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優秀的高中生議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小編導語: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今天小編就與大家探討一下如何寫好議論文:

  1.以《近墨者黑》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寫作提示:文章應該抓住“近墨”與“黑”的辯證關係,深入分析二者之間的聯絡,得出自己的看法。

  例文:

  近墨者黑

  記得我國古代的一位名人說過:“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我們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

  首先,人作為高等動物,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可以模仿聲音、形態以至行動。正如以上所述,和好人共處久了就會產生許多與之相同的思想和行為。這正是我們要提倡的,但是和壞人共處呢?結果也是一樣——“與之化矣”。

  現在有些人,特別是青少年,對是非、善惡缺乏正確的認識,盲目崇拜打家劫舍的“草莽英雄”,甚至對周圍一些流氓,社會青年的違法行為敬佩得五體投地,從而進行模仿,做出了許多與惡人同化的行為,淪為社會的渣滓。所以我們青少年要正確地區分善惡美醜,嚴於律己,對“惡人”應該惡而遠之。

  其次,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事物的影響。特別是青少年本身缺乏正確的“行為習慣”,更易受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近朱者赤”一般倒不很明顯,而“近墨者黑”卻往往顯而易見。據國外一項有關調查表明:一個人對不良習慣的接受能力要比接受良好習慣的能力更強。所以人們很容易受到周圍某些人不良習慣的影響。

  就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來說吧,一些“煙鬼”家長不顧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論出門還是在家裡,不停地抽菸,結果發現,才十歲多一點的小孩居然揹著家人,偷偷地抽菸了,真令人哭笑不得。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難免會有一些西方資本主義世界腐朽的東西趁虛而人。而我們青少年又沒有老一輩的經驗和成熟,缺乏鑑別能力,很容易受腐蝕和影響。金錢萬能、貪圖享樂、利己主義等種種消極腐朽思想在不少人頭腦中膨脹就是明顯的例子。我們一定要端正思想,嚴格要求自己。近墨者黑。我們說:墨還是不近為好!

  解剖:本文為論證“近墨者黑”這一中心論點,就使用了並列論證法。即並列地擺出兩個原因或理由作為分論點。一個是“人作為高等動物,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一個是“人的行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的影響”,並對它們分別作了論證。這兩個理由或分論點,在書寫形式上雖有“首先”,“其次”打頭,實際上並無先後,主次、輕重之分,完全是“平等”的、並列的,故為並列論證形式。限於小作者的年齡特點,知識和思維水平,他只列舉了兩項理由作為論據,但大致上把最主要的都說出來了,因而,論證還是充分的,周密的。另外,由於小作者是從“理由”的角度來作並列論證,而“理由”的闡發,近乎揭示事物的本質,故而這一併列論證,又帶上了一定深度,這一點也是應該肯定的。

  2.請以“美”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寫作提示:美的範疇比較寬泛,有外在美和內在美、現象美和本質美、具體美和抽象美,文章應該力求寫出對美的認識和對美的本質思考。

  例文:

  對美的思考

  什麼是美?這是個古老而又年輕,簡單而又神祕的問題。古往今來,多少人為尋找開啟美的殿堂之門的鑰匙耗盡畢生精力。柏拉圖在對母馬、美女、女神等一系列人和事物對照考察後,竟得出一個結論:“美是難的!”到了近代,許許多多美的學說,如“模仿說”、“移情說”……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我,—個新世紀的中學生,也正苦苦追求著美神“阿佛洛狄忒”的微笑。今天,我看到這個題目,一口氣寫下三個看來毫不相干的事物作為副標題,僅想談談我對“美”的思考的歷程。

  玫瑰。在我家的陽臺上,有一個美麗的花盆,裡面盛開著一束美麗的花,它又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玫瑰。也許,您聽到這個名字,就彷彿聞到醉人的花香。當紅日噴薄而出,玫瑰便沐浴在斑斕的陽光裡發著光,帶著笑,含著露珠——我當時想到的就四個字:“玫瑰真美!”

