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成功案例分享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電商是指以資訊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

  傳統行業結合微信微博等新興的工具轉型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的浪潮已經勢不可擋。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所安裝的APP,總體來說,99%實用性不強,粘性不夠高,開啟率低,一旦升級就遭遇就有被解除安裝的風險。微信5.0的推出給傳統企業提供了一個契機,開發安居客這個帳號的時候,安居客副總裁蒯佳琪告訴團隊,要注重結合微信平臺的私密互動性、移動性和安居客本身的房產屬性,帶給使用者更加個性化的貼身服務。由此,微信5.0上線後,聚合了“***房產***百科、活動***看房、團購***、找房”三大功能,為各個不同需求的找房使用者提供一站式全景微服務。

  我們身邊有很多需要買房子的人,時常會遇到一些政策、貸款和戶口之類的問題,上網查詢耗時耗力眾說紛紜,都不知道要聽誰的才好;想找個專家問問有沒有渠道。所以,在設定“百科”這個功能時,安居客羅列了使用者最關心的房產問題,包括貸款、戶口問題等,另外,當用戶遇到具體問題時,有房產專家團隊線上為使用者服務,及時並權威的為使用者解答疑問。

  新房看房團一直是安居客的拳頭產品,這個功能為使用者提供整個安居客看房活動過程中大到報名、評價,小到午餐提醒,無微不至的服務與互動。再也不用那些冗雜的宣傳單,只要掃一掃,加入安居客房產助手,就可以獲得一部看房神器。同時,不定期的推出一些線上遊戲,使用者可以參與並互動。

  作為專業的找房服務賬號,安居客的“找房”功能打通了Touch Web,新房、二手房、租房房源均可線上同步查詢。打通Touch web節省了使用者訪問網站的流量。同時,支援直接輸入關鍵字搜尋房源,以及傳送地理位置檢視附件房源的功能。這一功能大大縮減了尋找房源的繁瑣過程,通過簡單的定位,自動為使用者篩選需要的房源並推薦。

  可以說,這款微信服務賬號在一定程度上為使用者擺脫了PC的束縛,超越了同類的微信帳號甚至一般的APP。真正達到包含找房、看房、各類房產相關知識的一站式服務。

  2:

  迷糊的代工廠

  羅馬仕的雷桂斌是一個做了十年筆記本電池的代工廠老闆,眾所周知,從2010年開始,筆記本出貨量下滑,平板電腦和手機對筆記本的取代趨勢很明顯,老雷做了十年筆記本電池總算做到了這個小細分領域的世界冠軍,但是,這個產業“日薄西山”了。

  老雷受夠了代工廠的辛苦,狠下一條心,一定要轉型,做自己的品牌。

  問題是,怎麼轉?

  跟其他代工廠一樣把自己的產品放到網上去賣?是淘寶上賣還是天貓上?是做自己的官網B2C還是去京東?要不要找個團隊做渠道做品牌?或者策劃什麼事件引爆一下下?

  太糾結了,方向太多了,選哪一個?

  正當老雷覺得心裡沒底的時候,他的一個朋友建議他去學習學習,尋找一下電商的感覺。

  果不其然,老雷收穫很大:

  一個是韓都衣舍的買手製培養過程和思想,這對後來老雷的渠道與品牌佈局,很有影響,我待會再說。

  另一個就是派代創始人邢孔育明確告訴老雷,就做天貓,“你這種轉型必須藉助天貓,所以你別想那麼多了,這種背後有工廠優勢的企業,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勢,別到處折騰了。”

  老雷這下想明白了,電商這事雖然看似高深莫測,但在開始階段必須聚焦一點,所以立馬把所有精力、所有目標設定為天貓開店。

  傳統企業出身的老闆們,不缺實戰,不缺經營,但就是需要“過來人”能把電商這個事兒給講明白,才能從思想上徹底轉變。

  但是,光老闆想明白還不行,公司高管都要明白,否則大家溝通不在同一個頻道,執行不下去。比如老雷回去後,跟總經理***老雷的弟弟***溝通電商佈局,卻很難達成共識,後來直接送老弟也去總裁班學了一圈,大家再溝通的時候,就順暢多了,老雷的佈局也可以貫徹了。

  把目標放簡單

  老雷是代工廠出身,對電商渠道選擇的迷茫有情可原,要知道,2011年、2012年的時候,大家對上淘寶、做B2C、上京東、開線下店等各種渠道認識,紛紛擾擾很是模糊,但是在產品上,老雷一點都不模糊,他對於自己將要做的產品方向的選擇,很清晰。

  自己是做筆記本電池出身的,轉型做移動電源,技術難度不大,難的是什麼?

  第一,我要做幾個?

  第二,我要做成什麼樣?

  這兩個問題,最能反映你在這個領域的決心!

