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的丁立梅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聽音樂能今人的心靈得到昇華,疲勞時聽音樂能緩解人們疲憊的身軀,放鬆心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追風的女兒

  《追風的女兒》是陳悅經典的簫笛之作。第一次聽到它時,我信了一句話:音樂,會在一瞬間洞開人的靈魂。何況是用簫吹奏的樂曲呢?

  在所有的樂器中,我一直對簫懷有敬意,我以為簫是最具靈性的,它與露水,與月光,與山谷,與幽暗,與惆悵連得很近。這首《追風的女兒》,恰恰把這幾方面都糅合在一起了,天衣無縫。整首曲子聽上去便不像是吹出來的,而像是從靈魂深處長出來的。那聲音,曲徑通幽,如月下的藤蔓,伸了軟軟的觸鬚,向著更高更遠處攀援了去,目光不及目光不及啊!靈魂這時便像蜿蜒的小蛇,順著月光的藤蔓,向著更渺茫的夜空爬行。那夜空裡有什麼?茫茫復茫茫的,是流不盡的心事,泊不完的思念!

  應該是在滿月的夜晚。應該是在高高的山巔上。應該是這樣一個女子:一襲白衣,長髮飄飄。手執一管簫,幽幽而吹,是月下一枝清冷的百合啊,在樂曲裡緩緩而放。風漸漸起,月光泠泠而下,是一地的花瓣謝落。她的發飛起,飛起,樂曲滑翔,像纖手在冬夜裡滑過瓷器,沁涼入骨。她站起,她要追著風跑去,那裡面,有她最深最痛的愛啊。她要追到它!

  她或許就是《詩經》裡那個站成蒼蒼蒹葭的女子,永遠的在水一方,卻與愛情隔河相望。她或許就是《漢樂府》裡那個被夫所棄的舊人,在前夫另結新歡了,她還跪著長問:新人復如何?心裡竟是一千個一萬個放不下的。而夜涼如水之時,她卻獨自淚染枕巾。她或許就是宋詞裡那個獨上高樓的女子,望不盡天涯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樂曲繼續在滑翔,風繼續在吹。我懷疑,千百年來,那風就從沒停過。因此追風的女兒,便從遠古,一直追到現在,涉水而過,踏露而來。

  原來,這才是女人的死穴,一旦愛上,就再難放下。生生死死,追著隨著,縱使被傷得傷痕累累也在所不惜。正如高勝美在另一首《追風的女兒》中唱的:“風來雲也到,雨也落了/雲一被風擁抱,就哭了/再也忘不了,你對我的好/被你騙到連天荒也老……”。

  原來,什麼也明白的,所懷念的,只是一個擁抱的溫暖!原來,什麼也明白的,曾經的好,是風吹雲散,天荒也老。原來,什麼也明白的,風,總是比人跑得快,任怎樣追趕,也不能趕上。

  但卻還要去追,蓄了一生的熱情去追。所以有女子成望夫巖千年固守山巔眺望,所以有女子抱著一句承諾,孤單地終其一生。

  所以,才華橫溢的張愛玲,在愛上胡蘭成後,也不惜低下高傲的頭,傾盡小女子的溫柔。最是心痛她說的那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多傻的女子!心在俗世的塵埃中,怎麼會開出花來呢?聰明如她,亦逃不過,做一個追風的女兒。

  或許這世上,正因了這樣的女子,才有了長長久久。她們愛過了,也就無悔了。

  誰說不是呢?

  :那隻憂傷的白狐

  喜歡這樣的時光:人家的燈,一盞一盞地熄了,四周萬籟俱靜。無邊的夜色,溫柔得能掐出水來,空氣中溢滿夜的體香,是露珠的香,花草的香。我喜歡燒上一壺茶,聽一些音樂,這時,滿世界彷彿只剩下那些音符在飛,我在音符裡呼吸,我很純粹。

  最近我聽的是《白狐》。隔三岔五的,我會把它翻出來重聽。這是一首網路歌曲,演唱者陳瑞,之前,大概知道她的人很少吧。因一首《白狐》,連理髮店的小師傅,也會脫口而出,哦,唱《白狐》的那個,那是陳瑞啊。

  狐是一種什麼動物?看過一故事,說在可可西里,駐守著幾個兵。白雪盈山的日子裡,他們幾乎與世隔絕,孤獨中,他們數山上的流雲度日。一天,在不遠處的山坡上,他們發現了一隻狐,它看見他們,竟然不跑不逃,眼睛眯著,是在笑。一隻狐在笑,多麼讓人心動!那些當兵的,也對著它笑。這樣過了一些天,當兵的漸漸喜歡上這隻狐,對它不再設防。然某天,當他們集體外出,那隻狐,竟來洗劫了他們的住處,把些肉啊什麼的,擄掠而去。原來,它的笑,是媚惑。看到這,我忍不住笑,為那隻狐的一點點狡猾。

  文學作品中的狐,多半要化身做女人,眉眼間有一點點媚,有一點點妖,卻善良。本是修煉成仙,可以天天過天堂的日子,卻偏偏要相遇愛情。月夜,落下白雪一樣的月光。斷壁殘垣處,窮困潦倒的書生,走投無路之時,恰逢一女子,白衣飄飄,溫柔似水。她不嫌棄他的窮困潦倒,為他結廬山中,洗手做羹湯,用一腔柔情,把他淹泡。最後卻總是人妖殊途難同歸。他還有大好前程,還有洞房花燭,而她只能遁入杳杳之中,做一隻哭泣的狐。

