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論文封面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數學是符號加邏輯,能使用各式各樣的證明技巧來開啟科學大門,是人類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有效開展初中數學教研工作的策略

  目前,學校為了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研工作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的初中得到了有效的開展。然而部分初中學校在開展教研工作的過程中,僅僅進行簡單的教學總結,沒有將教研工作落實到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導致初中數學的教研工作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加強教學研究,有效的指導教學是提高教師實施課程能力,促進專業發展,提高業務素質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們初中數學教研重心要下移,認真落實“以校為本,年級協作、研訓一體”的教研新機制,構建多元立體的教研新模式,以研促教,提高教師教學教研能力,切實做好初中數學年級教研工作。

  一、分析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由於受限於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整體的教學質量並不理想,存在如下問題:一是被傳統教育理念所束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學生作為受眾而成為客體,教學中主要聽從老師的教學安排,影響學生培養獨自學習的能力;二是教學過程中錯誤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喜歡套用書本上的固定模式,統一問題的答案,固定學生的思維,剝奪了學生自我思考發揮的空間,不能因材施教,未曾分析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對接受程度不同的同學統一教學、統一授課,影響學生天賦發揮。

  二、有效開展初中數學教研工作的途徑

  ***一***依託教研網路,開展年級協作教研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數學教研工作,增強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三級教研網路的作用,我們創新了教研工作模式,採取統籌協調、年級主導、學校承辦的方法,把年級協作教研辦成了教研重心下移的一大亮點,實現了年級協作教研製度化。我們依據佈局調整和學校辦學水平,將學校按年級劃分成教研年級,充分發揮校長、基層教研員、骨幹教師作用,每個教研年級每學年由年級牽頭,突出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互動研討交流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加強年級教研交流,多層面開展教研交流。在教研方式上力求突出“三個轉變”,即:文字研究為行動教研,單向活動為互動活動,封閉教研為開放教研。全校上下,以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為主題,組織開展了多項活動。各年級、各片組織有序、過程紮實,大力開展、“同課異構”、教學經驗交流等活動,盤活了年級內優質教育資源,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各年級的教研工作也按計劃有序開展,主要是依據《課堂觀察》設計觀察量表,大力開展“同課異構”、“公開課”、“展示課”等聽課、觀課、議課活動,湧現出了一些初中數學教研示範校。一系列教研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充分說明年級教研、教研活動已經走上正軌,這將對全校初中數學教研工作的進一步加強和教研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二***以多樣的教研活動為載體,逐層打造高效教研團隊

  通過對各級教研活動中表現出色的組員進行表彰,讓其體會成功感;當出研究成果時對整個團隊進行獎勵,重視集體榮譽。讓數學教師意識到每個人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個整體,讓每個人都融入到教研團隊當中,形成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讓每位教師在體現個人自我價值。學校在完善校本教研製度,落實激勵體制,這是構建高效教研團隊的環境基礎,此外,還可以在年級內相互開放教室,利用年級內的教研資源對教師展開聽、評課技術指導,進行多方合作和交流,進而營造出和諧的教研氛圍,聘請年級內優秀教師到學校進行培訓,組內結對,展開反思性教研活動,提升骨幹教師的指導力。由數學教研組全體成員一起總結成功經驗,向年級開放,形成學習共同體,成果共享增強團隊凝聚力。

  ***三***以提升教學水平為目的,積極開展初中數學教育教學視導工作,強化基於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管理

  教學視導是我們教師發展中心多年來開展的一項常規教研活動,每年,每學期我們採取定期和隨機、定向和抽查相結合的辦法,組織對初中數學教師教學常規工作的檢查和視導,通過聽課評課、檢查備課、作業批改、輔導反饋、教學反思情況,全面瞭解教師教學工作狀況。每次調研我們組成由各年級校長、教導主任參加的聯合視導組,開展聯合視導工作,通過觀課、議課,訪談、問卷、交流等方式積極瞭解和掌握學校課程執行情況、制度建設、過程管理、校本研修、評價改革,創優課堂等方面的情況。通過視導及時發現各年級的工作亮點和存在的問題,在視導總結會上,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提出意見和建議,每次視導儘量做到不丟盲點,指導不留死角。每次視導結束後安排專人撰寫視導調研報告下發全校各年級,供學習借鑑,同時為領導工作決策提供依據。

  ***四***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講課、培訓、教學研討學習活動,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

  開展“有效教學”研究課活動。學期初我們制定下發《關於在全校中小學開展有效教學的實施意見》和《關於開展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研究課活動的通知》,“有效教學”研究課第一階段活動在各學校、各年級教研組展開。第二階段活動由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等組成的學科專家組根據評課標準對課堂教學進行量化打分、當堂亮分,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講課結束後,專家組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進行了綜合性評價,並與做課教師、聽課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這些活動的開展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有效教學”的研究課例,是對“有效教學”的大膽實踐和積極探索,對全縣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和教師的專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五***“研培一體”增強年級教研的群體規模效益

  年級教研工作面向的是學生、教師和學校全體,但這些物件之間在觀念和基礎條件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年級教研追求的就是他們的均衡與協調發展。基於此,教研活動的視角重點就應該更為關注薄弱學校與薄弱環節上,將教研與培訓靈活地結合起來,著力培優扶弱,發揮出年級教研的群體效益。制定年級教研活動計劃,目的在於讓教師在群體教研活動環境中得到提高。根據群體動力理論,教師個人的研究活動行為受到年級教研的群體研究環境的正面影響是很大的。教師自覺地與同行、教研人員和優秀教師在活動中進行交流與合作,通過互助,查缺補漏,優勢互補。合理的活動計劃,能發揮出群體優勢,讓問題在活動中解決,讓數學教師群體在教研活動中得到鍛鍊。從年級全域性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各層級教研的計劃,通過年級教研團隊收集彙總各年級教師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典型問題,開展專項的教研活動進行集中解決,讓各參研教師在行動中得到專業發展。

  總之,要認真落實“以校為本,年級協作、研訓一體”的教研新機制,構建多元立體的教研新模式,以研促教,提高教師教學教研能力,切實做強初中數學年級教研工作。力爭使我校初中數學的教研活動能夠更為廣泛、更加紮實有效地開展,幫助更多的一線教師更快的成長。

  >>>下頁帶來更多的

數學方面的畢業論文
數學論文參考文獻
相關知識
數學論文封面範文
學校安全管理的論文方面範文
七年級數學複習計劃範文
2016年數學教研記錄範文3篇
一年級數學工作總結範文
初一數學實習報告範文
小學數學聽課筆記範文
關於數學的求職信範文
小學教師數學工作總結範文精選
五年級上學期數學工作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