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教學反思不僅僅能夠讓自己得到深刻的反思與總結!也能夠讓其他教師們從中獲得學習!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一***

  《演一棵大樹》這篇主體課文講的是阿海在表演“小紅帽”的故事時,把“大灰狼”這個主要角色讓給陽陽演,自己演一棵作為佈景的大樹,並且演得十分認真,得到了大家的掌聲故事。學生們要從學文中體會阿海寬厚無私的品質和做事認真的態度。從而內化到行動上:做任何事都要服從整體需要,不可單純追求個人興趣;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你認真對待,就能得到別人的肯定。

  通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較好地自學掌握生字詞,瞭解故事的梗概。可要怎樣才能把阿海寬厚無私的品質和做事認真的態度較好地深化到學生的內心使之付諸到行動中呢?

  我嘗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小紅帽》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課堂上我先讓孩子們來講講自己讀到的這個故事。孩子們興致很高,爭先恐後講得繪聲繪色,課堂氣氛很活躍。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這個充滿童話味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

  二、換位思考,巧做鋪墊。

  正當孩子們興致頗高時,我又巧妙地丟擲一個問題:今天老師要是讓大家來演演《小紅帽》的故事,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呢?課堂上再次掀起一次談話**。孩子們紛紛舉手說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我想扮演大灰狼,我個頭高,當大灰狼比較像。”“我想扮演小紅帽,我覺得小紅帽很可愛”“老師,我也想扮演小紅帽,因為我也有一頂紅帽子。”“老師,我想扮演大灰狼”“老師,我。。。。。”孩子們聲音一個高過一個,生怕好的角色被別人搶了去。此時,我話鋒一轉:“孩子們,老師也覺得你們都挺適合扮演小紅帽和大灰狼。可是,大家都爭著扮演小紅帽和大灰狼。那沒有大樹讓大灰狼藏身這個故事可就演不下去了。怎麼辦呀?有誰願意扮演這棵大樹嗎?”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趁著孩子們在思考的勁兒,我及時匯入:“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去認識一位小朋友,他叫阿海,他就很願意扮演這棵大樹。我們一起來看看阿海是怎樣演大樹的。好嗎?”

  三、深入讀文,加深理解。

  在學習課文時,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形式地朗讀課文。通過一個多學期的鍛鍊,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不少讀文的方法。常常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同桌合作讀,個人感情朗讀後互評,小組內比賽讀,幾個學習夥伴齊讀,和老師配合讀,全班齊讀等。再孩子們反覆的朗讀中,大家已經漸漸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我再丟擲“大樹只是佈景,阿海是怎樣扮演他的?他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樣的問題讓孩子們討論。孩子們在比較與爭論中體會到了阿海身上的可貴品質:寬厚無私、做事認真。並表示要向阿海學習。在接下來的演《小紅帽》這個故事的活動中,有許多孩子主動提出要扮演大樹這個角色。並且像阿海一樣,演得非常的認真。本課的教學任務得到了較好的完成。

  《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二***

  1.對於本節課教學,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我想了很多方法,首先就是要營造強有力的學習氛圍,感染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完全投入我的教學。首先,我把課堂匯入的環節和調動學生的興趣緊緊結合在一起,在課堂的初始階段刨設輕鬆的學習情境。因為“興趣”是最好的學習驅動器,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就會產生了探究的慾望,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小紅帽”這個故事小朋友基本上都讀過,因此學生也比較喜歡學習。

  2.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我就儘量多地刨設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發言,例如:在引導學生先自由地讀課文,後根據理解完成填空。“阿海演一棵大樹,演得很******。”我就先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語填空,再引導用課文的語句來說明,學生的思維已真正打開了,但在評價上,本課只呈現出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而其他評價的方式來能落實到,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3.本節課,我還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 不同的學習需求,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組織了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由於是低年級的學生,所以小組的合作、探究學習還不是很深入,只存在表面而已,特別是在討論“如果班裡表演‘小紅帽’的故事,你願意演一棵大樹嗎?為什麼?”這個問題時,小組只是那幾個平時愛動腦的同學說,而其他人就只是坐著昕,那麼如何更好地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4.在理解課文時,老師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了朗讀指導,如:範讀、領讀和引讀等,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悟出了阿海真誠善良的心靈,學習阿海對待事情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並在悟中讀,從而使情感達到一定的昇華。

  《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三***

  在本堂課中我通過教師提問,學生討論回答的雙邊活動,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讓學生理解了課文的中心思想,達到了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

  同時課堂最後組織學生進行了“演童話” 的實踐活動,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覺得“演童話”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為學生提供無限廣闊的思維、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演”,會促使兒童更主動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話文學的形象美,同時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進行了生動的言語訓練。揣測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過程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社交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還能使兒童產生豐富的美感體驗,並學會欣賞自己,感受成功。

  通過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我從中感受到要相信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讀書權交給學生、把說話權交給學生、把選擇權交給學生。這樣不僅發展了學生的主體性,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態度由“厭學”變為“願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的家鄉在哪裡教學反思
快樂的家園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演一棵大樹教學反思
成全一棵樹教學反思案例
成全一棵樹教學反思案例
成全一棵樹教學反思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學反思
高一物理的教學反思案例
多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教學反思
給予樹教學反思
誰的本領大的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給予樹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