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讀後感日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中學生讀完一本書後有許多感想想抒發的話,那不如寫一篇讀後感日誌吧,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初讀聊齋,是在三年級時。當時只記得這世界上有一本書裡講了許多鬼故事,僅此而已。後來在六年級的語文課中,老師就這本《聊齋志異》上過一段時間的賞析課,這時我才漸漸開始瞭解聊齋世界,瞭解《聊齋志異》裡面的神神怪怪,還有他們的“頭領”蒲松齡。再後來我偶然去了趟書店,買了本《聊齋志異》,回家慢慢“享用”。三讀聊齋,讓我領悟了一些與以前不同的東西,也更瞭解《聊齋》其人其事。

  《聊齋》全書12卷491篇,篇幅有長有短。有的篇章長達數頁,有的短至幾行,卻是各有興味,讓讀者或是感動淚下,或是提心吊膽,或是會心一笑。我很喜歡《聊齋》中一篇十分短小精悍,卻讓讀者拍手稱奇的《紅毛氈》,全文如下:

  紅毛國,舊許與中國相貿易。邊帥見其眾,不許登岸。紅毛人固請賜一氈地足矣。邊帥思一氈所容無幾,許之。其人置氈岸上僅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頃刻氈大畝許,已數百人矣。短刃併發,出於不意,被掠數裡而去。

  此文僅一百零二字,卻是沒有一個廢字。體現了那塊氈子神奇的拉伸效能,讀來得人一笑,最有意思的是“且拉且登,頃刻氈大畝許”一句話,看似“真實地”描寫紅毛國人能拉伸至一畝的氈子,實際上卻是運用誇張手法,讓人感到奇怪***也許這就是整部書取名《聊齋志異》中“誌異”兩字的意義***。

  這樣的誇張手法在全文中的運用還有很多。比如說文中對婦人的描寫常用一些“才姿慧麗,舉世無雙”之類的言語,描寫俊書生則常是“姿容俊美”。這無疑體現了他過人的才氣。他對人物性情的刻畫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稱他為一代才子絕對不為過。

  他的出色文筆對當時的讀者群體具有吸引力***人們總是愛看愛情故事***,同時也摻雜著作者自己的美好希望,畢竟只有來源於真情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雖然蒲松齡71歲才成貢生,是考場上的徹底失意者,卻仍然堅持每次都去趕考,可見他對生活是滿懷著希望的。他身上的堅強與不屈,其實成就了這本不朽的《聊齋志異》。

  有人說聊齋是對官場的鞭撻諷刺,這正確,卻又不全對。這本厚厚的,積累作者畢生心血的《聊齋志異》中許多篇章***比如《席方平》***,確實無情鞭撻了作威作福的貪官,但是我相信經歷過人生風雨,磨去了人生稜角的的蒲松齡心中對這個世界懷有的不只是憤懣,更是在逆境中傳遞的希望,對正義的詮釋。他是一個執著的人,但更是一個善良純真的人。他希望這個世界會公平美好,更希望能化身為一篇篇小文的主人公,一個瀟灑的書生在飽經世態炎涼之後,走向最終的美好。

  可惜的是,當時的社會不是《折獄》中那樣公平,而是像《席方平》這般險惡。即使才高如蒲松齡,也不能通過科舉考試成為高官大展拳腳。但是蒲松齡像席方平一樣,執著地尋找著自己內心的正義,恪守著心中的善良。在他的故事裡,總是善惡有報。殘酷的現實之下,蒲松齡躲進了聊齋的鬼狐世界裡,也終於看破了這世界的虛假偽善,寫就名列中國第一文言小說集的《聊齋志異》。

  蒲松齡的不尋常,在於他的才情,在於他的希望,更在於他內心的善良本真。他的《聊齋》感動了一代代人,也終將被我永遠銘記在心上。

  篇二

  被譽為“民族魂”的魯迅先生一生所創作的散文雖然為數不多,但是篇篇精彩紛呈,意味深長,在中國文壇上脫穎而出,久盛不衰,其灼灼的光華照耀著每一個用心閱讀它的華夏兒女的赤子之心。《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十篇回憶性散文的集結,也是他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

  這十篇散文讀來引人入勝,令人手不釋卷,字裡行間包含著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但是很多隱晦難懂的地方我還是不能理解透徹。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先生為我們呈現出的一個豐富多彩的兒童世界。在一塊看似毫不起眼的斷磚下面可以藏著許許多多的驚喜,長媽媽講的光怪陸離的故事使小魯迅信以為真,而他被送進書塾之後調皮搗蛋,好奇心極強的孩子心性還是沒有多大改變,喜歡問老師稀奇古怪的問題,喜歡爬到書屋後的花壇去折臘梅,還喜歡捉蒼蠅喂螞蟻……

