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化面積最大的城市是哪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美好的家園是需要考大家共同來創造的,美好綠化的城市離不開每一個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綠化面積最大的城市,希望你們喜歡。

  城市綠化覆蓋率排名前十

  新餘、北京、珠海、邯鄲、秦皇島、黃山、嘉興、湖州、本溪、威海

  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排名前十

  珠海、廈門、黃山、海口、三亞、萍鄉、汕頭、宜春、梅州、河源

  城市綠地面積排名前十

  廣州、上海、深圳、南京、北京、重慶、南寧、東莞、瀋陽、烏魯木齊

  城市人均用水量排名前十

  德州、榆林、曲靖、贛州、漢中、安順、宜春、內江、衡水、保定

  城市綠化的相關指標

  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是指一個城市的公園綠地總面與總人口之比。

  2、城市綠地率它是城市綠地的總和與城市總用地面積之比。居住區綠地率是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用來描述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對公共綠地最小的要求是寬度不小於8米,面積不小於400平方米,該用地範圍內的綠化地面積不少於總面積的70%, 且至少1/3的綠地面積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綠地在計算時距建築外牆1.5米和道路邊線1米以內的用地,不得進入綠化用地。在房地產開發中,政府有規定這是這個指標,一般是不少於30%。

  3、城市綠化覆蓋率是指城市綠化覆蓋總面積與城市總用地面積之比。

  而綠化覆蓋率則要求就沒有那麼嚴格,只要有一塊草皮就算。所以開發商喜歡用“綠化率”這個名詞。

  全國綠化單位:山東新東方園林綠化公司全國綠化設計單位:綠建景觀

  銀杏在城市綠化中的作用

  銀杏樹的大規模綠化推廣優勢很多,不僅樹葉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而且銀杏果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在實際的綠化苗木中,以雄樹為多。

  城市綠地分類

  城市綠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為主要存在形態的城市用地。主要內容為:城市建設用地範圍內用於綠化的土地;城市建設用地之外,對城市生態、景觀和居民休息起作用,綠化環境好的區域。

  1.公共綠地:市區縣級各級公園、植物園、動物園、陵園、小遊園、街道廣場綠地等。

  2.居住區綠地:居住區內除居住區公園以外的其他綠地。

  3.單位附屬綠地: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所屬綠地。

  4.防護綠地:用於城市環境、衛生安全、防災目的的綠帶綠地。

  5.生產綠地:為城市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花圃等。

  6.風景林地:具有一定景觀價值,在城市整個風景環境起一定作用的林地。

  其中:1~5項綠地參加城市用地平衡。

  城市綠化的主要作用

  補充空氣中的氧。成年人一晝夜需要消耗0.75千克的氧氣、排出 0.9千克的二氧化碳。不少工廠也往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大氣中的氧氣要及時補充,二氧化碳要不斷排除以維持空氣的正常組成成分。綠化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為人類處理掉近千億噸的二氧化碳。空氣中有60%的氧氣是由森林、綠地製造的。

  吸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許多植物具有較強的吸收過濾大氣中有害氣體的能力。如綠化能有效地減少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合物,從而減少大氣中臭氧的發生量和防止光化學煙霧的形成;柳杉、梧桐、泡桐、柑橘能吸收二氧化碳;刺槐、檜柏、女貞、向日葵等能吸收氟化氫;槐、銀樺、懸鈴木等能吸收氯和氯化氫;夾竹桃、桑、棕櫚能吸收汞;鐵樹、美洲槭能吸收大氣中苯、醛、酮、醇、醚等等。此外,有些樹的葉子還能吸收大氣中的鉛、鎘和砷。

  防塵。植物的葉面和莖的表面有的生著絨毛,有的能分泌粘液或油脂。因此能攔截、過濾、吸附或粘著懸浮於大氣中的各種顆粒物。據統計,在綠化好的地區,大氣含顆粒物的量比非綠化地區大氣的含顆粒物量少50~70%。吸滯顆粒物的植物經雨雪水沖洗後,還可以恢復其吸塵能力。草地也有防塵的作用,草本身不但能固定地皮表面的土壤,而且能防止二次揚塵現象。草地是個不平滑的、粗糙的表面,故還能使近地面氣流中的顆粒物停滯在草地上。

  防風。綠化是防風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別是茂密的森林,其防風作用更明顯。因樹幹、樹枝和樹葉都能阻擋氣流前進,所以氣流通過森林後速度會減慢。其減弱的程度與樹木的高矮、數量與樹木的品種以及森林的寬度有關。例如,氣流通過120~240米寬的森林時,風速幾乎可減到零,故植樹造林已成為重要的防風措施。

  減噪。聲音在空曠的地區以300米/秒的速度向四周傳播。遇到植物的阻礙時,立即由直線傳播變為分散式傳播,其強度變弱。測定結果證明,一箇中等度的森林能使噪聲的強度減少10~13分貝,茂密森林可減少18~20分貝,通常的街心花園也能使噪聲減少4~7分貝。故樹木與植物能起到隔音牆與消聲器的作用。馬路兩旁及住宅的周圍多栽植喬、灌木能極有效地防噪聲汙染。

  滅菌。不少植物不僅能分泌粘液滯留空氣中的細菌,有些植物還能釋放出具有殺菌作用的植物殺菌素,所以多種植樹木和花草可以減少藉助於空氣傳播的某些疾病。

  改善地區微小氣候。植物通過阻擋太陽輻射,調節氣溫與溫度來改善微小氣候。茂密的樹冠能阻擋太陽的輻射,同時部分陽光可被樹木和其他植物吸收和反射,從而使通過樹葉間隙透入地面的陽光明顯減少,一般只透過 5~40%。綠化地區的太陽輻射溫度比非綠化地區降低14%左右,這樣便減少了炎熱程度和嚴重的日晒現象。

  各種植物,特別是樹木有蒸發水分的功能。當綠葉表面蒸發水分時,需吸收空氣中的熱量,故一般森林中的氣溫比城市內低3~5℃。冬季晝間,綠化地帶的樹枝和樹葉吸收了太陽的熱量,在晚間將熱量放出,所以冬季森林地區的氣溫比非森林地帶的溫度高0.5~1℃。綠化有使冬暖夏涼的調節作用。

  植物,尤其是闊葉樹,在生長過程中,每晝夜可蒸發大量水分。通常在森林地區大氣的溼度比非森林地帶高7~14%。

  淨化水質。樹木有吸收水中溶解物質的作用。試驗證明,有色、有味、混濁和含細菌的汙水流過森林後,水的色度降低,異味減弱或消失,透明度升高,細菌的含量明顯減少。結果大大減輕了汙水對環境的汙染。

  保持地面乾燥。沼澤地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帶,地面往往十分潮溼。地面潮溼的環境對健康不利。樹木具有極強的吸取地下水分和含蓄水分的能力,因此,植樹造林已成為保持地面乾燥的有效措施。


中國近代最大的漢奸
中國最大的圖書館
相關知識
中國綠化面積最大的城市是哪個
世界上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是哪些
世界上建成面積最大的城市是哪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哪個高原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城市是什麼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宮殿是哪個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哪個平原
世介面積最大的學校是哪個
世界最大的城市是哪個國家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哪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