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數學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數學史是研究數學科學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簡單地說就是研究數學的歷史。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數學史的教育功能

  摘 要 數學史作為數學學科中的一部分,它不僅揭示了數學知識發展的來源,也揭示了數學學科對於人們發展科學文化知識的巨大作用。數學史的教學已經成為了目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利用數學史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們提高對數學學科學習的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從瞭解數學史的根源開始,主動發現數學學科中的奧祕。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本文從四大方面分析了數學史對於數學教育工作中的功能體現,從而引起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 數學史 教育功能 創新思維 功能體現

  1 數學史的教育功能之一 ——提高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對數學冰冷的美麗產生出火熱的激情。然而,為了提高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僅僅是鼓勵和題海戰術這麼簡單,我們應該採取引導與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青少年時期正是疑問多、想法多的階段,我們應該抓住學生們的這一特點,從解除疑問的角度來引導學生們接受和愛好數學的學習。讓學生們在瞭解數學史的基礎上,深刻記憶數學定義、定理的模型與應用。

  例如: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無理數的概念時,若只是將無理數的概念硬性地傳授給學生,學生們似乎已經記住了無理數的特徵,也能夠正確判斷哪些數是無理數,哪些數不是無理數,然而,這只是課堂中的短暫記憶,無法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無法在學生們的腦子裡留下長久的烙印。因此,我們可以從介紹無理數的歷史發展入手,將生動的無理數來源的歷史背景講授給學生們,引起學生們學習無理數的興趣,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記憶。

  2 數學史的教育功能之二——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的主要功能是應用科學,數學是一種工具,是所有學科中最具前瞻性和科學性的自然科學,從數學知識的本身來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表面來看,學生們在課堂中所接受的是已經由大量科學家所發現和證明了的科學結晶,這些結果的產生是具有強大科學依據的,每一個結晶誕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久遠的歷史故事,它不僅驗證了科學的可靠性,同時也說明了世界奧祕的可知性。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是與新時代接軌的一代,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瞭解學科的表面是不夠的,我們要從數學史的教育抓起,深入探討數學學科的偉大,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應用意識,加大學習數學知識的深度與廣度。

  例如:我國古代名著 《孫子算經》上有這樣一道題:今有雞兔同籠,從上面看有三十五頭,從下面看有九十四足,問籠子裡雞有幾隻?兔有幾隻?這道題對學生來說是十分有趣的,既讓他們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思想,又讓他們感覺到學習的新知識的價值所在;

  又例如:在《九章算術》中記載了一道有趣的數學題:有一個邊長為一丈的正方形水池,在池中央長著一根蘆葦,蘆葦露出水面1尺,若將蘆葦拉到池邊中點處,蘆葦的頂端恰好到達水面。問水有多深?蘆葦有多長?這是一道作為《探索勾股定理》的習題,通過練習,同學們可以在熟練應用勾股定理的同時,體會到勾股定理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再例如:公元三世紀我國數學家趙爽證明了勾股定理的弦圖。老師在課堂上對於這種驗證方法的介紹,可以通過數學知識重組再創造,分析當年數學家趙爽的探索過程,使其證明思路逐漸展現在如今的課堂中,幫助學生們理解與掌握勾股定理的內容與應用。

  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數學史的諸多命題歷史悠久,具有說服力和興趣性,我們在利用數學史知識講授數學課程的時候,既能夠為學生們介紹大量的數學歷史故事,讓學生們深入瞭解數學中各種定理、模型的來源,加深對其的記憶,又能夠擴大學生們的知識面,讓學生們瞭解到數學***下轉第189頁******上接第139頁***學科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從認識歷史、認識科學家、認識世界的角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是現如今加強學生們素質教育的關鍵。

  3 數學史的教育功能之三——提高學生們的數學素養

  對於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應該擁有這門學科的學習精神,數學是一門體現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學科,它融匯了人類智慧的結晶,在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著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前仆後繼,為數學學科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數學史作為數學學科中的一部分,是如今提高學生們的素質、普及數學科學知識、增強個人科學素養的關鍵學科。老師應該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將數學的發展、科學家的成就、每一項成果的來之不易一併傳授給學生們,讓學生們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可貴、數學知識的力量、數學知識的魅力。例如:在浙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的六冊書的閱讀材料中,介紹了法國的笛卡爾、費馬;中國的楊輝;德國的盧道夫等不少歷史上的數學家及其重要成果。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擴大了學生們的知識面,從實際案例中啟發學生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了學生們的數學素養。

