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資產證券化案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銀行資產證券化是指銀行將缺乏流動性但具有未來現金流量的信貸資產,通過結構性重組,轉變為可以在金融市場上流通的證券以融通資金的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為了擴大市場份額,GMAC開展了龐大的低利率分期付款活動,並以發行公司債券的方式支援銷售公司向消費者提供的消費貸款。在1986年前,GMAC在資本市場的融資額高達266億美元,其中債券形式的融資為178億美元。GMAC也曾6次運用債券方式,共出售了88億美元的汽車應收賬款,但是所有這些應收賬款都是採用過手證券的方式進行的。儘管GMAC應收賬款違約的概率不到1%,過手證券的信用風險基本上沒有,但是證券的投資者須承擔汽車消費者提前還款的風險。1984年美國利率達到戰後的最高水平後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投資者再投資時往往蒙受很大的利率下降風險,這種證券結構不利於GMAC應收賬款證券化的進一步發展。

  1986年秋,GMAC分期付款促銷活動掀起一個高潮,為了吸引投資者,同時也為了避免債務組合多元化導致的信用風險,GMAC決定採用一種新的結構——資產支援證券來出售40億美元的汽車應收賬款。

  篇2:

  9月3日,漢口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規模為20.1195億元的信貸資產支援證券。渤海銀行也於近日釋出公告,即將於9月10日發行的信貸資產支援證券規模為36.7197億元。

  今年以來,銀行信貸資產支援證券呈密集發行趨勢,已有浦發銀行***、江蘇銀行、順德農商行等多家商業銀行加入了發行隊伍。業界人士分析,參與機構的擴大以及基礎資產池種類的增多,是新一輪信貸資產證券化擴容的典型特徵,其在盤活銀行信貸資產、緩解流動性壓力上的多重效應正在顯現。

  “當前信貸資產證券化正在第三輪試點中,有望進入常態化的發展軌道。”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記者表示,對銀行而言,信貸資產證券化相當於將部分資產“表外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資產,那麼銀行融資以補充資本的壓力就會減輕。

  在一些銀行的資產支援證券基礎資產池中,貸款期限比較長,比如3至5年,對銀行來講這是很長的資金佔用,可能會帶來很多的風險。尤其是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銀行的存款利率在升高,而且穩定性在下降,這意味著銀行存款成本越來越高,期限越來越短,如果在資產端匹配的是長期流動性較低的貸款的話,會帶來流動性方面的壓力。因此,發行信貸資產支援證券能夠加快銀行資產的流動性。

  值得關注的是,在信貸資產支援證券發行節奏加快的同時,不少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的步伐同樣加快,僅8月份就有農行、建行、中信等多家銀行完成發行。有分析認為,雖然16家上市銀行中報披露的銀行資本充足率普遍較高,但是隨著對影子銀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監管的加強,將來這部分業務將逐漸“回表”,加之中報披露後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普遍上升,多家銀行的不良率超過1%,銀行客觀上有補充資本以提高撥備覆蓋率的需要。

  曾剛認為,從滿足資本充足率的角度來講,信貸資產證券化是在降低銀行風險資產的規模,發行二級資本債則是為了增加資本,一個是減少分母,一個是擴大分子,有利於銀行提高資金流轉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的狀況。

  篇3:

  2005年我國曾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然而,在2007年第二批額度用完之時,恰逢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國內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戛然而止。去年5月17日,央行、銀監會和財政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重啟信貸資產證券化。而今年8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把新一輪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推到了前臺。

  一系列表態得到了銀行機構的積極反響,除了工商貸款、住房、汽車貸款這些較為穩定的信貸資產在做證券化試點外,以信用卡應收賬款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產品也在蠢蠢欲動。

  作為一種典型的應收賬款證券化的產品,其主要參與者為發起人***即應收賬款出售方,平安銀行***、服務商***平安銀行***、原始債務人***持卡人***、發行人***中建投信託產品***、財務顧問***陸家嘴金融資產交易所***和投資者等。以上機構在資產證券化市場中各自有著不同的作用。特別要關注的是SPV是信託機構的建立的信託產品,是一個以應收賬款證券化為唯一目的的信託實體,只從事單一的業務:購買證券化應收賬款,整合應收權益,並以此為擔保發行證券。它在法律上完全獨立於原始資產持有人,不受發起人破產與否的影響,其全部收入來自應收賬款支援證券的發行。信託機構則通過特設託收賬戶對證券化的應收賬款進行催收和管理,並根據證券化的委託協議負責向投資者清償本金和利息。

  不過,該產品相對較低的收益率也為人所詬病。平安銀行的這款類ABS產品資金門檻100萬,而收益率僅在7%-7.5%。普益財富資料顯示,9月的第一個星期,信託公司共發行了28款產品,平均期限為23.89個月,環比延長2.29個月。其中,12個月、24個月、30個月平均最高預期收益率分別為8.96%、9.79%、10.20%。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100萬起步的集合信託,一般收益率水平在8.5%~11%左右。

  顯而易見的是,平安銀行給出的收益率很難有吸引力,當下各家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已經不低,5%以上的產品就有很多可以選擇,更不要說外資銀行推出的相對風險高一些的產品,收益率8%早已不稀奇。低於同期限信託產品收益率水平,有業內人士擔憂其需求或將受抑。

  篇4:

  阿里巴巴的資產證券化已經報到中國證監會審批,這將是中國第一例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貸款證券化,對中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亦具有榜樣意義。

  京東、蘇寧、騰訊等電商企業,也已經或者正準備進入小額貸款領域,阿里巴巴的資產證券化無疑為這些企業同樣存在的貸款資金來源問題,率先探了一條路。而電商企業的小額貸款,是提供給電商平臺上的小微企業和網商個人創業者。因此,資產證券化成了解決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融資難的有效手段,是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有效方式。

  阿里巴巴的三個平臺,阿里巴巴***B2B***、淘寶***C2C***、天貓[微博]***B2C***,商戶絕大多數都是小微企業甚至個人,這些客戶基本上都得不到傳統金融的貸款支援,發展受到資金約束,進而也約束了平臺提供商阿里巴巴集團的發展。也正因此,三年前,阿里巴巴掌門人馬雲[微博]就公開說:“如果銀行不改變,阿里將改變銀行。”

  2010年和2011年,浙江阿里小貸和重慶阿里小貸公司分別成立。這兩家小貸公司為阿里平臺上的無法在傳統金融渠道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和網商個人創業者提供“金額小、期限短、隨借隨還”的純信用小額貸款服務。

  儘管這些信用貸款相對於傳統銀行貸款沒有抵押,但憑藉阿里平臺的歷史交易資料判斷客戶信用狀況,壞賬率低於銀行業平均壞賬率。藉此,阿里巴巴的“平臺、金融、資料”三大業務形成了良性互動。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了大量歷史交易資料,而這些資料又給金融業務提供了足夠的貸款物件資訊,而對於融資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而言,阿里的小貸業務又進一步吸引其成為阿里電子商務平臺的客戶。

銀行業敬老服務案例
成功的企業案例都有哪一些
相關知識
銀行資產證券化案例
試論銀行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會計處理方式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資產證券化分析
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資產證券化成功案例3個
淺談企業資產證券化的監管現狀和資訊披露
淺析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法律規制現狀分析及改革建議論文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
我國資產證券化交易中發起人轉讓資產的所得稅問題初探論文
淺談資產證券化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