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學習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隨著網路的發展,資訊的傳播越來越快捷,同時也給病毒的傳播帶來便利,網際網路的普及使病毒在一夜之間傳遍全球成為可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計算機網路給人們帶來了多方面的資訊,它具有及時性、豐富性、廣泛性等特點,讀淺析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範心得體會。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網路快速發展的同時,計算機病毒也隨之產生了。當今,網路上的病毒正在肆虐,病毒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而且給人們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因此,我們需要掌握基本的網路安全技術和防範病毒的常識,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

  最近我讀了一篇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範的文章《淺析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範》,對我深受啟發,覺得計算機網路安全還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掌握必須防範的技術。

  文章首先講清楚了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網路安全就是為資料處理系統建立和採取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資料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洩漏。接著講計算機網路安全面臨的威脅,分別從自然災害、網路軟體的漏洞和“後門”、黑客的威脅和攻擊、計算機病毒、垃圾郵件和間諜軟體、計算機犯罪這六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讓我從多個層面瞭解到計算機病毒給我們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和威脅。有些因素對我們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這需要我們更進一步清新的認識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和傳播方式,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最後作者把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策略作了重要講解。計算機網路安全從技術上來說,主要由防火牆、防病毒、入侵檢測等多個安全元件組成,一個單獨的元件無法確保網路資訊的安全性。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防火牆技術、資料加密技術、訪問控制、防禦病毒技術等。在加密技術中,我瞭解到了共有二種方法加密,一是私匙加密,一種是公匙加密。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病毒也在不斷的更新,計算機病毒也編寫得越來越複雜,它是對計算機資訊系統構成極大的威脅,在病毒防範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軟體,從功能上可以分為網路防病毒軟體和單機防病毒軟體。這兩種軟體是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需求所開發的,有不同的防範作用。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我感受頗深。作為計算機網管員,網路安全是個重要的任務,確保在整個區域網中的資訊保安、資料不受威脅,這是對網管的技術考驗和知識檢測。我認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掌握最新的計算機病毒資訊和計算機傳播的途徑及方式,通過先進防範病毒的軟體來保護計算機網路的安全。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網路系統,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路安全防護技術也必然隨著網路應用的不斷髮展而發展。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掌握了安全防範技術和增強了網路安全防範意識並隨之不斷的更新,那麼計算機病毒也就無機可乘,無縫可鑽了。

  篇2

  我所指導的兩個研究性課題分別為:《公路交通的發展與現狀》和《計算機病毒防範及黑客入侵防範》。兩個的研究成果都是課件形式,我覺得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角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更應是學習共同體中的參與者與幫促者。在研究性學習的不同階段,教師的角色表現和輔導策略也相應不同。對於《公路交通的發展與現狀》這一課題,我主要是在課件製作上進行指導,而《計算機病毒防範及黑客入侵防範》這一課題,在知識上和課件製作上給予學生指導。

  雖然研究性學習的開展要花去學生大量的時間,又要耗費教師一定的精力,但是通過研究性學習,是領導和教師的思想意識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更堅定了實施素質教育的信心和決心;通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拓展了視野,學會了自我教育、主動學習,更增強了自信心;通過研究性學習,是全體教師都積極參與教改,探索新的教法和學法,學校的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因為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它真正激發了我們內心的求知慾;而且它最大的魅力就是與傳統課堂教學的學習模式不同,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而是主動出擊;不再被成天禁錮在教室裡,而是親身走入社會,走入現實生活;不是以封閉的考試卷來論學生的成敗,而是以全新的學習、探索和研究過程來綜合評價。在這裡理論與實踐的親合度大大增加,還滿足了學生渴望走入社會生活的願望。