  4 數學史的教育功能之四——培養學生們對世界觀的正確認知

  從數學悠久的歷史來看,中國從古至今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數學家,劉徽、祖沖之、祖咂、楊輝、秦九韶、李冶、朱世傑等,他們的數學成就流傳至今,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後代人對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觀念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依據。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上千萬科學家智慧的結晶,是科學的真理體現,是對大千世界正確的認識,它是客觀存在的科學,是唯物主義的認證。因此,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信科學,杜絕唯心主義,擺脫迷信思想,利用數學史的介紹勉勵學生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正確認知,對世界觀的正確理解。

  總之,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從提高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們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們對世界觀的正確認知這四個方面來看是十分重要的。將數學的抽象運算方法融入到數學史的介紹當中,開闊學生們的思路,增強學生們科學知識結構的形成,是目前提高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關鍵。我們要加大力度完善數學教學的模式,增加數學史教學的課程安排,有效實施文化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適當結合,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範良火.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九年級下冊***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3] 李正銀.數學史與數學教育[J].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3.16***3***:98-10.

  [4] 王鵬飛.嘗試錯誤數學教法[J].中學數學參考,1998***7***.

  [5] 高慧明.在暴露思維過程中培養探究能力[J].數學教學通訊,2004***7***.

  [6] 葉莉.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總結的價值和方法.理工,2012***3***.

  篇2

  數學史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與價值

  摘 要: 如今,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對數學史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多方面作用給予了充分認可。本文結合大學數學教學的特點,著重探討了數學史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 數學史 高等數學 教學改革

  1.數學史

  數學史是研究數學概念、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起源與發展,以及其與社會政治、經濟和一般文化的聯絡的一門科學,蘊涵了豐富的數學思想的歷史。它不僅追溯數學內容、思想和方法的演變、發展過程,而且探索影響這種過程的各種因素,以及歷史上數學科學的發展對人類文明所帶來的影響。數學的發展絕不是一帆風順的,數學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受到政治、宗教等各種社會因素的干擾。歷史上無理量的發現,微積分和非歐幾何的創立,乃至費馬大定理的證明,等等,無一不是數學家們經歷了曲折艱難最終探索出來的。因此,數學史研究物件不僅包括具體的數學內容,而且涉及歷史學、哲學、文化學、宗教等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內容,是一門交叉性學科。

  2.數學史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與價值

  我國的數學教學一直注重形式化的演繹數學思維的訓練,而忽視了培養學生對數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思想體系、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的認識。但由於受傳統教學課時和內容上的安排的影響,大學數學的教學往往存在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廣大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會考試”的效果,往往在課堂上只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數學的思想性和趣味性。目前數學史的教育價值也早已被一些學者所認識。2005年在中國召開了“第一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會議”,由此看出,充分發掘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要發展數學史教育首先要提高人們對數學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雖然目前學術界對數學史教育在數學教學的功效引起一定的重視,但這並不夠。數學並不是一些枯燥定理的堆砌,而是人類文明、人類文化高度發展的結晶。

  數學家龐加萊說:“若欲預見數學的將來,正確的方法是研究它的歷史和現狀。”數學史是人類文明給後人留下的路標,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數學史的學習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與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史是數學文化的最佳載體

  傳統的數學教學一般只涉及數學的兩個層面:數學的概念、命題,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現如今,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早已是常識,那麼,我們就應該用較為寬泛的眼光來看數學或數學文化。數學作為人類創造的文化之一,它並不是超文化的。數學課程應適當反映數學的歷史、應用和發展趨勢。數學文化除了數學知識本身,還包括數學對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數學的社會需求,社會發展對數學發展的推動作用,數學科學的思想體系,數學的美學價值,數學家的創新精神,等等。數學史正是數學文化教育的最佳載體。

