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詞語運用複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詞語運用是中考語文的一個考,那麼你都複習好了嗎?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詞語解釋

  1.下列句子中畫線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四書”之一的《大學》裡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致知:獲得知識***

  B.做一個人,我們要行使自己的權利;做一個公民,我們要恪盡職守。***恪盡職守: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

  C.每一個舞姿都使人戰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歎為觀止:看著令人嘆氣,不想再看下去了***

  D.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溫馨提示】結合語境考查對詞語含義的理解,這是正確使用詞語的前提。脫離開語言環境,單純的解釋詞語,已經被摒棄,代之的則是把詞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解釋,我們稱之為“動態解詞”。詞的含義受語境的制約和影響,同一個詞,由於語境不同,意思也不一樣。在新的語境中,會產生新的意思。正確使用詞語要結合語境,弄清它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以及深層含義和特殊意義等內容,才能做到正確使用。其實,詞語考查的解題思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能夠結合詞語本義來分析具體的語境義及其變化,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快速回答的準確率。

  :常考詞辨析

翱翔 遨遊

這兩組字形必須搭配。 字形區分:前者是“羽”對“羽”。

飄渺 縹緲

這兩組字形可以這樣記憶,前者可謂“我是風兒你是沙”,後者是“絲兒”對“絲兒”。

沉湎 緬懷

前者是“水”對“水”,後者可謂“我是絲兒把你牽”。

嚴密 周密

前者側重於嚴格、緊密,沒有疏漏,多用於防範方面;而“周密”著重於周到、嚴密(完備、細密),範圍更大,多用於思考、計劃、安排等。

唆使 指使

唆使,指挑動別人去做壞事,有很強的貶義;指使,表示出主意叫別人去做某一件事,語言較輕。

簞食瓢飲

簞食壺漿

意義區分:前者出自論語中孔子對弟子顏回感嘆的話:“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個詞的意義是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後者簞食壺漿,食:食物;漿:湯。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湯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形容軍隊受到群眾熱烈擁護和歡迎的情況。

當仁不讓

當之無愧

前者 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此詞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當之無愧 無愧:毫無愧色。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

提綱挈領

金榜題名

前者“提”,提起,抓住;後者“題”,寫;綱:漁網的總繩;挈:提起。抓住網的總繩,提住衣的領子。比喻抓住要領,簡明扼要。

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

牆腳 牆角

前者是指牆的底部,根基。後者是指牆的角落,一角。所以,要用“挖牆腳”。

前仆後繼

前赴後繼

表達的側重點不同:前者著重表現一種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大無畏精神;後者著重表現一種敢於戰鬥、奮勇向前的英雄氣概。

陳述的物件不同:前者陳述的物件只限於人,而後者不限於人,它還可以是其他事物,如:隋朝末年,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前赴後繼。這裡陳述的物件是“農民起義”,只能用“前赴後繼”,而不能用“前仆後繼”。

  :方法與技巧

  方法一:辨析使用範圍

  【分析】有很多近義詞詞義的範圍是不同的,我們可以通過留同析異,確定詞義適用的範圍,來推斷出正確的選項。

  【示例】“事情、事件、事故”這組詞中,“事情”泛指一切活動和所發生的現象,意義範圍最大;“事件”指已經發生的不平常的事情,範圍比較小;“事故”指由於某種原有的詞往往只能和固定的某些詞搭配,形成了比較固定的習慣。例如:改變改造這兩個詞都含有“更改、變動”的意思,但搭配關係不同。“改變”一般和“主張、態度、立場、計劃”等搭配;“改造”一般和“沙漠、思想、世界觀”等搭配。

  方法三:辨析詞義輕重

  【分析】有些近義詞所表示的概念雖然相同,但在表現其某種特徵或程度上,則有輕重的差別。

  【示例】努力 竭力 努力:指儘量使出力量,語意較輕。竭力:指用盡全部力量,表示盡力的程度已經達到極點,語意重。

  方法四:辨析感情色彩

  【分析】有些詞的基本意義相同,但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帶有肯定、喜愛、讚揚意味的詞叫褒義詞;有的帶有否定、憎恨、蔑視意味的詞叫貶義詞。介於二者之間的叫中性詞。

  【示例】“神機妙算”和“詭計多端”“贊成”和“附和”“果斷”和“武斷”等。

  方法五:辨析詞語詞性

  【分析】近義詞一般詞性相同,但也有詞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根據詞性可以判斷某詞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確定詞的語法功能。

  【示例】“誕生”與“誕辰”,前者為動詞,後者為名詞,詞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

  方法六:辨析語體色彩

  【分析】有些詞適用於口頭語,帶有通俗的語言色彩,有些詞適用於書面語,帶有莊重的風格色彩。

  【示例】“有名”和“著名”“害怕”和“畏懼”“媽媽”和“母親”等。

  方法七:辨析語境意義

  【分析】語境義指的是詞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的、具體的、附加的、動態的、不同於詞典義又與詞典義有著某種重要聯絡的新的詞義。

  【示例】“會打算盤”本是指善於運用算盤這種工具,在“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動中找出快樂來。”中就是用的比喻義:指一個人會算計、會安排、懂得生活。


初中語文活動類試題解題技巧
古代詩歌鑑賞快速解題方法
相關知識
高考語文詞義辨析複習資料
中考作文四大題型複習指導
中考作文四大題型複習指導
中考語文詞語運用複習
中考語文句子及運用複習題
中考語文語言運用複習題
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字詞積累與運用複習試題
初二下冊語文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試題及答案
高考語言文字運用複習測試題
高考語文語言文字運用複習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