  這是不禁使我聯想到了自己腦海中的那些令人難忘的趣事,還記得以前一年級的時候,我隨著幾個小夥伴在社群花園玩耍的時候發現了一棵光禿禿的、其貌不揚的小樹,我們決心好好打扮它一番,讓它煥然一新,變得光彩奪目,於是就採摘了許多嬌豔欲滴的花朵、青青蔥蔥的綠草、嬌小可人的果實來裝點小樹,待我們大功告成正沾沾自喜地欣賞著自己的“傑作”時,一陣狂風風吹過,花朵青草隨風紛紛飄落,果實們也隨大勢所趨,“咕嚕嚕”地投入了大地媽媽的懷抱,小樹變回了醜陋的樣子,狂風過後,只剩我們幾人傻愣愣地呆在原地……小時候的我很喜歡觀察螞蟻,發現它們經常搬家,認為它們是不滿意自己的房子,於是找了朋友商量著給螞蟻們造幾個“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新房子,我們搬來了很多小石頭,搭了幾個“迷你堡壘”,還採了幾朵花當裝飾品,然後撥開草叢“邀請”螞蟻們搬入新房子,可我們覺得少了點什麼,前思後想了一陣後認為是缺少食物,我們為了幾隻蒼蠅東奔西跑,弄得灰頭土臉,回到“房子”旁邊時卻發現裡面空空如也,不禁坐在地上開始嚎啕大哭……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認識了一個調皮可愛的小魯迅,勾起了我對七彩童年甜美的回憶,《朝花夕拾》讓我感受到了魯迅先生對過去與故人的懷念、對黑暗的憎惡,這其中的一個個故事還待我慢慢品讀,美妙動人的童年樂曲正等我執筆譜寫,希望成長之後的我回味過去時,也能像魯迅先生一樣,將自己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鹹用最真實的筆調展現給世人。

  篇三

  每當讀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首詩時,我就會想起那二萬五千裡的長征,在這麼漫長的征途中,我們的紅軍戰士又經歷了何等的艱難困苦呢?紅軍戰士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一路上披荊斬棘,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完成了這一偉大壯舉。

  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渡河,沼澤遍地的大草原,高聳入雲的大雪山,戰士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為部隊探索出一條前進的道路。這不僅僅是一條前進的路,更是一條生命之路。遇到開闊美麗的草原,誰也沒想到這裡面蘊藏著重重殺機。很多戰士就在這片草原上倒下了,再也沒有站起來。但其他戰士前赴後湧,沒有退縮。戰士們面對重重困難,前進前進再前進。

  我讀了以後,非常欽佩紅軍的頑強意志和不畏艱險的精神。想想紅軍,現在我能做得只有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我們不能在陶醉在祖先創造的業績中了,而要自強、自立,創造21世紀的偉業,這是要做到的,也是能做到!當然,這很困難,因為這需要頑強的拼搏精神。

  我從《紅軍長征》書中收穫了堅強、智慧、自信、頑強、團結……那麼,我們要將這些品德付諸於祖國的建設中去。我們的國家將成為世界上的強國,讓我們團結共助,書寫嶄新的歷史吧!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_中學生讀後感500字當我看完《紅軍長征的故事》,把這本書合上的一瞬間,那一幅幅驚天動地的畫面,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仍久久的出現在我的眼前。“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前山只等閒……”漫長的征途,我們的紅軍戰士經歷的艱難困苦,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確切的說,是我們這一代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所無法想象的。因為他們,是用自己的血和淚來譜寫了這二萬五千裡的動人篇章。

  面對山高鄰禿,朔風凜冽,冰雪覆蓋的高山,紅軍戰士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艱辛為部隊探索出一條前進的道路;面對開闊美麗的草原,本以為有了希望,誰又能想到這裡面埋藏的竟是死神的陷阱,於是,很多戰士被深埋在了泥沼之中;面對著糧食短缺,便吃草根樹皮,遭遇惡劣環境,便穿著薄衣草鞋迎風前進。即便這樣的危險重重,戰士們卻沒有一句怨言。因為當他們把自己交給黨的時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在今天的我們,雖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了解這些感人的事蹟,但任可以想象的到他們在征途中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階級友愛。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頑強,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我們要臥薪嚐膽,急起直追,用民族的偉大智慧迎接挑戰,以祖國的興衰為己任,為祖國的強盛奮鬥不息。我們絲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創造的業績中了,而是要自強、自立,為祖國的美好明天而奮鬥,珍惜和愛護先烈為我們用生命換來的美好今天。我們要培養頑強拼搏的精神,都說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

  你弱它就強。所以我們青少年能勇敢地承擔起祖國的未來,為其排除一切障礙,就必須學會堅強的面對一切。

  我們的祖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那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為了我們的國家能更加順利發展,能夠更加的強盛,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書寫嶄新的歷史,奏響未來更有力的強音吧!

  當我看完《紅軍長征的故事》,當我把這本書合上的一瞬間,那一幅幅驚天動地的畫面,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仍久久的在我的眼前中播放,從內心不由自主的發出這樣的讚歎:"這簡直是中國戰爭史上前所未聞的"。它已經深深震撼了我的靈魂。

  震撼啊!數千人著萬里長征,面對的是百萬虎狼之師,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面對高山懸崖,冰天雪地、湍急的河流、一片渺茫的沙漠、無底的沼澤。這一重又一重令人感到無比困難的困難,卻被這支隊伍戰勝了,這就是紅軍,這就是"堅韌不拔"的紅軍。

  歷史的車輪已經把人類載入到一個嶄新的世紀,我們遠離了那戰火紛紛的年代,現在的人們面對困難有兩種選擇:知難而退或者就是知難本文來自。而進。知難而退的人幾乎佔了三分之二。記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題不會做,沒有經過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現在想起來,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誤。我後悔自己沒有去面對它,沒有去鍛鍊自己,紅軍爬雪山的時候,吃的是皮帶、樹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們卻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戰勝了一道又道的困難。試想一下,我在他們的面前似乎變得那麼的渺小和蒼白無力。,其實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對它,俗話說:"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我們學習的過程,正如科學家攻克難關一樣。只要我們克服困難就會獲取勝利!
 

初一作文讀後感
初中生讀後感全集
相關知識
中學生讀後感日誌
中學生讀後感的寫作技巧
小學生讀後感日記
中學生讀後感作文
中學生讀後感文章
寫中學生讀後感
寫中學生讀後感
國學經典名著小學生讀後感
四年級學生讀後感
小兵張嗄小學生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