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溪居士薛論道個人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薛論道是明散曲家,其號為蓮溪居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薛論道個人簡介

  薛論道***1531-1600***是明散曲家,字談德,號蓮溪居士,定興***今屬河北***人。薛論道是一個受傳統文化影響頗深的人,他既有真摯的報國情懷以及壯志難酬的悲慨憂憤,又有退而歸隱的消極情緒,也有對很多世間之事產生憤怒的不平,諷刺對爭名奪利、陰險虛偽的行為,幾分無奈,幾分看透,雖然壯志未酬,雖然借酒澆愁,但是人生的信念始終不會被磨滅。

  薛論道個人生平

  少時一足殘廢。八歲能文,喜談兵,從軍三十年,官至指揮僉事。後棄官歸,不久復起用,以神樞參將加副將終老。所作散曲宣揚"忠孝節義"、"甘貧安命"等思想,也有一些不滿時政作品。著有《林石逸興》。

  有散曲集《林石逸興》,共十卷,每卷一百首。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全書。作品的內容在對黑暗勢力的揭露上佔著很大的比重。對未來充滿嚮往也構成了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薛論道生活的年代正是明代後期,南方沿海一帶"倭寇"入侵騷擾,北部邊境有異族入侵,使中原廣大地區的人民生活動盪不安。在這種情況下,自幼就立志做出一番事業的薛論道,毅然離家從軍。在軍中由於他熟悉兵法戰策,能指揮軍隊同入侵者作戰,所以很快升任指揮僉事、神樞參將加副將的中級將官。

  但是由於權奸嚴嵩一夥把持朝政,明世宗聽信讒言,使薛論道禦敵救國的壯志難以實現,於是他離開軍隊,結束他三十餘年的戎馬生涯棄職還鄉。還鄉後,他儘自己的晚年餘力,苦心整理了他的散曲集《林石逸興》。

  《林石逸興》大約完成於萬曆戊子年夏季,共十卷,每卷百首,總存曲目一千首,現《續修四庫全書·集部·曲類》內收有萬曆年間的影印本。薛論道出身於下層人民,又親身體驗到社會的黑暗和上層統治階級的昏庸,因此,在散曲中多有諷世之作,他的揭露和嘲諷往往是不顧情面的。如他在散曲中貶責封建統治階級和達官貴人是"軟膿色氣豪,惡少年活神道",譏諷他們:"今日車,明日轎。村頭腦紫貂,瘦身軀綠袍,說起來教人笑。"對這些官僚貴族在官場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傾軋是"芥羽一毛輕,倚豪雄起鬥爭,攖冠披髮不恤命"。這些都反映了薛論道對統治階級不關心人民疾苦,只知爭權奪利,吃喝玩樂的鄙視和憎惡。

  薛論道個人評價

  從總體上看,薛論道的散曲作品以小令的簡約形式巧妙地表達了他戍戰沙場、壯懷激烈的報國志向,也如實地反映了明代中後期經濟社會發展中所顯現出來的醜惡現實,同時又向世人展現了一個真實的自我。旅生活入曲,在散曲史上,《林石逸興》是首創。這並不僅僅是簡單地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在創作中表現出來,它是對一種文體劃時代的突破。薛論道對塞外景物意象的個人感受和組合方式,顯然承繼著唐代邊塞詩的藝術表現題材和宋代邊塞詞的藝術風格的傳統,擴大了散曲的創作領域的同時,還強化了散曲的志情抒懷。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厭惡和對死亡將士的懷念,也隱含著作者決心禦敵報國的雄心壯志。在藝術上,薛論道的散曲多富有浪漫主義的手法,在語言上譴詞造句率直明白,通俗卻不媚俗,有相當高的造詣。此外,薛論道在散曲裡還經常運用象徵、比喻、擬人等手法來對語言進行修飾。薛論道對明散曲乃至整個散曲的構築意境和反映現實的藝術功能有著開拓性的探索,其在散曲中奏響疏曠豪壯軍旅之音,表達出了遼遠闊大的藝術境界,慷慨激揚地抒發情感,重振了宋代以來的衰靡之勢。薛論道是明代傑出的散曲家,其個人曲作數量,在元明清三代散曲家中排榜第一。"嘆世曲"則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他不僅繼承了元代"嘆世"曲作的優良傳統,同時又有進一步發展,開拓了嘆世曲的表現領域。其嘆世曲作題材廣闊,意境高遠,情感豁達,具有明顯的個性和特色。同時其曲作對當今社會仍不失"用備省察,足以垂鑑"的現實意義。在文學上,薛論道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散曲家;在軍事上,他是一位東征西戰多年的將領。但誰會想到他還是一位腿有殘疾的人呢!

的人還看

關於雪中送炭成語故事
石湖居士范成大的簡介
相關知識
蓮溪居士薛論道個人資料
蓮溪居士薛論道的簡介
後山居士陳師道個人資料
後山居士陳師道個人資料
石湖居士范成大個人資料
蘆川居士張元幹個人資料
易安居士李清照個人資料
胡歌車禍時的女朋友薛佳凝個人資料
青蓮居士李白個人資料介紹
青蓮居士李白的簡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