  一.知識背景的準備階段

  由於我們教師和學生長期處在傳統課程的教與學方式之中,對研究性學習既無感性認識,又無理性認同,要啟動這一全新的課程,知識背景的準備和鋪墊非常必要。在研究性學習中我們教師和學生一樣,都需要提前學習、參考和借鑑其他資料和資訊,為實施課程指導做了理論的準備和鋪墊,使教師在一個相對較高層次上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隨著資訊科技在教育中不斷深入運用,人們對教育資訊科技特點作用的認識逐步深入,“資訊科技不是外在於人思想活動的單純工具,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接表達”。學生在

  二、優化教學情景,誘發研究動機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引起的,學生的學習和研究也是如此。在教學情景中,一定要有推動個人去達到認識目的的動機,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識與技能的動機。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教學方式只能夠讓學生死板的接受知識,無法使學生產生積極探索的求知慾望,並且還會使學生感到知識灌輸的乏味,產生厭學情緒,更不可能推動學生開展課題研究的動機。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若能緊密結合化學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學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與生產生活實際密切關聯的化學問題,積極創設開放的教學情景,將會誘發學生的探索研究動機,從而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課題研究與探索。

  三、尊重學生個性,鼓勵超越創新

  在學生的研究性課題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能動性的創造與學習主體,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物件,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對於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所選擇的方法和途徑,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不要認為學生的方案設計與教師所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合理的、錯誤的,不要把學生在嘗試中的失敗看得一無是處而全盤否定。相反,如果要求學生完全照搬教師,一味的模仿教師,結果只能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達不到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因此,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大膽的超越創新。教師要留給學生廣泛的思維空間,不要強求學生完全按照教材、資料或教師預定的方案進行研究和學習,要放手讓學生自己選題、自行設計、自主研究、自由創造。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去考慮問題。讓學生在獨立設計的研究探索中嘗試失敗,使他們感受科學道路的艱辛,並從失敗中總結教訓、調整方法,最終取得成功。在《計算機病毒防範及黑客入侵防範》這一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由於學生知識的侷限性,也出現了很多不合理的或錯誤的想法和設計,走了許多彎路。但是,正是通過一次次的嘗試、失敗,才使學生能夠及時的調整方法、改進方案,最終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重視探究過程,感悟創新苦樂

  中學生在研究性課題中所要達到的目的,不是象科學研究工作者那樣去做出巨大的發明和發現。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在研究性課題中的活動僅僅屬於一種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新問題、新知識的發現,一種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而科學家發現和解決的卻常常是人類從來沒有發現或未曾解決的新問題、新事物。中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實際上僅僅是要像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那樣來進行學習,其本質是對科學研究的模仿或模擬,是“像”而不是“就是”科學研究活動。真正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在自由活動中求發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創造。有利於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

  研究性學習的目的,還不只是在於結果。能得出一個頗有價值的研究結論固然很好,但對於學生學習而言,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過程中開闊眼界、拓展思路、關注現實、發展個性、培養能力。重視“過程”的親歷和體會,讓學生在探索研究的過程中體驗創造的艱苦和成功的歡樂,本身就是一種收穫。無論課題研究的結果怎樣,過程本身就已經使學生受益頗豐!有這個參與的過程和沒有這個過程,絕對是不一樣的。

  學生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為了解決問題主動地、如飢似渴地閱讀參考書、查詢資料、蒐集資料資訊,獲取新知識,甚至廢寢忘食地在實驗室度過節假日,對於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是一種很好的鍛鍊。通過活動還能夠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情感體驗,逐步形成一種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通過研究過程的表述與展示過程,獲得鍛鍊自我能力的機會,使學生更具有現代綜合型人才的特質。

  五、滲透科學方法,全面提高素質

  在研究性課題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很好地滲透科學方法,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研究的方法並不神祕,讓學生試著做些研究,在研究中體會科學探索的一般原則和基本手段。學生會明白:其實,好多事情只要自己動手做一做,都不是所想象的那麼困難,科學研究也是如此。