  國內的移動電源是一個特別浮誇的市場,虛標容量***五千毫安的,能標10000多***的咱就不說了,很多山寨廠家把各個模組一組裝,弄出幾十個型號就開賣了。

  為數不多的幾個企業在堅持著原則,但走的是高價路線,目的就是要區別山寨產品。

  老雷覺得,自己的機會就在這兒。我既要把產品做實,又要把價格降下來,跟山寨品相比,我最耐用;跟知名品牌比,我就要便宜;同時,依託自己筆記本電池的優勢,做出一個既能給筆記本充電又能給手機、平板電腦充電的產品,還能用於車充。

  我在之前文章中曾經提到,品牌首先要選定價值——你準備給消費者提供什麼?羅馬仕的老雷就選定了這一明確的價值。

  跟別人不同的是,他沒有立刻拿出產品去賣,而是默默的研發了一年半,直到2013年3月才上市。

  為什麼?要知道移動電源市場可能也就火幾年,有必要這麼費勁研發嗎?很多同行也不瞭解,覺得很奇怪。

  其實這個領域雖然沒有技術含量,但化學轉電能這種技術還是有很多細節可以打磨的,充電的時候不能發熱,否則影響壽命。

  而背後的故事也很老套***所以我不描述故事的情節,而只是分析背後選擇的思路歷程***,就是老雷大部分時間一直潛心打磨產品,做出幾十個型號,然後分批實驗銷售效果和市場調研,最後,只選定一款推出來***現在又陸續推出幾款,但一開始,只選一款***。

  他不是選擇細分市場,做差異化的型號,而是選擇主流市場,所以這一款產品要選擇極簡風格,跟蘋果一樣。

  但是,在價格上,毫不留情降價,打超值概念,遠遠超過客戶對移動電源的期望。當時整個行業裡面類似的產品價格是128,他們一來就賣到99,直接砍掉1/4,很多同行降到99,他們又降到69,“69已經是成本價,69我工廠出貨已經賺了一點點,零售我可以不賺錢,但你能跟嗎?”老雷對自己的成本控制很自信。***69元的產品每個月銷售30多萬個***

  推出的第一個月賣了一萬多個,2013年雙十一一天賣了30多萬個,超過兩千萬的銷售額,整個3C類目排名第一,到今年三月份,整整一年了,銷售額接近五個億,無論是淘寶還是京東,全網第一。

  成為類目第一之後,各種資源就傾斜過來了,這個時候,你再豐富產品,拿出利潤款,水到渠成,這就是老雷用了接近兩年的時間,打磨產品帶來的基礎競爭力。

  說到這裡,應該可以迴應開頭的意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小米模式”?看慣了營銷流行榜起起落落的人,對那些包裝出來的概念應該有一定的鑑別力。拋開一個又一個撲朔迷離的、高大上的名詞,其實小米成功模式的總結只有兩條:

  第一,一開始專注打磨一款產品;

  第二,毫不留情的價格戰!

  你看,小米就是用粉絲營銷包裝起來的價格戰,要是雷軍就說自己是打價格戰的,那完蛋了,2013年度經濟人物,絕不會給他。

  這兩點看起來很掉價,卻很本質,也很管用!

  只是當初老雷定這個思路的時候,“小米模式”還沒出來,那個時候,小米還在和周鴻禕對掐,等到小米成功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和雷軍用了同樣的路數。

  很顯然,你做的型號越多,你開發的成本越大,你就不能有規模優勢。工廠最重要的就是規模效應對整個供應鏈帶來的價值。

  但是,老雷比雷軍***才發現,兩個人都姓雷,莫非姓雷的都喜歡這個模式?這個發現好“雷”人***有一個優勢,他們供應鏈反應極快,若是今天投料,明天中午成品就做出來了,下午就發走了,幾乎O庫存。這就是代工廠的“快速”規模化能力,但是,這個能力只有在產品型號簡單的背景下才能實現。

  這一節開頭的問題,為什麼那麼重要?也在這裡,你的營銷模式和你的供應鏈能力是需要匹配的,這樣才能在全鏈條上疊加勢能。

  風險也很大

  儘管我把過程輕描淡寫,但老雷其實並不輕鬆,一是源於電商變化太快,比如騰訊和阿里的O2O之爭,說不定羅馬仕也要考慮O2O的佈局了呢,所以老雷每次去派代複訓,都不斷跟圈裡人打聽電商界的變化。

  這個時代,最怕的就是昨天的成功經驗,往往就是明天的絆腳石,所以老雷只做線上,也不安全。

  何況,老雷所處的移動電源行業被大家長期看淡,這個行業還能火多久?居然花費這麼多的實踐打磨產品,萬一,一兩年之後,這個產業跟筆記本電池一樣日薄西山了,老雷豈不是很吃虧?

  這就要提到剛才說的買手製了,給了老雷很多啟發。

  筆記本電池,他做到了世界冠軍;轉型移動電源,一年就做到國內全網冠軍;那麼自己這些年打造出來的究竟是產品生產能力還是產品塑造能力?

  這有著最本質的不同,因為選擇的方向不同,意味著自己企業的體制究竟是一直做生產工廠還是做產品平臺?

  老雷之所以很欣賞韓都衣舍,就是感覺這個企業的買手製其實是產品平臺、品牌平臺,這樣的企業是在市場上最有活力的。

  自己所在3C配件領域,其實也有這樣的機會做產品平臺,也就是渠道品牌,做3C配件的屈臣氏,有何不可?

  用打造羅馬仕的精神打造一個又一個3C配件,最後成為一個高品質的渠道品牌,自己的轉型才有意義,否則從筆記本電池到移動電源,這都是階段性競爭力,做到冠軍又怎樣?還不是說沒就沒,就跟諾基亞似的。

  這才是轉型的最終目的,你有這樣的決心之後,才會從頭倒推自己的體制,重新組合一批具有產品精神的產品經理,聚在一起,這才是更有意義的事兒。

  而這件事,老雷打算用十年去做,所以去年一年的這點成績,他拜託我,不要寫的太厲害,他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電商的成功案例
電話營銷成功案例
相關知識
電商成功案例分享
減肥成功案例分享推薦
減肥成功案例分享
農產品電商成功案例有哪些
茶葉電商成功案例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分享
店長成功案例分享
餐飲電商成功案例
電商成功案例
微信品牌推廣成功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