  是的,“美”就是美,“美”不可用其他詞彙來定義。松柏挺立,我們看到了壯美,修竹婆娑,我們看到了秀美,池塘生春草,我們看到了清新的美,猛虎嘯深谷,我們看到了粗獷的美。這是我最初對美的感性認識,雖然幼稚,天真,卻也純摯、樸素,繪出了美神模糊的輪廓。

  小腳。我的奶奶就有一雙小腳。有一次,奶奶洗腳,我好奇地跑過去看。呀,真可怕! 我心疼地問:“奶奶,你為什麼跟自己過不去?弄雙小腳,難看不說,路都走不穩。”奶奶笑著說:“難看?在我年輕的時候,沒了它,才真難看呢!那時叫‘三寸金蓮’,是女人的‘俏根’。你爺爺就因為喜歡這雙腳,才娶了我。”說得爺爺滿臉通紅。

  滄海桑田!“你不可能兩次涉足同一河流。”什麼都在變——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美”同樣也是變化的。原來認為美的,現在也許會汙人耳目,相反,原來認為醜的,現在可能已被供在桌上了。看來,“美”還並不如我原先想的那麼簡單呢。

  明白了美的變化性,能使我們有個清醒的頭腦,不因為“人家都說這是美的”,“一直認為這是美的”,就輕易改變我們的初衷。新世紀的中學生,應該與過去任何一個年代的不同。有個性,不盲從,有辨別、不輕信,善於發現“美”的不足,“醜”的所長,一步步逼近美的本質。

  國旗。“入之彌堅”。經過一番探索,我反有些困惑了:美是多麼捉摸不定啊!“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那天電視“新聞聯播”前,照例奏國歌,陡然間,一股激情不

  知從哪兒油然而生。天安門前升旗儀式開始了。國徽,高高懸掛的國徽,國旗,冉冉升起的國旗,紅日,光芒萬丈的紅日……我宛如看見一頭東方睡獅,從大夢中醒來,凜然咆哮,世界震驚……同樣在紅日下,我想到的又是:“紅旗比玫瑰美麗得多……”

  什麼是美,我又得到了嶄新的答案:唯有同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才產生真正的美,完全的美。解放軍英模的報告,中國女排重奪桂冠,神州五號飛船遨遊太空……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美,至大至剛的美,不見形體唯見精神的美!

  陶淵明在看破官場黑暗後,寄情山水,是一種恬靜的美。而在今天,如果不投身於社會改革發展的洪流,不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卻關起門來,面壁談“美”,這本身就是對“美”的嘲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美”之路,對“美”的思考,我才剛開了個頭。前程,十分遙遠,十二分艱難,需要十五分勇氣,但我要勇敢地面對這挑戰!

  解剖:本文由玫瑰,小腳、國旗作為觸發點,反映了作者對美的特點和本質的思考過程。由對於玫瑰所觸發的思考,反映了他對於美的最初的感性認識,包括對於自然美的種種感性形態的初步感受。由對於小腳所觸發的思考,反映了他對於美的相對性的把握,認識到美的複雜性和變化性:原來認為美的,今天可能成為醜,原來認為醜的,今天可能被認為美,而且美有不足,醜可能有所長,一步步逼近了美的本質。由對於國旗的思考,作者深刻認識到:唯有同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才產生真正的美,即至大至剛的精神的美,也就是認識到美和真與善,和進步審美理想的密切關係,把對美的認識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作者對美的思考過程,實際上就是他對美的本質的認識過程。這個過程,從形態上看,是從自然美到社會美,再到精神美,是從外在美到內在美,從深度上看,是從感性美到理性美,足從現象美到本質美,或從美的現象到美的本質。這是一個逐步深入或深化的思考過程和認識過程,反映在文章的結構層次上,就成為一種層深論證的形式,即層層深入,掘井即泉,從而把對於美的認識作了較為透徹的論述。

  3.請以“前人與後人”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寫作提示:“前人與後人”是一對關係話題,前與後不僅僅是時間上的差異,更是認識、看法、觀念上的差異,寫作時應突出其象徵意義。

  例文:

  老祖先釀的酒

  我曾聽過這樣一首歌:“老祖先釀的酒/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老祖先釀的酒/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有一天老祖先對蒼天說/他的酒剩下的已經不多/有一天老祖先對大地說/他的酒剩下的已經不多。”歌詞十分簡單,我卻分明聽出了幾分沉重與無奈。

  “老祖先釀的酒,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曾經,我們的地球是多麼荒涼,一如天宇中的其他星球。然而,或許正是因為造化的恩寵,隨著億萬年歲月的積澱,我們的世界開始變得充滿生機——頭頂,是高遠的天空;腳下,是厚實的土地;地殼中,靜靜孕育著各種豐富的礦藏;原野上,不時掠過串串矯健的身姿……這豐富、美好、充滿希望的一切,便是“老祖先”為我們釀造的一碗甘甜、醇厚的美酒。

  “老祖先釀的酒,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是啊,面對如此豐厚的饋贈,子子孫孫自然應該共享。於是,我們中的許多人大大方方地向“老祖先”攤開了“索取”的手——大面積、低效率地利用礦藏;不考慮後果地過度開採地下水;只顧眼前利益,大量砍伐森林……

  “索取”之後,他們似乎也會想起“回報”。但是請看,他們“回報”的又是什麼?是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廢氣和廢渣!

