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鄉為主題的散文作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故鄉,一個讓人驚歎、令人神往的地方。而長大後,家鄉的路,家鄉的水只能在夢中仔細回味。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篇一:故鄉的春夜

  吃過晚飯,天漸漸黑了。西天的新月剛剛上了樹梢,被春雨剛洗過的天空深藍而高遠,幽深而澄淨。

  夜漸深,那一彎新月已羞澀地躲到山的那邊,天上的星星漸次多了起來,偶有裝滿心願和充滿深情的願燈從頭頂飄過,更增添了夜空的美麗。

  我站在老家的院內,看著鄰家高掛的大紅燈籠和聽到遠處偶爾傳來的鞭炮聲以及電視裡傳出的歡歌笑語,使我意識到新春並未遠離。抬眼望天,天空已佈滿繁星,天空的星光與遠近各家射出的燈光交相輝映,折射出天地人三才的和諧。凝視頭頂天空,三星與犬馬星比初冬的星空距離近了許多。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說:“三星趕犬馬,趕上就過年呀!。於是冬日的夜晚常常在自家的院子裡仰望夜空,期盼三星與犬馬星快快相會,我們好過新年!因為過年我們才可以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才可以獲取屬於自己的壓歲錢!雖然不顧冬夜的嚴寒,等待三星與犬馬的相聚,然而這種期待中的現象始終沒有出現。

  夜更深,大部分人家業已歇息。偶爾的犬吠更增添了故鄉春夜的靜謐。

  “銀海,時候不早了,外面冷,回屋裡睡吧!”母親喊著我的小名。

  “哎,好的,我這就回屋,您先休息吧!”我答應著慢慢向屋門走去。

  故鄉的春夜迷人而美麗。充滿靜謐和溫馨。也滿含母親愛的溫暖。

  我愛故鄉的春夜!

  篇二:故鄉

  在走過的生活裡,經過了很多熟悉很多陌生,很多熟悉與陌生的變化,很多次搬遷,記憶最多的應是最熟悉的,因為最熟悉便永遠難以忘記,那麼因為曾浸淫著歲月初萌成長的故鄉,時常會牽動心底哪份最柔軟的溫情!

  也許並未走遠,也許一直還未離開你的包裹,也許還未曾斷奶,一直吮吸著你的汁液,成長著我們的生命,支撐著我們的生活!不是因為沒有離開便不珍貴你,不是因為離開過才想著你,我的故鄉,大西北的黃天厚土!

  咱的故鄉,確切地說,承載著千年文明,附著著秦磚漢瓦的陝西,用不著咱親自來表述她的驕傲與自豪,這些與咱也沒有太大關係,我們只是生長在這個地方,生長在黃土高原,八百里平川,渭河流域,渭河平原之上。

  人,無論走到哪裡,也無論多少代繁衍生息,都應當有根有祖,故鄉,便是根,是祖,是祖上帶我們來的地方,咱祖上都是因這水土,才滋養了咱,這裡景色平淡無奇,舉目望去,肉眼所及,一片片莊稼地,這裡土很神奇,種啥長啥,各種瓜果蔬菜,五穀雜糧,只要耕種,無不收穫,因其,易於富足,唯富足,方知禮,民眾交際才相喜,樂融融,孕育出唐的鼎盛,漢的雄厚,以致華夏莫不以漢人自居。

  在農耕文明之時,這裡應當是相當富碩的,古之秦地,縱橫八荒,天下一統之源也,其當時之煌,毋庸表彰!秦地故鄉的水是甜的,土是親切的,感謝祖上選擇這裡,不離故土,不用異鄉飄泊,便能從容安逸生活,無論到哪裡,只是旅遊,只是閱賞,從不滯留紮根。

  在這麼好的地方,我的老家在臨潼區下面一個最不起眼的一個角落,小時候覺得,這根本就是窮鄉僻壤,是一個無任何珍貴可述的小小村莊,沒有都市的繁華喧囂,沒有雄川大澤,沒有草原的廣袤無垠,甚或因其卑微不願提及。

  生命裡常會經歷各種反覆,像小時候不願意吃菠菜,蘿蔔一樣,長大以後覺得很有營養,還成了很喜歡且離不開的蔬菜。對故鄉的熱情也由此而來,回一次老家,便愛深一次,順手拈來一葉青綠的白楊樹葉,嗅一下,已沁人心脾,再翻弄一下故鄉的土,已魂牽夢縈!

