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關於旅遊地理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旅遊地理主要講了現代旅遊及其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僅供大家參考!

  及參考答案

  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會議放假期間,河南省針對北京遊客實行景區門票減免優惠。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6.該優惠政策有助於*** ***

  A、遊客對旅遊目的地進行選擇 B、提升當地旅遊資源價值

  C、降低遊客交通與遊覽用時的比值 D、提高旅遊服務設施等級

  7.下述景區組合中,旅遊資源多樣性最豐富的是*** ***

  A、大相國寺、清明上河圖、禹王谷、鐵塔公園

  B、太行大峽谷、紅旗渠、殷墟、馬氏莊園

  C、老君山、雞冠洞、龍峪灣、抱犢寨

  D、八里溝、萬仙山、秋溝、齊王寨

  【答案】6.A 7.B

  【解析】

  試題分析:

  6、該優惠政策利於吸引北京遊客到河南省旅遊,有助於對旅遊目的進行選擇;而不會改變旅遊資源的價值;旅遊人數增多,遊客的交通用時和用時都會提高;對旅遊服務設施等級不會產生影響。故選A。

  7、A選項中人文景觀為主;C、D選項中以自然景觀為主;而B選項中既有人文景觀,也有自然景觀。故選B。

  考點:旅遊資源、地球運動

  【名師點睛】旅遊資源分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自然旅遊資源主要包括:地質地貌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象景觀;人文旅遊資源主要包括:遺址遺蹟、建築設施、人文活動等。因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所以在太陽直射不同位置,所觀測到的日出方位不同,當太陽直射南半球時,除極晝極夜的地區之外,其它地區均日出東南;當太陽直射北半球時,極晝極夜地區除外,其它地區均日出東北;當太陽直射赤道時,各地都日出正東。

  ***20 15•新課標全國2***42. ***10分***【旅遊地理】

  九黃機場位於四川省松潘縣川主寺鎮***下圖***,距九寨溝和黃龍景區分別為88千米和43千米,目前已開通成都、重慶、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廣州等地至九黃機場的多條航線,近年來九黃機場旅客年吞吐量維持在170萬人次左右,遠超設計能力。

  分析我國東部地區赴九寨溝、黃龍旅遊的遊客多數乘飛機抵達的原因。

  【答案】***10分***

  九寨溝、黃龍景區地處偏遠,陸路交通可達性差,耗時長;***3分***東部地區***主要客源地***經濟較發達,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強;***4分***與九寨溝、黃龍相聚較遠,乘飛機客節省路途時間,增加有效的旅遊時間。***3分***

  【解析】

  試題分析:

  九寨溝和黃龍景區位於四川省西部橫斷山區,地勢起伏較大,公路,鐵路建設困難,投資成本高,交通運輸線路少,距離東部經濟發達的市場遙遠,陸路交通可達性差,耗時長,主要客源地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強,加之乘飛機速度快,路途時間短,可也有效增加旅遊時間。

  【考點定位】本題組考查旅遊地理,具體考查影響旅遊出行交通運輸方式選擇的因素。

  【名師點睛】解答該題應該注意圖文材料中給出的一些關鍵性資訊,並結合所學知識。根據學過的知識可知九寨溝和黃龍景區位於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邊緣山區,地處偏遠,距離東部經濟發達的市場遙遠,圖中5588米的高山可知該地地勢起伏較大,公路、鐵路建設困難,投資成本高,交通運輸線路少,陸路交通可達性差,耗時長。

  ***2015•江蘇卷地理***C.[旅遊地理] 下圖是京滬高鐵及沿線主要旅遊城市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按世界遺產分類,甲屬於 ▲ ,其最核心的旅遊資源價值是 ▲ 。***2分***

  ***2***在高鐵沿線景區中,遊客傾向於選擇世界遺產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 、 ▲ 、 ▲ 。***3 分***

  ***3***遊客為獲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觀賞效果,應注意選擇 ▲ 、 ▲ 。***2分***

  ***4***節假日期間,泰山景區遊客眾多,形成“爆棚”現象,可能產生的主要問題是 ▲ 。***3分***

  【答案】*** 10分***

  ***1***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文化價值

  ***2***知名度高 旅遊資源質量好 旅遊接待能力強

  ***3***最佳觀賞位置 最佳觀賞時機***時間、天氣狀況等***

  ***4***破壞旅遊資 源 造成環境汙染 產生安全隱患 破壞旅遊基礎設施擾亂社會秩序***任答3點***

  【解析】

  試題分析:

  ***1***甲地為曲阜孔府旅遊區,孔廟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佔用重要地位,因而按世界遺產分類,甲屬於世界文化遺產,其核心的旅遊價值是歷史文化價值。

  ***2***世界遺產旅遊區知名度高,在旅遊資源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特點,旅遊資源質量檔次高,景區旅遊接待能力強,更有利於遊客體驗旅遊的樂趣。

  ***3***泰山日出屬於自然風光,它具有時效特點,觀賞過程會受到觀賞角度、天氣等因素影響,因而要想獲得最佳觀賞效果,應注意選擇合適的觀賞位置、合適的時間、晴朗的天氣,爭取找到最佳觀賞位置、時機。

  ***4***節假日期間,泰山景區遊客眾多,形成“爆棚”現象,遊客數量超過了旅遊區的接待能力,容易造成 旅遊資源破壞、環境汙染,由於遊客數量大,還存在安全隱患,甚至破壞旅遊基礎設施,擾亂社會秩序。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旅遊地理,具體考查旅遊資源分類,影響旅遊業發展的因素,旅遊觀賞和旅遊保護。

