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應該怎麼學好數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對於剛上初一的孩子來說,由於數學學科的特殊性,數學學習非常重要,無論是從思想上,形式上或者學習方法上,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那麼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學生應學好數學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學生應學好數學的方法

  首先,在思想上,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嚴謹性. 往往有許多初一學生不注重數學的嚴密性,以為找到了正確答案就行了,而不顧及計算或說理過程,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一種壞的習慣,對以後數學的學習造成了一種不好的影響。嚴謹性是數學理論的基本特點,要求數學的結論表述必須準確,精練,對結論的推理,論證要步步有據,處處符合推理要求。考慮到初一學生理解能力和學生的特點,可以適當降低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嚴謹性的要求,但必須保證學生對相應的教學內容有正確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其次,在形式上,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小學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而初中數學學 習內容較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數,方程及圖形的變換,它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簡單的證明,這與小學相比增加了難度。在小學,由於教學內容少,課時較充足。因此,課 容量少,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均有充足時間反 復強調。對各類習題的解法,教師有時間進行舉例示範。學生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鞏固。而到初中,由於知識點增多,科目多,靈活性加大,課容量大,進度快。這也使初一新生不適應初中數學學習,所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有利於更快的適應初數的學習。

  再次,在學習方法上,要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小學,教師講得細,練得多,考試時,學生只要記 準概念,公式及教師所講的例題型別,一般均可對號入座取得好成績。因此,學生習慣於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到了初中,由於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講細,只能講一些具體有典型性的題目,因此,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於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教學思想方法,做 到舉一反三。然而,對於剛入學的初一新生,往往繼續沿用小學的學法,對於預習,複習及總結和自我調整的學習習慣尚未養成,這顯然不利於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最後我認為學習的第一任老師是興趣,有人認為要先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其實我想只要孩子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是輕鬆愉快的事,那麼自然會感興趣,所以我們還是要把前面的三項工作做好,這才是重中之重。

  初一上冊數學知識整合

  七年級上冊總計四個章節: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圖形的初步認識。

  有理數這一章節涉及到初步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在學習過程中,數軸的運用非常有利於同學們掌握各項知識點,這一章節的定義也很多,無論老師上課時用自己的講義還是按課本來授課。課後一定要仔細閱讀數學課本,課本上的定義是最清楚最規範的,定義不清,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整式的加減。這是全新的一章。詮釋了”代數”一次的含義。同學們也第一次瞭解到了字母以及代數式來代替數學的含義。這一章難度不大。但是合併同類項和去括號添括號需要速度慢一點。仔細一點。千萬不要跳步。這一章和有理數一章都是訓練學生耐心和細心的單元。知識點都很好理解,誰能仔細誰的成績就好。

  一元一次方程。這個單元其實在小學已經學過了。很多基礎好的學生學這一章節沒有什麼困難。提醒值得注意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題涉及路程,效率,數字,銷售率,銀行利率以及用電量,購物比價等等小型別。一定要做到全部都會。千萬不要因為只有一種有問題而不去解決。萬一考試考到就是麻煩。含絕對值的方程要分類討論。慢慢做。不要急於求成。

  圖形的初步認識。儘管新初一的上半學期只有這一章節幾何知識,但是學好了意義非凡。<中考考試說明>中明確了中考對實際問題的實驗操作要求。其實也就是說初中生必須有很強的動手作圖,製作數學模型的能力才能在中考中勝出。這一單元就需要動手畫圖。要用鉛筆,直尺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作圖。平時認真完成作業。考試時的題型自然瞭然於胸。角度和線段的比例中分類討論這一數學思想非常重要。同學們課後一定要自己歸納總結。

  初一學生學好數學的五字箴言

  1.學習中的“讀”

  現代社會已進入資訊化時代,要求人們不僅要“學會”,更要“會學”。“會學”的基礎當是會“讀”,包括:

  1.1讀教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材料,它是數學課程教材編制專家在充分考慮學生生理心理特徵、教育教學質量、數學學科特點等眾多因素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的,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讀教材包括課前、課堂、課後三個環節。課前讀教材屬於瞭解教材內容,發現疑難問題;課堂讀教材則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有關知識點;課後讀教材是對前面兩個環節的深化和拓展,達到對教材內容的全面、系統的理解和掌握。