  愛情是盅,讓一隻狐修行千年也不能夠。雪夜,森林,那望不到頭的白茫茫,那望不到頭的寂寞與守候。白的狐,一隻,只那麼一隻,在荒原裡孑然,“能不能為你再跳一支舞,只為你臨別時的那一次回顧,你看衣袂飄飄,衣袂飄飄,天長地久都化作虛無。”愛的心,就這樣低下來,低到你看不見的地方去,但它分明又在,像白雪地上落下的一朵紅梅,瓣瓣都是驚豔的疼痛。

  這樣的痴情,深深打動了我們。明知道,哪裡有狐仙之說,卻寧願相信,那是真的。原來,這世上,不管我們怎樣奔跑,如何沉淪,但有一點,我們內心一直渴望,那就是有愛忠貞不渝地守候著。愛人,或被愛。然流年總是暗中偷換,又有多少真愛會在原地等你?於是有了悵惘有了疼痛。

  我想起一女孩來。愛的當初,她選擇遠走,她說要用時間來證明真愛。待經年之後,她回頭,昔日的真愛,已在別人的枝頭築了窩。女孩一臉的傷心欲絕,她說,他承諾過我的,他會永遠愛著我的。心裡忽忽有一絲疼,傻丫頭,愛情是會飛的鳥呢,彼一時,此一時。我們能做的,是守住現時的愛,不要讓它再溜走。

  到一家專賣店去,全是年輕的小男小女,可是音箱裡,反覆放的竟是這首《白狐》,滿世的熱鬧,一隻狐,毛髮如雪,穿行於這繁華之中。我站著靜靜聽了會,微笑。走時,我留戀地回頭望了又望,那裡,沒有狐,只有一街繽紛,滿眼芳華。

  : 綠袖子

  《綠袖子》是一首地道的英國民謠,流傳時間甚廣,在伊麗莎白女王時代就被人傳唱。後傳說在英王亨利八世時,被重新填詞,成為英國民歌的瑰寶。

  我初見《綠袖子》,不是被它的旋律吸引,而是被它的名字吸引。其時,它正躺在一張CD上,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我還是一眼就喜歡上了,我想起一句宋詞來:玉窗掣鎖香雲漲,喚綠袖、低敲方響。有無限嬌俏的春光在裡頭。

  幾百年來,《綠袖子》的演繹版本多不勝數,無論用何種樂器演奏,都遮蓋不了它本身逼人的氣質。就像一個天生麗質的女子,穿什麼,都一樣光彩照人。但我,還是有偏愛的,我喜歡排簫演奏的。簫是一種有靈魂的樂器,它演奏的《綠袖子》裡,飄滿茉莉花香般的憂傷,像穿堂入室的風,從你的袖口裡潛入,在你身上每塊肌膚上游走。又如綠茵如毯的原野上,徘徊著一個綠蘑菇一樣的姑娘,風吹著她的綠袖,她的眼裡,蓄著黃昏落日。天地是那麼廣闊,廣闊得沒有盡頭,何處才是她的家?——這都是讓人憂傷得不能自已的事。

  音樂背後的故事,更讓人惆悵。一說是一個民間水手的愛情。水手和一個喜歡穿綠袖衣裳的姑娘相愛了,每次見面,姑娘都穿著她喜歡的綠袖衣裳,像一隻美麗的綠雲雀。後來戰爭爆發,水手參戰去了,姑娘日日穿著綠袖衣裳,站路口等待心上人歸來,最後悲傷而死。多年的戰爭終於結束,滿身滄桑的水手歸來,卻再尋不著他心愛的姑娘,他於是一遍一遍悽悽地唱:“啊再見,綠袖,永別了,我向天祈禱,賜福你,因為我一生真愛你。求你再來,愛我一次。” 樂曲委婉纖細,是不堪重負的荒野小草,風能讀懂它心中的愛嗎?最痛的愛情,莫過於縱使相逢不相識,塵滿面,鬢如霜。

  又一說,是國王亨利八世的愛情。這個在傳說中相當暴戾的男人,卻真心愛上一個民間女子,那女子穿一身綠衣裳。某天的郊外,陽光燦爛。他騎在馬上,英俊威武。她披著金色長髮,太陽光灑在她飄飄的綠袖上,美麗動人。只一個偶然照面,他們眼裡,就烙下了對方的影。但她是知道他的,深宮大院,隔著蓬山幾萬重,她如何能夠超越?惟有選擇逃離。而他,閱盡美女無數,從沒有一個女子,能像她一樣,綠袖長舞,在一瞬間,住進他的心房。從此他念念不忘。但斯人如夢,再也尋不到。思念迢迢復迢迢,日思夜想不得,他只得命令宮廷裡的所有人都穿上綠衣裳,好解了他的相思。他寂寞地低吟:“唉,我的愛,你心何忍 ?將我無情地拋去。而我一直在深愛你,在你身邊我心歡喜。綠袖子就是我的歡樂,綠袖子就是我的欣喜,綠袖子就是我金子的心,我的綠袖女郎孰能比?” 曲調纏綿低沉。終其一生,他不曾得到她,一瞬的相遇,從此成了永恆。

  或許,這才是最好的結局。有時的長相廝守,未必見得幸福。更永恆的愛情,是相見不如懷念。一曲《綠袖子》,因此生生世世,經典在一顆又一顆,易於感動的心上。
 

有關親情的丁立梅散文
丁立梅關於花的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音樂的丁立梅散文
有關親情的丁立梅散文
關於音樂的英語小短文
關於音樂的故事名人有哪些
關於音樂的文章_有關描寫音樂的文章3
有關於音樂的名言語錄_音樂勵志經典名言
關於音樂的讀書名言
關於音樂的修養
有關於音樂的英語作文
關於音樂的英語作文範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