  ***2***數學史是激發興趣的有效途徑

  幾乎所有學科都強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而數學學科尤為突出,在著名數學家成才規律的探索中,中外學者不約而同地將“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列為第一位要素。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正如愛因斯坦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邏輯思維能力還是自控能力都已經基本發展成熟,且大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內容已經非常注重體系的嚴密性和完整性,學習方式也從中學時期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縱觀數學發展史,許多數學名家並非一開始就是從事數學研究的,很多人是因偶然的機會而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走上了專業化發展道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笛卡爾,從小遊手好閒,偶遇一次街頭數學問題懸賞解答,強烈的興趣使他對數學入了迷,那年他已經近二十歲了。

  數學史上的許多經典問題,仍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數學學習者投入其中,如尤拉研究過的七橋問題,我國的七巧板遊戲等,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素材,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發掘其教育價值。

  ***3***數學史是理解數學的必由之路

  數學課程通常給出的是一個系統的邏輯論述,好像從這一結論到那一個定理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實歷史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通過數學史的學習可以使同學們認識到,一個學科的發展是從點滴積累開始的,有的甚至需要幾百年時間。比如我們熟悉的四色原理從產生到最終解決花了三百多年,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衍生出了眾多應用數學的分支,從不同側面影響著社會生活。

  從數學史看,數學成果的流傳主要是數學思想方法的流傳,所以我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只有瞭解數學研究的歷史背景,分析前人的方法,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得到有益的啟示,激發出思想的火花,並真正學會“像數學家那樣思考”。

  ***4***數學史是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

  數學史在課本中的反映是經過提煉的,自然淡化了發展中艱苦漫長的歷程。通過數學史的學習,同學們會獲得學習的勇氣,不會因為學習中的挫折而沮喪。中外數學家刻苦鑽研,嚴謹創新和為了科學事業而勇於獻身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解決數學史上的三大危機時,許多數學家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這些都是極好的思想教育的材料。

  尤拉終身為數學奮鬥,所有的領域都留下尤拉研究的痕跡,長期的勞累使他雙目失明,在此以後的17年,仍忘我地獻身於數學研究。牛頓出身於農民家庭,1661年考入劍橋大學。1665年,倫敦地區流行鼠疫,劍橋大學暫時關閉。牛頓回到了家鄉,在鄉村幽居了兩年,終日思考各種問題、探索大自然的奧祕。他平生的三大發明――微積分、萬有引力、光譜分析都萌發於此。後來牛頓在追憶這段崢嶸的青春歲月時,深有感觸地說:“我的成功當歸功於精力的探索。”“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學生聽了數學家的事蹟,必然會備受鼓舞,從而認識到只有經過自己奮鬥,才能取得成就。通過這些數學史實和事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超越世界數學先進水平的膽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品質。

  3.結語

  數學史是人類的認識史、發明史和創造史,其中蘊涵著可供後人借鑑的巨大思想財富,廣大教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它的重要作用。數學史可以將邏輯推理還原為合情推理,將邏輯演繹追溯到歸納演繹,通過挖掘歷史上數學家解決問題的真諦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具體的現成的數學知識,而且可以學到“科學的方法”,更深刻地領略數學文化。在大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對強化課堂效果是一種很行之有效的做法,會起到良好的作用。最後引用19世紀英國數學家格萊舍的一句話作為結語:“任何企圖將一種科目和它的歷史割裂開來,我確信,沒有哪一種科目比數學的損失更大。”

  參考文獻

  [1]靳玉樂.現代教育學[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張奠宙,李士,李俊.數學教育學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楊泰良.以史為鑑 注重反思[J].數學通報.2004.2.

  [4]J.N.Kapur.數學家談數學本質[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5]李心燦.微積分的創立者及其先驅[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大學數學建模論文參考
德育論文數學
相關知識
淺議現代生物技術與藥學發展史論文
大學數學史論文
有關大學數學畢業論文
大學數學畢業論文
大學數學科技論文
大學數學小論文前言
大學生數學建模題論文
大學數學建模論文參考
大學數學畢業論文選題
大學數學論文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