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查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只要不放棄努力學習歷史知識,初一歷史期末考試才會取得成功的價值,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一歷史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查題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40分

  1.著名的北京人遺址發現於:

  A.周口店 B.元謀縣 C.大汶口 D.河姆渡

  2.臺灣各黨派首腦如連戰、宋楚喻等到大陸訪問時都拜謁黃帝陵,是因為:

  A、黃帝是後人尊稱的“人文初祖”

  B、是因為他自己打敗的蚩尤

  C、因為他的部落形成華夏族的基礎

  D、是因為他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3.很多同學平常愛吃米飯,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種植史。請你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我國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嚐香噴噴的米飯的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這一描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襲制 B.禪讓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5.標誌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6.下列事件發生在商朝的是:

  A.涿鹿之戰 B.實行分封制

  C.盤庚遷都 D.實行禪讓制

  7.小張想實地考察右圖中的器物,他應該去:

  A.黃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遼河流域 D.長江流域

  8.西周時發生了“國人暴動”,當時的“國人”指的是:

  A、工匠 B、奴隸 C、平民 D、農民

  9.齊桓公稱霸的有利條件有

  ① 齊國是東方大國,擁有山海漁鹽之利 ②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

  ③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擴大自己勢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10.在歷史劇“半坡原始居民”中,不該出現的情節是:

  A.種植水稻 B.飼養豬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製農具

  1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2.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對當時封建統治者最有用的主張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韓非

  13.成語故事演講會上,小虹同學講述了“紙上談兵”的成語故事,該成語出自:

  A.城濮之戰  B.長平之戰   C.桂陵之戰  D.馬陵之戰

  14.著名學者餘秋雨的生花妙筆,曾經給人們留下了一段優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巨集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馳,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田地輸送汨汨清流。”請從判斷,餘秋雨筆下的“它” 是指:

  A.都江堰 B.鄭國渠 C.大運河 D.六輔渠

  15.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16.故宮裡有一塊牌匾上寫著“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來自於: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7.秦始皇修長城是為了:

  A.抵禦匈奴 B.抵禦鮮卑 C.抵禦烏桓 D.抵禦月氏

  18.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名醫是:

  A.華佗 B.張仲景 C.扁鵲 D.李時珍

  19.人們為了說明一個深奧的道理,常用講故事的方式。仔細回憶一下“塞翁失馬”這一成語故事,想一想,它最能體現下列哪一學派的思想主張: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2008年12月, 《海峽都市報》報道:在福州羅漢山出土的西周墓葬群中,發現青銅錛.青銅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原始社會末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二、辯別改錯題下列各題劃線處均有一處錯,請寫出錯誤處的字母並對該錯誤進行改正。每小題3分,共15分。

  21.2008年,端午節首度被定為國家法定假日,這一天人們在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A 是為了紀念古人李冰。

  B

  錯誤: __________ 訂正: _____________

  22.春秋時期,長平之戰使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A B

  錯誤: __________ 訂正: _____________

  23.湯是位有作為的君主,他任用有才幹的姜尚等人做大臣,商朝很快強大起來。

  A B

  錯誤: __________ 訂正: _____________

  24.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學會建造房子,過定居生活,他們居住的半地穴式的房

  A B

  子,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通風防潮,是建築學上的一個重大成就。

  錯誤: __________ 訂正: _____________

  25.夏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A B

  錯誤: __________ 訂正: 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題:要求:緊扣題意,條理清楚,邏輯嚴謹,書寫規範,否則扣分。共18分

  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 《左傳》中記載:“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說:“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 “秦王掃六合掃六合:指統一中國,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李白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回答

  A西周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2分

  B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為諸侯?2分

  C這一制度起到了怎樣的作用?6分

  2材料二中所說的“諸侯盡西來”發生在哪一年?2分根據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來判斷,“秦王”沒有再分封諸侯,那麼他推行的是什麼制度?2分

  3分封制和秦朝實行的制度雖然不同,但在當時都起到了鞏固統一的作用,從中你得到了怎樣的認識?4分

  四、綜合探究題:共27分

  27.“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一曲明快的《中國話》,表達出人們對祖國的美好祝願。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歌詞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麼時期?2分他提出了怎樣的學習態度?3分

  2和孔夫子生活在同一時代的道家創始人是誰?2分他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什麼?3分

  28.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每一次變革都大大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但變革是曲折的,充滿阻力的。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7分

  1假如你是商鞅,你會用什麼樣的觀點去說服秦孝公和那些守舊的大臣們? 3分

  2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7分

  3你認為商鞅變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分

  4秦孝公死後,太子即位,那些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造反”,結果秦惠文王用最殘酷的刑罰把商鞅車裂示眾。商鞅的死說明了什麼?談談你的感想。4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40分

  1.A 2.A 3.D 4.B 5.A

  6.C 7.D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A 15.C

  16.B 17.A 18.C 19.B 20.A

  二、辯別改錯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找出錯誤1分,訂正2分,共15分。

  21. B 屈原 22. A 城濮之戰 23. B  伊尹

  24. B 幹欄式 25. A 秦朝

  三、材料解析題:要求:緊扣題意,條理清楚,邏輯嚴謹,書寫規範,否則扣分。共18分

  26. 1分封制2分 周天子的親屬、功臣 2分開發了邊遠地區,

  2分加強了統治,2分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2分

  2公元前221年2分 郡縣制2分

  3國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據實際情況,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四、綜合探究題:共27分

  27.1春秋時期 2分。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3分

  2老子。2分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3分

  28.1要按現實需要改變傳統的治理國家的政策,不可因循守舊。3分

  2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2分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3

  分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3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3分

  4說明了守舊勢力的強大。任何社會變革,必然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別是當觸動當權者和在位者的利益時,變革更是困難重重。因此,對於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社會變革,我們不僅要充滿信心,同時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準備。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初一期中學業水平檢測歷史試卷
七年級期中學業水平檢測歷史試卷
相關知識
初一歷史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查卷
初一政治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查卷
初一歷史第二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初一歷史第二學期教學反思
初一歷史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答案
初二歷史第一二單元測試題
初一政治期中質量檢測卷
福建省初中學業語文質量檢查試卷
福建省初中學業語文質量檢查試卷
八年級歷史第一學期期中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