  面對如此不合理的資源利用方式,終於有一天,“老祖先”也無奈地發出了“我的酒剩下的已經不多”的嘆息。

  這個時候,再看看我們身邊的世界,你會發現:許多剛經過淺層開採就被棄置一邊的高質礦床正在受到嚴重破壞;地下水的過度抽取已引起了地面的逐步下沉;瘋狂地亂砍濫伐不僅破壞了森林,傷害了動物,更危及了人類自身的生存與健康……

  一棵棵樹木倒下去,一幢幢高樓立起來。或許,此時,有人正在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而開懷;但是,倘若沒有藍的天、綠的樹,沒有清新的空氣,沒有花香鳥語,我們又如何能夠更真切地體會到生活在一座現代化都市裡的舒適與幸福呢?

  許多年前,“老祖先”留給我們的,是一碗甘醇芬芳的美酒。我不知道,如此下去,若干年後,我們留給後代的將是什麼!

  所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已開始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各種資源的開採和利用正在趨向合理化:“水是生命之源”的道理正一天天地被人們所接受,所重視:“自覺保護綠化,增加綠化面積”也逐漸成為許多城鄉居民的行為規範……

  這一切,都足以給我們以信心、以希望,使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開採中的自覺保護和保護下的合理開發,定會使這樣一碗特別的“酒”——香飄更遠更幽長……

  再次捧起這碗越來越淺的“老祖先釀的酒”時,或許,我們應該更深切地感愛到它那越來越沉的分量了。

  解剖:這篇文章構思新穎。小作者從一首流行歌曲引出了話題,並緊扣歌詞逐層論述,把如何對待地球上各種資源的開採和利用這道人們十分關注的課題,深入淺出、形象具體地作了論說,條理清晰,首尾呼應,寓理於抒情之中,很耐人一讀。

  4.以“門”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寫作提示:“門”是聯絡內外的通道,“門”的含義有本義、引申義和象徵義,有具體的門和抽象的門,有看得見的門和看不見的門,寫作時應注意它們的聯絡和區別。

  例文:

  推開家門

  家,是最溫暖的。當我們受挫時,它是個永不傾倒的避風港;在我們洩氣時,它是個用不壞的充氣機,不停地給與支援和鼓勵。

  縱使如此,家畢竟是個有限的空間,在其中,所得的知識也是有所限制的,以致不足供給所需,這時,就須踏出一步了。

  天天關在家裡,不出去看看繽紛的世界,不與個性不盡相同的人們接觸、交涉,有如井底之蛙一般學識淺薄,卻又自以為是,好似無所不知,這種人是不會給人好感的。相對地,推開家門,迎向繽紛的世界,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多結交益友,見見世面,這類人,就好比藍天中的飛鳥,俯視大地,遊覽各處,學識豐盈,卻又不住地增廣見聞,實惹人敬仰。

  清朝末年,只因皇帝的一聲令下,斷絕與他國交往,這道令旨,不但使清廷畫地自限,更為之後的恥辱種下惡因。就在清廷自我關閉的同時,各國的科技突飛猛進,發明了許多現代化的武器,而我國只具刀劍及火藥,不知他國早走進科學的世界,自我滿足,又怎能相比呢?

  自古至今,中國總是分分合合,但每一次的融合,卻都帶來輝煌的盛世。現今,雖尚未統一,但兩岸的交流制度愈來愈開放廠,畢竟同是炎黃子孫,同流著中華民族的熱血,就讓我們一起推開家門,迎接對岸的同胞,攜手共創絢爛的成果!

  解剖:這是篇一事一議,內容充實,層層深入,思想脈絡發展自然的簡單議論文。題目就是文章的觀點。

  文章首先針對生活中只有推開家門,接觸“繽紛世界”,才能“增廣見聞”、“惹人敬仰”的感受和道理,表述了推開家門的必要;接著,文章又以清廷緊閉“大” 家之門,“畫地自限”,蒙遭恥辱的歷史,從反面論證了不推開“大”家之門,勢必誤國害民;最後,文章呼喊出了海峽兩岸炎黃子孫,需要“融合”的心願:“讓我們一起推開家門,迎接對岸的同胞,攜手共創絢爛的成果!”

  全文語潔文簡,言之實在,不見大話空話和套話。運用比喻,形象貼切,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珍惜生命的經典句子和好詞
精選作文開好頭的方法
相關知識
四篇優秀的高中生議論文
表現優秀的高中生評語
優秀的高中話題作文
高中生議論文作文優秀範文
高中生議論文優秀範文
優秀的高中英語作文範文精選
優秀的高中英語作文範文
高中生議論文作文例文
高中生議論文作文範文
高中生議論文摘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