  【名師點晴】本題以京滬鐵路沿線旅遊環境為背景材料,考查旅遊地理。第***1***小題具體考查旅遊資源的分類和旅遊價值,分清型別不難;第***2***小題身體關鍵“世界遺產”,典型代表性特點,旅遊資源質量好檔次高,景區旅遊接待能力強;第***3***小題考查怎樣欣賞旅遊景觀,應該注意角度、時間,還有天氣等其他因素;第***4***小題具體考查旅遊爆棚帶來的問題,也是旅遊中應注意的問題,和旅遊保護中應規避的問題。

  ***2015•山東卷***44.***10分***【地理-旅遊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以自然旅遊資源為主的四川省某景區平均海拔4 800多米,景區遊客數量季節差異明顯。圖13為該景區某 年各月遊客數量比重餅狀圖。

  ***1***分析該景區7、8月遊客數量明顯不同於其他月份的原因。***6分***

  ***2***說明遊客數量季節差異明顯可能對當地旅遊業造成的不利影響。***4分***

  【答案】

  ***1***海拔高,7、8月天氣涼爽,適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觀豐富、優美;7、8月為學校暑假。

  ***2***淡季遊客少,會造成景區旅遊設施閒置,降低旅遊收入;旺季遊客集中,容易破壞景區環境。***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根據材料,景區的海拔高,7 、8月天氣涼爽,適合避暑,吸引遊客到來。7、8月自然景觀豐富、優美,7、8月為學校暑假。所以遊客數量多。學科網

  ***2***在淡季遊客少,會造成景區旅遊設施閒置,降低旅遊收入。而在旺季遊客集中,容易破壞景區環境。

  【考點定位】旅遊活動的季節特徵及原因,對當地旅遊業的影響。[來

  【名師點睛】

  要認真閱讀圖文資訊,從材料和圖中尋找答案。影響旅遊者數量變化的因素有景觀特點,有人文假日休閒、需求因素影響。材料中海拔高度,決定了夏季不熱。是避暑的去處。四川位於第二階梯,西部山區相對高度大,植被更豐富。根據旅遊活動的特點,必然影響到環境的質量,浪費景區的資源。

  ***2015•新課標全國1***42. ***10分***【旅遊地理】

  近年來,滑雪、登山、徒步等戶外活動漸成一種休閒和時尚的生活方式。幾位戶外運動愛好者擬於8月前往圖9所示區域進行峽谷徒步旅遊。

  分析該時段在該地區峽谷徒步旅遊可能遭遇的風險。

  【答案】該峽谷地形複雜、植被茂密、人煙稀少,易迷路;***2分***海拔高、缺氧,易發高原反應;***2分***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2分***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2 分***河谷蚊蟲較多,易受蚊蟲侵擾。***2分***

  【解析】

  試題分析:結合圖中經緯網可判斷當地為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該季節當地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多且多暴雨,強降雨可誘發山洪。該地山體高大,地勢陡峻,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多地震,山體破碎,在強降水條件下可出現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該峽谷地形複雜、植被茂密、人煙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發高原反應;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河谷蚊蟲較多,易受蚊蟲侵擾。

  考點:旅遊安全

  【名師點睛】該題以“近年來,滑雪、登山、徒步等戶外活動漸成一種休閒和時尚的生活方式”為材料,通過發生在學生身邊現象,考查學生在野外活動應對危險的能力。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生活常識和地理技能,突出地理學科生活意義和現實意義。

  ***2015•海南卷地理***24.***10分***旅遊地理

  吳哥窟是世界著名的人文建築旅遊景點***位置見圖***。吳哥窟曾被遺棄長達400多年,20世紀初,人們開始對吳哥窟進行修復。吳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和瀕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分析吳哥窟古建築易遭受的自然威脅。

  【答案】地處低緯度***熱帶***地區,高溫多雨,風化、侵蝕作用強;***4分***植物繁茂,植物根系對建築物破壞作用強;***2分***蟻蟲繁殖快,蛀蝕作用強;***2分***地勢低平,易遭洪澇。***2分***

  【解析】

  試題分析:本小題考查旅遊資源可能遭到的自然威脅,結合該地氣候、植被、生物、地形等自然環境特徵,可從風化、侵蝕作用強,植物根系對建築物的破壞大,蟻蟲蛀蝕作用強,易發洪澇災害等方面回答。

  【考點定位】本小題主要考查旅遊資源的保護。

  【名師點睛】高中地理選修是必修部分的有效補充和昇華,該題通過“分析吳哥窟古建築易遭受的自然威脅”這一設問,考查必修主幹知識區域自然環境特徵及其影響,因此,準確分析該地自然環境特徵是解答該題的關鍵之處。題中文字資訊作用不大,圖中隱含資訊的解讀十分關鍵,根據圖中所給地理資訊準確定位才能進一步分析該地自然環境特徵。該地自然環境特徵中的氣候、生物、地勢等因素分別對吳哥窟古建築帶來不同的影響,答題時要注意語言表述的因果邏輯關係。

  圖片來源:學科網

地理高考試題海南卷
高考地理關於環境保護試題
相關知識
高考地理關於旅遊地理試題
高考地理關於城鄉規劃試題
高考地理關於中國區域試題
高考地理關於環境保護試題
高考地理關於世界區域試題
高考地理關於世界區域試題
關於旅遊管理實習報告
關於旅遊管理類論文
有關於旅遊管理專業的自薦信
關於旅遊管理英文版的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