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積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水平的高低與積累素材的多少往往成正比例關係。厚積才能薄發,善於觀察生活、積累素材的人,作文能力也會比較高。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禪理故事的中考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一

  有一位禪師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願。

  寺廟,距離普陀寺有數千裡之遙。一路上,不僅要跋山涉水,而且還要時時提防豺狼虎的攻擊。

  啟程之前,徒眾都勸阻禪師:“路途遙遙無期。師父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吧。”

  禪師肅然道:“老衲距普陀寺只有兩步之遙,何謂遙遙無期呢?”

  徒眾茫然不解。

  禪師釋道:“老衲先行一步,然後再行一步,也就到達了。”徒眾大悟。

  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二

  有一學僧非常恭敬地問慈受禪師:“禪者悟道時,對於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慈受:“既是悟的道,說不出來。”

  學僧:“說不出來的時候,像什麼呢?”

  慈受:“像啞巴吃蜜!”

  學僧:“當一個禪者沒有悟道時,他善於言辭,他說的能夠算禪悟嗎?”

  慈受:“既未悟道,說出的怎能算樣悟呢?”

  學僧:“因為他講得頭頭是道,如果不算禪悟,那像什麼呢?”

  慈受:“像鸚鵡學話!”

  學僧:“啞巴吃蜜與鸚鵡學話有什麼不同呢?”

  慈受:“啞巴吃蜜,是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鸚鵡學話,是不知,如小兒學話,不解其義。”

  學僧:“然則,未悟的禪者,如何說法度生呢?”

  慈受:“自己知道的給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不要給他知道。”

  學僧:“老師現在是知還是不知?”

  慈受:“我是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也如鸚鵡學講話,講得非常像。你說我是知呢還是不知呢?”學僧於言下有省。

  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三

  從前有一位王子,他在踏上人生旅途之前,問他的老師—釋迦牟尼佛:“我未來的人生之路將會是怎樣的呢?”

  佛陀回答說:“你在人生之路上,將會遇到三道門,每一道門上都寫有一句話,你看了就明白了。我會在第三道門的裡面等你。”

  於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遇到了第一道門,上面寫著:“改變世界。”於是,王子開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規劃這個世界,將那些看不慣的事情統統都改掉。

  幾年之後,王子遇到了第二道門,上面寫著:“改變別人。”王子便開始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們,讓他們的性格向著更正確的方向發展。

  又過了幾年,他遇到了第三道門,上面寫著:“改變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變得更完美。於是,他就這樣去做了。

  後來,王子見到了釋迦牟尼佛,他對佛陀說:“我已經經過了我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門,也看到門上寫的啟示了。我懂得與其改變世界,不如改變這個世界上的人;與其去改變別人,不如改變我自己。”

  佛陀聽了微微一笑,說:“也許你現在應該往回走,再回去仔細看看那三道門。”

  王子將信將疑地往回走。遠遠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門,可是,從這個方向看過去,他看到門上寫的是“接納你自己”。王子這才明白他在改變自己時,為什麼總是處在自責和苦惱中:因為他拒絕承認和接受自己的缺點,所以他總把目光放在他做不到的事情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長處。於是,他開始學習欣賞自己、接納自己。

  第二道門上寫的是“接納別人”。他這才明白他為什麼總是滿腹牢騷,怨聲載道:因為他拒絕接受別人和自己存在的差別,總是不願意去理解和體諒別人的難處。

  最後,他看到第一道門上寫的是“接納世界”。王子這才明白他在改變世界時為什麼連連失敗:因為他拒絕承認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他總要強人所難,控制別人,而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於是,他開始學習以一顆寬廣的心去包容世界。

  這時,釋迦牟尼佛已經等在那裡了,他對王子說:“我想,現在你已經懂得什麼是和諧與平靜了。”

 

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

初一讀後感作文例文
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語文作文
相關知識
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積累
中考作文哲理故事素材積累
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的積累
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的積累
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整理
中考作文禪理故事素材
高中作文禪理故事素材積累
高中作文禪理故事素材積累
高考作文哲理故事素材積累
中考作文成語故事素材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