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姓的來源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關於房姓的源出有兩種說法:起源於姬姓、少數民族改姓,族人尊房陵為得姓始祖。房姓數千年傳承一脈,流向清晰,是歷史上的名門望族。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房姓源出

  1.起源於姬姓,出自陶唐氏,是堯的後代,以國名為氏。堯的兒子開始被封于丹水,史稱丹朱。“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為能有一個帶領大家克服天災的繼任者,堯沒有把帝位交給丹朱繼承,而是禪讓給了立有大功的舜。這是禪讓制的肇初,也是“公天下”的開始。舜繼位以後,改封丹朱於房***今河南省遂平縣***,為房邑侯。其子陵,襲封后以封地為姓,史稱房陵,後代遂為房姓。其裔孫雅為清河太守***今河北省清河縣東***,房氏家族開始定居於此,併成為一個望族,後又因唐朝開國宰相房玄齡也曾任清河郡守,故此清河郡成為房姓人最重要的郡望。並有“天下房氏,無出清河”之說。

  2.出自少數民族改姓而來。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屋引氏,入中原後改為房氏。

  得姓始祖

  房陵。堯之孫,襲封為房邑侯,以封地為姓,為房姓開姓始祖。房姓為燧人氏和伏羲的後裔,與方、房、旁、韓、衛、章、唐等姓同出一源。堯有個兒子開始被封于丹水,人們稱他為丹朱,因為他沒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堯就把帝位讓給舜了。舜又把丹朱封到房***今河南遂平縣***,建立房國,為房侯。房姓望族居清河***今河北省清河縣東***。丹朱的兒子陵,以父封地為姓,稱房陵,其後遂為房姓,故房姓的得姓始祖是上古時期帝嚳時房王及唐堯的孫子房陵。

  房姓家族名人

  房玄齡: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人。唐代初年名相。房玄齡18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房玄齡在渭北投李世民後,為秦王參謀劃策,典管書記。是秦王最得力的謀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629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十一年***656年***封樑國公。至十六年***642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房玄齡蓍有《晉書》。

  房 堅:後魏司空參議,字千秋,少有才名,太和中累遷齊州大中正。官終司空參議。

  房 融:唐代大臣、翻譯家,洛陽人。嘗與天竺沙門般刺、密諦等人共譯《首楞嚴經》,此經始流傳東土。

  房彥謙:隋代名官,字孝衝,清河人。通涉五經,工草隸,累遷長葛令,甚有惠化,察天下能第一,超授司馬,卒追贈徐州都督。

  房從真:前蜀畫家,成都人。為翰林待詔,畫甲馬人物鬼神,冠絕當時。

  房元慶:南朝宋建微府司馬,清河人。武帝時,歷七郡太守,後為青州建微府司馬。

  房茂長:唐代畫家,清河人。善畫人物,有《商山四皓圖》。

  房祖名:房祖名,即成龍之子,成龍祖籍安徽 和縣

  房姓家族文化

  郡望

  清河郡: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後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年間***公元前43~前39年***後期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元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棗強縣、南宮縣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及高唐縣、平原縣各一部分地。

  濟南郡:漢朝時期高祖劉邦設有濟南國。荊楚七國亂政後改為濟南郡,治所在東平陵***今山東章丘***,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臨淄市一帶。晉朝時期移治歷城***今山東濟南***。北魏時期改為齊州。宋朝政和中期升為濟南府。元朝時期則為路。明、清兩朝均為府。民國時期廢府改為山東省省會市。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房 州:即今湖北省十堰市房縣。房州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遠古時期就有人類活動,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房縣古為梁州城,西周以前為彭部落方國。春秋時期為防渚,屬麇、庸二國之地。戰國時期為房陵,歸屬於屬楚國。秦朝時期置房陵縣,屬漢中郡,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東漢末年為房陵郡治,改屬荊州。三國曹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合房陵、上庸兩郡為新城郡,房陵為新城郡治臺。晉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改屬梁州。南北朝時期迭有變更。北周時期改房陵縣為光遷縣,為光遷郡治。隋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為房陵郡。唐朝貞觀十年***公元636年***改光遷縣為房陵縣,為房州治,隸山南東道。宋朝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升房州為保康軍,隸京西南路。元朝時期為房州治,隸湖廣中書省襄陽路,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省房陵縣入房州。明朝洪武十年***公元1277年***降州為縣,始稱房縣,屬湖廣佈政使司襄陽府。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房縣改屬鄖陽府。民國初年屬襄陽道;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隸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夏季,賀龍,鄧中夏、柳直旬率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主力轉戰房縣,開闢了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蘇區,成立了房縣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改隸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房縣是革命老蘇區。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7月,王樹聲、羅厚福率中原新四軍五突圍部隊轉戰房縣,在房縣中壩成立了鄂西北軍區,鄂西北行政公署和房縣人民政府,開創了以房縣武當山地區為中心的鄂西北根據地。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陳謝兵團第四縱隊第十二旅和陝南軍區部隊,發動了房竹戰役,一舉解放房縣,成立了房縣人民民主政府,屬陝西省兩鄖專區。1950年4月改屬湖北省鄖陽行政專員公署。1953年隸屬襄陽行政專員公署。1965年襄鄖分設,房縣仍隸屬鄖陽地區。1994年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併,為十堰市所轄。

  堂號

  清河堂:以望立堂,為房氏家族的總堂號。傳江蘇蘇州、揚州、湖南瀏陽瀏東……等等房氏分支。

  濟南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樂善堂:山東臨沂蒼山傳此一支。全縣20多個村以及棗莊江蘇蘇北地區羅莊等地近5000餘人。

  房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十堰堂。

  中書堂:唐朝房玄齡十八歲就中了進士。李世民舉兵,房玄齡跟隨他南征北戰、出謀劃策十餘年。李世民當了大唐皇帝,封他為中書令,任宰相十五年,因而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官銜“中書令”為堂號。

  國器堂:明思恩侯房寬之子房萬寶公,赴廣東梅州銀江鎮開派.其裔孫晚清光緒帝殿前侍衛房殿魁公奉旨修建“房氏家廟”,並將堂號定為“國器堂”,取房玄齡公年青時被喻為“國器”典故,現內供唐朝名賢相房玄齡金像。傳廣東省梅州、普寧、東莞、四川中江、江西萍鄉、湖南嶽陽等房氏分支。

  繼錦堂:浙江嵊縣剡北房氏分支。

  敦倫堂:湖南衡陽房氏分支。

  親睦堂:湖南桂陽蓉城北鄉沙裡房氏分支。

  孝友堂:浙江餘姚房氏分支。
 

歷史風水的故事
玄奘取經經過多少國家
相關知識
房姓的來源介紹
顏姓的來源介紹
邴姓的來源介紹
昝姓的來源介紹
藍姓的來源介紹
謝姓的來源介紹
龔姓的來源介紹
嵇姓的來源介紹
祝姓的來源介紹
郭姓的來源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