  學生通過課題研究這種學習方式,學會了歸納總結、類比推理、資料蒐集與整理、最佳方法或最佳途徑的選擇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認識到科學研究既會成功,也會遭遇失敗,必須做到不驕不躁、沉著冷靜,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與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科學研究。

  研究性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種學習觀。作為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建立在現代學習理論基礎上的科學學習觀,它反對被動地接受、繼承、記憶知識,主張學生主動地理解、應用、探索、創新知識,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通常說的、在實踐中實施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是指作為學習方式的研究性學習,它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其設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

  改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差的現狀,開展研究性學習是良方。近年來,基礎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效益不高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改變這一現象最根本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使學生學會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學習,這是目前國際課程改革的一種新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並不僅僅針對學生而言,它將在教育領域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涉及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也涉及校長辦學思想的轉變、學校管理模式的轉變。正如專家所言,這種學習對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教師將失去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權威和壟斷,教師第一次處於被學生選擇的地位,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

  總之,課題研究這種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實踐與活動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學習和工作能力。在探索研究的鍛鍊中,逐步形成學生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於記憶、理解的立足於接受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逐步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並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從而有利於學生終身學習,有利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 研究性學習對傳統教育提出了挑戰,每一位教師都應當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具有一專多能、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具有指導學生進行研究的能力。

  篇3

  隨著網路的發展,資訊的傳播越來越快捷,同時也給病毒的傳播帶來便利,網際網路的普及使病毒在一夜之間傳遍全球成為可能。現在,幾乎每一位電腦使用者都有過被病毒感染的經歷。經歷過病毒入侵,檔案丟失,系統損壞的使用者,都會意識到病毒的危害性,也有了防範病毒的意識,可究竟怎麼防病毒呢?我發現大家在這方面的理解還有誤區。

  首先,防病毒軟體不是萬能的。很多人認為,只要裝上了防病毒軟體,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這是錯誤的。現在的病毒普通的利用系統的漏洞進行攻擊,通過大範圍的網路地址掃描,將自己傳播。那麼,如何才能有效的保護系統不受病毒感染呢?關鍵是及時給系統打上補丁。系統的補丁會將病毒利用的後門堵死,將病毒拒絕在系統之外,有效的保護系統。設定電腦密碼。

  有了系統補丁和安全的密碼,這樣的系統基本上是安全的,但還不是100%的安全。防毒軟體還是要安裝的,它可以幫助你防範那些郵件和網頁中的病毒,以及你從網上下載的或和朋友交流的檔案中的病毒。同時,防毒軟體還能夠及早的發現病毒,保護你的檔案不被病毒感染。

  要想有效的防範病毒,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及時給系統打上補丁,設定一個安全的密碼。

  2、安裝防毒軟體。如果你的機器上沒有安裝病毒防護軟體,你最好還是安裝一個。如果你是一個家庭或者個人使用者,下載任何一個排名最佳的程式都相當容易,而且可以按照安裝嚮導進行操作。如果你在一個網路中,首先諮詢你的網路管理員。 ***電腦入門到精通網

  3、定期掃描你的系統如果你剛好是第一次啟動防病毒軟體,最好讓它掃描一下你的整個系統。乾淨並且無病毒問題地啟動你的電腦是很好的一件事情。通常,防病毒程都能夠設定成在計算機每次啟動時掃描系統或者在定期計劃的基礎上執行。一些程式還可以在你連線到網際網路上時在後臺掃描系統。定期掃描系統是否感染有病毒,最好成為你的習慣。

  4、更新你的防病毒軟體 既然你安裝了病毒防護軟體,就應該確保它是最 新的。一些防病毒程式帶有自動連線到網際網路上,並且只要軟體廠商發現了一種新的威脅就會新增新的病毒探測程式碼的功能。你還可以在此掃描系統查詢最新的安全更新檔案。

  5、不要亂點選連結和下載軟體,特別是那些網站的含有明顯錯誤的網頁.如需要下載軟體,請到正規官方網站上下載.

