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懷故事的成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精忠報國

  岳飛的母親姚太夫人,古代四大賢母之一,教子精忠報國 。她作為母教典範和婦女楷模,在國家危亡之際,勵子從戎,精忠報國,被傳為佳話,世尊賢母。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讚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為歷代人民所敬仰

   直搗黃龍

  北宋末年,金國軍隊入侵中原,控制了淮河以北地區。宋高宗趙構南渡長江,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建立了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宋軍將領岳飛積極主戰抗金,驅走金人,恢復大宋一統江山。他有深韜大略,治軍有方。他的軍隊紀律嚴明,作戰勇敢頑強,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滷掠";使金兵聞風喪膽,不禁嘆贊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率領岳家軍多次大敗金兵,收復了不少失地。

  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岳飛在河南開封附近的郾城大破金兀朮的主力部隊,於是進兵朱仙鎮,收復了鄭州、洛陽等地。岳家軍所到之處,當地父老百姓爭相頂盆焚香擠滿道路迎接宋軍;人們挽車牽牛,滿載食物慰勞嶽軍將士。在此大好軍事形勢下,岳飛滿懷喜悅地對部下說:"我們乘勝進軍,直接打下黃龍府,那時與諸位痛飲慶功酒吧!"後來人們便以"直搗黃龍"比喻長驅直入敵方老巢,將敵人全部消滅。

   一片丹心

  南宋時期,著名詞人陸游堅持出兵北征,收復失地,卻一再遭到貶官。他始終不灰心,多次向宋高宗趙構上奏要求親賢能遠小人的主張,終究沒得到採納。他始終不懈到光復國土充滿信心,在《金錯刀行》中他寫道:“千年史策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外國名人立志成才故事
我身邊的創業故事精選
相關知識
愛國情懷故事的成語
來源於三國故事的成語
源於三國故事的成語
關於三國故事的成語
源自三國故事的成語
關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有什麼
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源於名人故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