山水畫創作。

  B.唐宋以來的傳統山水畫理論上都強呼叫筆墨描畫丘壑來表現意境,但是每個人對丘壑、筆墨、意境等追求的側重點卻不盡相同,有著微妙的區別。

  C.要臻於傳統畫論所說的“丘壑內融”“丘壑內營”的藝術境界,藝術家必須經由外師造化、法取古人的過程,將客觀自然能融化為藝術家的主觀自然。

  D.黃賓虹畫法表現出超然的山水境界,李可染畫法則更多地在客觀中提煉美,前者近於“造境”,後者近於“寫境”,卻又異曲同工,各美其美。

  八年級議論文閱讀答案

  1.A***答非所問。A選項是作者為方便讀者理解王國維美學觀點而附加的補充性說明,並不屬於王國維美學觀點的本身範疇***

  2.D***D項曲解文意。文中沒有說“傳統中國畫作品並不存在人物或景物的造型”,原文第二段是說傳統中國畫“在其理論詞彙中無‘造型’說”。***

  3.A***A項強加因果。原文只是說“王國維關於‘造境’與‘寫境’的論述,對我們全面認識繪畫原理和客觀評價不同的表現方法,有重要的啟發意義”,並不能“一直影響中國傳統山水畫創作”。***

初二語文馬說課後作業題
八年級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八年級議論文閱讀強化題及答案
八年級現代文閱讀精選題及答案
八年級語文閱讀強化題及答案
高考議論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青海中考議論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七年級現代文閱讀模擬題及答案
廣東高考議論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海南中考議論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七年級語文閱讀強化題及答案
山西高考語文閱讀強化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