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產業和勞動者知識要點歸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產業和勞動者這部分知識點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課本的內容,通過梳理知識要點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記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產業和勞動者知識要點

  1.三大產業的劃分:我國根據人類社會生產活動的歷史順序和各行各業的性質,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是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所有行業的總稱。

  2.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1***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與作用,主要表現在:農業是人類社會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農業是工業等其它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髮展與進步的保障.

  從經濟角度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從社會角度看,農業是社會安定的基礎,是安定天下的產業。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從政治角度看,農業是國家自立的基礎。

  ***2***我國農業的現狀

  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仍然較脆弱,我國農業發展速度仍相對滯後。表現:首先,我國農業的技術裝備水平與勞動生產率水平均比較低、基礎設施薄弱、抗災害能力差。其次,我國農產品供給尤其是糧食供給始終處於基本平衡但偏緊的狀態。最後,我國農業生產面臨著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體國情。農業人均資源佔有量在世界上屬於低水平,這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

  ***3***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措施

  必須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道路***新的提法是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實際上是將農業生產從原來追求產品數量為主轉變到高產、優質並重和提高效益上來。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核心是實現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這是完成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①穩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②關鍵是發展農業科學技術。

  ③增加農業投入。

  ④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⑤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3.工業的主導作用

  ***1***工業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工業是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

  ***2***要著重發展建築業、機械工業、資訊產品製造業、石油化工業和汽車製造業,使它們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3***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4.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1***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的必然性:第三產業的普遍興起已成為全球性的經濟發展趨勢,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第三產的繁榮與發展程度的高低,已成為衡量現代社會發達程度的主要標誌之一。

  ***2***我國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①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有效地推進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程序;②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保證社會安定;③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可以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5.優化產業結構

  要進一步推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6.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勞動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權利: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這是勞動者依照勞動法享有的最重要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享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2***勞動者提高職業技能和遵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提高職業技能的意義:首先,從國家的角度講,勞動者職業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勞動生產率水平。其次,從勞動者個人角度講,勞動者職業技能的提高,是勞動者迎接21世紀挑戰的需要。

  提倡遵守道德對於勞動者個人來講,其重要意義在於:遵守職業道德是每個勞動者基本的道德準則。其次,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講,遵守職業道德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障。

  7.勞動合同制度

  訂立勞動合同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平等自願的原則***核心原則***;協商一致的原則***平等自願原則的延伸和結果***;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原則***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

  8.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內容、原則和作用:

  ***1***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柱。

  ***2***基本內容:社會保險***社會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

  ***3***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則:既要有利社會生產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權利和義務相統一;

  ***4***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意義:

  ①建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是企業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必要條件;②建立新型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增加企業活力的客觀要求;③建立新型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練習題目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歐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歐雙邊貿易總值1014.7億美元,增長35.1%。同期,美國仍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781.1億美元,增長25.8%。在出口商品中,今年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890.8億美元,增長31.5%,高出同期我國總體出口增速2.8個百分點,佔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9.8%。同期,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快速增長,其中服裝出口240.4億美元,增長9.1%;紡織品出口152.1億美元,增長26.6%;鞋類出口72.6億美元,增長13.8%。一般貿易項出現貿易逆差270.6億美元。

  材料二 2009年被稱為“中國海外併購元年”,普華永道報告顯示,當年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併購交易額創歷史紀錄,達300元~350億美元,比2008年高出3倍多,預計2010年還將上漲40%。從併購領域看,礦業、能源成為熱土。2009年全球礦業和金屬業共完成交易額600億美元,其中,中國佔全球礦業交易總額的27%。2010年5月27日,國務院轉發《關於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將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制訂關於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指導意見,研究修訂外商投資相關法律法規。

  ***1***材料一蘊涵了哪些經濟資訊?

  ***2***結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我國應如何擴大出口,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2.材料一 2005—2011年我國汽車行業進出口走勢

  注:我國汽車企業品牌少,核心技術含量低,能耗高。

  ***1***結合材料概述我國汽車企業進出口趨勢變化。

  材料二 品牌是國家形象的名片。在現實生活中,提到賓士轎車,人們會想到德國製造業的高品質;提到海爾電器,人們就會聯想到中國商品的高性價比——知名品牌不僅能使企業盈利,而且有利於提升國家形象。這表明企業知名品牌在提升國家形象中具有獨特作用。

  ***2***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回答,企業應如何打造知名品牌?

高一政治經濟學第八課考點總結
蘇教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知識要點複習
相關知識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產業和勞動者知識要點歸納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主觀題答題模板
新課標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第六課知識點總結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一課知識點複習
蘇教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知識要點複習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必修知識點複習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主觀題常考知識點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知識導圖總結
人教版高一政治經濟生活期末複習資料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期末重點知識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