  6、不要訪問無名和不熟悉的網站,防止受到惡意程式碼攻擊或是惡意篡改登錄檔和IE主頁.

  7、不要陌生人和不熟悉的網友聊天,特別是那些QQ病毒攜帶者,因為他們不時自動傳送訊息,這也是其中毒的明顯特徵.

  8、關閉無用的應用程式,因為那些程式對系統往往會構成威脅,同時還會佔用記憶體,降低系統執行速度.

  9、安裝軟體時,切記莫要安裝其攜帶軟體,特別流氓軟體,一旦安裝了,想刪都刪除不了,一般都需要重灌系統才能清除.

  10、不要輕易執行附件中的EXE和COM等可執行程式 這些附件極有可能帶有計算機病毒或是黑客程式,輕易執行,很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結果。對於認識的朋友和陌生人發過來的電子函件中的可執行程式附件都必須檢查,確定無異後才可使用。

  11、不要輕易開啟附件中的文件檔案 對方傳送過來的電子函件及相關附件的文件,首先要用“另存為…”命令***“Save As…”***儲存到本地硬碟,待用查殺計算機病毒軟體檢查無毒後才可以開啟使用。如果用滑鼠直接點選兩下DOC、XLS等附件文件,會自動啟用Word或 Excel,如有附件中有計算機病毒則會立刻傳染;如有“是否啟用巨集”的提示,那絕對不要輕易開啟,否則極有可能傳染上電子函件計算機病毒。

  12、不要直接執行附件 對於副檔名很怪的附件,或者是帶有指令碼檔案如*.VBS、*.SHS等的附件,千萬不要直接開啟,一般可以刪除包含這些附件的電子函件,以保證計算機系統不受計算機病毒的侵害。

  13、郵件設定如果是使用Outlook作為收發電子郵件軟體的話,應當進行一些必要的設定。選擇“工具”選單中的“選項”命令,在“安全”中設定“附件的安全性”為 “高”;在“其他”中按“高階選項”按鈕,按“載入項管理器”按鈕,不選中“伺服器指令碼執行”。最後按“確定”按鈕儲存設定。

  14、慎用預覽功能 如果是使用Outlook Express作為收發電子函件軟體的話,也應當進行一些必要的設定。選擇“工具”選單中的“選項”命令,在“閱讀”中不選中“在預覽窗格中自動顯示新聞郵件”和“自動顯示新聞郵件中的圖片附件”。這樣可以防止有些電子函件計算機病毒利用Outlook Express的預設設定自動執行,破壞系統。

  15、解除安裝Scripting Host 對於使用Windows 98作業系統的計算機,在“控制面板”中的“新增/刪除程式”中選擇檢查一下是否安裝了Windows Scripting Host。如果已經安裝,請解除安裝,並且檢查Windows的安裝目錄下是否存在Wscript.exe檔案,如果存在的話也要刪除。因為有些電子函件計算機病毒就是利用Windows Scripting Host進行破壞的。

  16、警惕傳送出去的郵件對於自己往外傳送的附件,也一定要仔細檢查,確定無毒後,才可傳送。雖然電子函件計算機病毒相當可怕,只要防護得當,還是完全可以避免傳染上計算機病毒的,仍可放心使用。通過以上對蠕蟲病毒的種種描述及其爆發的症狀,相信大家已經對其有了較深的理解。由於蠕蟲病毒是通過網路傳播的,在如今網路高度發達的時期,蠕蟲病毒是防不勝防的,我們只有築好自己電腦上的防火牆和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才能把危害降到最低。
 

計算機跟班學習心得
學習先進典型人物心得體會範文
相關知識
計算機病毒學習心得
計算機硬體學習心得
計算機培訓學習心得感想
計算機課程學習心得總結
計算機個人學習心得以及反思
計算機操作學習心得體會
計算機操作學習心得
計算機應用學習心得
計算機音樂學習心得
計算機跟班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