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簡介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趙一曼簡介

  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鬥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10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趙一曼的英雄事蹟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於四川省宜賓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趙一曼開始閱讀《嚮導》、《新青年》、《婦女週報》等革命書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後任村團支部書記,在家鄉積極組織“婦女解放同盟會”。1926年夏,趙一曼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組織幫助下,進入宜賓女子中學。她積極參加黨領導的“抵制仇貨”的愛國運動,成為當地學生運動的領導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大革命失敗後,趙一曼按照黨組織安排轉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回國,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進行黨的祕密工作。

  “九一八”事變後,被黨組織派往東北地區發動和組織群眾進行抗日鬥爭。1932年秋到哈爾濱,任滿洲總工會祕書、組織部長、代理書記,曾參加領導1933年的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組織領導當地工人農民成立反日遊擊隊,與日偽軍進行鬥爭。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後在昏迷中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

  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她沒有吐露任何資訊。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箇中國人保衛民族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勳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兩人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勳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僱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後,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勳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趙一曼在奔往抗日遊擊區的途中不幸被日軍追上,再次落入日軍的手裡。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

  1936年8月1日,日軍將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軍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遊街示眾”。此時,趙一曼犧牲之前,面對敵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當趙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門外的草坪中央時,幾個軍警的槍口對準她。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麼話要講嗎?”趙一曼怒視著,把手中的紙卷遞過去說:“把這些話傳給我家鄉的兒子!”日軍官看過字條,向軍警們猛一揮手,罪惡的子彈射進趙一曼的軀體,犧牲於珠河縣***今黑龍江省尚志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趙一曼犧牲前的遺書

  趙一曼在慷慨就義之時,曾飽含熱淚給兒子留下了一封遺書,上面寫道:“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這是抗日女英雄讓人熱血沸騰的血淚家書,也是趙一曼對兒子長大成人之後要繼承母親遺志投入抗日鬥爭的諄諄遺囑。

  趙一曼英勇就義後,日偽軍用一塊毛毯將烈士的遺體包裹之後抬到山上,倒上汽油將英雄的遺體燒掉。趙一曼烈士屍骨未存,也沒有墳墓。很多年以後,人們在她的犧牲地為這位民族英雄塑像立碑。如今,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新中國建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趙一曼給予了高度評價。朱德題詞“革命烈士趙一曼永垂不朽!”

  新中國成立後,趙一曼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成為家喻戶曉的抗日女傑,女英雄的故事也被拍成電影,搬上大熒幕。

  此時,她的丈夫與21歲的寧兒觀這部電影。但他們哪裡想得到,這熒幕上的抗日女傑趙一曼就是他們朝思暮唸的妻子和母親。

  1957年,當原東北抗聯組織部的工作人員到趙一曼的家鄉四川宜賓進行烈士身份核實時,寧兒才第一次知道了母親的身份。

  趙一曼的孫女陳紅在《重讀抗戰家書》節目中回憶說,父親知道以後,很傷心的大哭了一場。他覺得他的母親是很偉大的母親,但是他心裡很難受。這也是為什麼父親後來連烈士證和撫卹金都沒有去領,因為他覺得那是用自己母親的鮮血換來的,他不敢去碰那個證。

  知道趙一曼就是自己的母親之後,寧兒曾專程前往東北,在東北烈士紀念館,他用筆抄下了這封被翻譯成中文的遺書。

  陳紅說,父親抄完後用鋼筆在自己手上刺了趙一曼三個字,直到父親去世,那三個字都仍留在他手上。

  如今,家書傳到了陳紅的手上。陳紅說,自己後來也做了母親,對這封家書的感慨就越來越多。

  

小學景點遊記作文
寫給楊靖宇的一封信
相關知識
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簡介資料
抗戰女英雄趙一曼的生平事蹟
抗戰女英雄趙一曼的生平事蹟
中華民族抗日英雄趙一曼
中華民族抗日英雄趙一曼
什麼是英語單音節簡介資料
三國名將趙雲的簡介資料
唐代女詩人晁採的簡介資料
唐代女詩人晁採的簡介資料
抗金女英雄梁紅玉的愛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