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怎麼熬最好_中藥怎麼熬效果最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中藥治病是很有效的,但是熬中藥要講究方法的,那麼你知道該怎麼熬中藥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熬中藥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藥怎麼熬效果最佳

  1、煎藥器具的選用:以砂鍋為好,此外,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鏽鋼鍋或玻璃器皿。但是不能使用鐵鍋、黃銅鍋、鋁鍋。因金屬元素容易與中藥裡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使療效降低,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2、煎藥的加水量:在第一次煎煮時水超過藥材表面3-5釐米,第二次煎煮時以超過藥渣表面1-2釐米為準。浸泡時間一般不少於30分鐘。泡藥的水不必倒掉,因為藥材都是炮製清潔過的。

  3、煎藥的火力: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強火,至煮沸後再改用弱火,保持在微沸狀態,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煎出。

  4、煎煮的時間:主要根據藥物和疾病的性質而定,一般湯劑煎煮2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左右,所以煎藥的次數以2次到3次為宜。一般中藥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30分鐘,解表類、清熱類、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煮沸後再煎煮15-20分鐘;滋補藥物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30-35分鐘。第二煎的煎煮時間應當比第一煎的時間略短,約為15-20分鐘。煎藥過程中要攪拌藥料2-3次。煎藥量應當根據兒童和成人分別確定,兒童每劑每次一般煎至75毫升,成人一般煎至150毫升。如果過多,可以把中藥汁再回鍋加熱,蒸發濃縮即可。

  一般藥物可同時入煎,但部分藥物因其性質、效能及臨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時間不同。有的還需作特殊處理,甚至同一藥物因煎煮時間不同,其效能與臨床應用也會發生變化。

  小編提醒,大家拿到藥材後不必過度清洗,但在煎藥前要加以浸泡,加冷水漫過藥面,一般浸泡30分鐘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據藥材自身質地的輕重和季節、溫度的差異分別對待,花、草、葉可浸20分鐘;根莖、種子、果實及礦石、甲殼類藥材宜浸泡30-60分鐘。總之以藥材浸透為好。

  中藥越濃越好嗎

  如果已經達到正確的濃度後再繼續煎藥,可能出現什麼問題呢,首先是容易煎糊,嚴重的時候還會把藥鍋熬炸掉。

  中藥湯劑在熬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效成分達到濃度平衡,繼續熬製就會破壞影響藥液的藥效成分,藥液中的非有效成分***樹脂、樹膠、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還會不斷溶出,而且藥液的苦味會加重,口感也不好。口服以後,有些人會出現噁心、嘔吐感。

  一般來說,除了滋補的藥要煎煮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大多數中藥是不要濃煎的。特別是一些解表、清熱、芳香類藥物,煎煮的時間還要更短一些,如麻黃、桂枝等解表藥、金銀花、菊花等清熱藥、砂仁、沉香等芳香類藥物。再打個比方,如風寒感冒的病人,需要解表散寒,藥物煎煮的時間就不宜過長,如術後氣虛調理的病人,補益的藥就需要濃煎。所以,藥物中藥液熬得濃或稀是根據藥性和疾病的不同決定的。

  熬中藥用什麼鍋最好

  中藥湯劑最重要的就是煎藥的過程了,煎藥的方式要對,時間要對,而熬中藥的器皿則更要對。器皿不對,就會影響中藥的療效。那麼熬中藥用什麼鍋最好?

  中醫表示,熬中藥首選砂鍋、瓦罐,接下來是搪瓷器皿、不鏽鋼鍋。砂鍋、瓦罐的化學性質穩定,受熱均勻,傳熱緩慢,煎藥時水分不容易蒸發。

  至於鋁製品,人們就有些爭議了。因為既然鋁製品作為餐具長期使用是安全的,那些短期或偶爾用來煎中藥,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中藥處方中有一些酸性或鹼性較強的藥物,如烏梅、山楂、五味子、木瓜、硼砂等,最好不用鋁製器具來煎藥。

  銅質器具和鐵製器具也不建議被用來熬煮中藥。銅製器具,古人歷來不主張用來煎藥,因為銅會導致人體中毒。鐵製器具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較廣,但煎中藥且不適合。鐵可以與中藥中的鞣質起反應,生成鞣酸鋁、鞣酸鐵,產生黑綠色沉澱,服用後引起噁心、嘔吐。鋁、鐵還會與硃砂等含重金屬的中藥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有毒的遊離汞。

  需要注意的是,砂鍋驟然受熱或受冷會形成裂紋。因此,剛煎過藥的砂鍋不要立即用涼水清洗,可在幹木片或架子上放涼後再把藥垢清洗乾淨,砂鍋上的油漬不能用洗潔精浸泡,以防汙水滲入細孔中,可用喝剩的茶葉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熱,再用刷子刷洗。

  點選下頁檢視>>>什麼時候喝中藥最好

無償獻血知識
胃腸病基礎知識
相關知識
什麼時候練瑜伽的瘦腿效果最好
吃什麼食物對心臟的治療效果最好
快速去皺紋最好的方法簡單效果又好
最好的房屋戶型效果圖推薦
最好的房屋戶型效果圖推薦
長沙最好的店面裝修效果圖
長沙最好的店面裝修效果圖
中藥怎麼熬最好_中藥怎麼熬效果最佳
中藥怎麼治療早洩效果最好
中藥蓮子心怎麼吃的吃法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