  真想能有上自己的幾畝地,隨意侍弄,過一種夜來蛐蟈鳴唱,雞鳴犬吠,世事蒼桑,只落曾經的田園生活!

  呵呵!也許,這便是咱的中國夢!確是故鄉夢!

  篇三:故鄉的荷花

  作者:陳璞恩

  居住在繁華的城市內,每當面對做不盡的功課,心情焦躁不安的時候,我總會想起李白的一句詩——“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城市中看不到故鄉那樣的荷花。粉嫩的花苞亭亭淨植,在光潔的荷葉襯托下,顯得脫俗而淡雅。荷花,這種喜愛恬淡環境的植物,大概不適宜長在喧囂的城市。

  故鄉在珠江口獅子河畔,那裡有蓮花山。蓮花山在古時候是一個石礦場,經幾百年的採礦,山上或懸崖峭壁,或奇巖異洞,或嵯峨幽邃,或雄偉挺拔。山上湖泊和潭中種著各種荷花。每年夏季,各種荷花頂著驕陽,爭相競馥。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綺;墨綠的荷葉上,一顆顆水珠像珍珠一樣,微風拂過,隨著荷葉的擺動在滾動,婆娑婀娜,湖上泛起陣陣綠浪。

  沒有玫瑰的妖豔,沒有金菊的清高,沒有臘梅的剛烈,荷花有的是從容不迫的泰然,貧賤不移的氣度。雍容華貴的牡丹只可用於觀賞,而優雅的荷花還可以入藥,可以被製成各種佳餚。蓮藕、蓮葉、蓮花、蓮蕊等都是人們喜愛的藥膳食品;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小吃更是舉不勝舉。人們常說“菊殘猶有傲霜枝”,可他們忽視了菊花種植過程中病蟲害較多的現實。荷花雖然植根於淤泥中,卻沒有什麼蟲害,成熟蓮子果皮的氣孔道縮得很小,其特殊的組織結構甚至可保證蓮子埋在地層中千百年而不致損壞。荷花,並不只只有觀賞的價值。

  “其姿挺展,日豔且鮮;其貌熙怡,傲然獨立;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其花莊重,香馥長遠;不枝不蔓,無掛無礙;更喜蓮子,苦心如佛;諄諄教人,往生淨土。”在佛教裡,荷花有深刻的寓意。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荷花象徵著純潔與高雅、清淨和超然。周敦頤的《愛蓮說》啟示人們,荷花真正的清淨不在於身,而在於心。

  即使腳下是汙濁的泥濘,但她依然不改變自己的志向,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環境的薰染,不與外界同流合汙。這是荷花給我最深的印象。住在城市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像在家鄉時那麼純潔。我總感覺城市比鄉村多了些東西。物質生活是豐富了,但是少了樸實的情感,多了爾虞我詐。城市裡有很多人過分追求所謂的“成功”——無休止的享樂生活,漸漸迷失了自我,陷入身外物中不能自拔。他們為消費所陶醉,被世俗牽著鼻子走。

  故鄉的荷花使我能堅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每當想起荷花湖上一片片翠綠欲滴的荷葉,一朵朵潔淨無暇的荷花,我就會聯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聯想到高潔的品質,聯想到人與人之間真誠友好的關係。“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荷花可以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團結等的象徵。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嗎?

  荷花,清閒散淡之花,有人借她抒發淡淡的閒適情懷,有人借她展示生命意趣。荷為人而生,彰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節氣;人,因喜歡荷花而變得豁達開朗、隨遇而安。

  荷葉田田,讓我一言難盡,一生難忘。孟浩然曾經寫下這樣一首詩“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離開鄉村的我,置身忙碌的都市,只渴望有一管悠揚的笛音,有一陣淡淡的芬芳,讓我回想起故鄉的那片寧靜而又祥和的荷花湖。
 

有關蝴蝶的經典散文作品
培根經典散文隨筆雙語版
相關知識
以故鄉為主題的散文作品
以勇氣為話題的散文作品
以青春為主題的散文隨筆
以微笑為主題的散文詩
以勇氣為主題的散文精選美文
以愛國為主題的散文精選
以大海為主題的散文隨筆
以歲月為主題的散文欣賞
以愛情為主題的散文推薦
以家鄉為話題的散文隨筆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