  1.2讀書刊 除讀教材外,學生應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學生數學課外閱讀系列”叢書、《中學生數學》雜誌等。即如讀報也不僅能使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也能使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捕捉身邊的數學資訊,體會數學的價值,瞭解數學研究的動態。然而,與各種各樣的複習資料、習題集相比,滲透現代科技的高質量的數學課外讀物實在太少了。

  數學學習中的“讀”,不同於讀小說書,常需紙筆演算推理來“架橋鋪路”,還需大腦建起靈活的語言轉化機制。

  2. 數學學習中的“聽”

  數學學習中的“聽”,主要指聽課,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學

  生系統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聽課不僅指聽老師上課,而且包括聽同學的發言。

  2.1 聽老師上課主要是聽老師上課的思路,即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的思維過程。既要聽老師講解、分析、發揮時的每一句話,更要抓住重點,聽好關鍵性的步驟,概括性的敘述。特別是自己讀教材時發現或產生的疑難問題。

  2.2 聽同學發言 傾聽和接受他人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不僅是聽老師上課,也包括聽同學的發言。同學間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鳴。從中可以瞭解其他同學學習數學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加之老師適時的點撥和評價,有利於自己開闊思路、激發思考、澄清思維、引起反思。學會傾聽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於發展學生良好的個性,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增強群體凝聚力。

  3. 數學學習中的“講”

  培養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不僅是語文學習的任務,也是提高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是數學學習的任務之一。數學學習中的“講”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講體會、講思路等。

  3.1 講體會 學生通過讀教材、讀書刊,聽上課、聽發言後,再讓學生講“讀”、“聽”的體會,可以加深“讀、聽”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如講教材內容,特別是教材中“讀——讀”內容的體會,講報刊雜誌中的數學,講課外讀物上的內容概要,講對老師上課、同學發言的看法,甚至講自己存在的疑問等。

  3.2 講思路 學習數學離不開解題,但不能為解題而解題,應在解題過程中重視解題思路的講解,哪怕是錯誤的思路從中也能吸取經驗教訓,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以學生的作業作為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唯一通道往往掩蓋了學生思維的完整過程,是不全面的。通過學生大膽地講,才能全面反應學生的思想,暴露學生思維的過程,以利於教師掌握準確的反饋資訊,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4. 數學學習中的“寫”

  數學學習中的“寫”是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通過上述“讀、聽、寫”,應進一步要求“寫”,它是對“讀”、“聽”的檢驗,對“講”的深化。除通常要完成的書面寫***做***作業外,還應包括寫讀後感、寫小論文等。

  4.1 寫讀後感 通過閱讀教材,尤其是教材中的“讀一讀”內容,以及報刊雜誌、課外讀物的有關內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內容概要寫下來,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積月累,培養興趣,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4.2 寫小論文 寫小論文比寫讀後感的要求更高些,但不是不可做到。這需要學生廣泛閱讀,積累資料,深入探究,學會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5. 數學學習中的“用”

  數學是現實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類經驗的總結,是構成現代文化的重要組 成部分,數學知識的學習必須與數學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正如“學以致用”是我們一直所倡導的。但強調應用,不是再回到“測量、製圖、會計”等那種忽視基礎理論的邪 路上去,而是要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學會用數學的理論、思想和方法分析解決其他學科問題和生活、生產實際問題。真正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學習中的“讀、聽、講、寫、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點撥,更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只有師生之間的積極配合,才能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初一英語不好怎麼學
初一學生應該怎麼學好各科知識
相關知識
小學生應該怎麼預習數學
初一新生應該怎麼學好音標
初一新生應該怎麼學好音標
初一學生應該怎麼學好數學
初一學生應該怎麼學好各科知識
初一學生應該怎麼學好語文
初一孩子應該怎麼學好英語
一年級學生應該怎麼學好拼音
初一英語應該怎麼學
初中學生應該怎麼學好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