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統計師論文參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1日

  當前,統計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統計工作是通過統計資料描述、反映事物的發展趨勢和變化過程,統計需求不斷增加。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財會專業統計學教改

  統計學在財會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教育部明文規定,統計學要作為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必修的核心課程之一。然而,實際情況是,統計學在財經類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並未得到其應有的地位體現。“難、繁、枯燥、無用”等是學生們對這門課程最常見的形容和評價。甚至,很多教師也認為這門課程本身的特點致使教學過程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特別在針對財會專業等特定細分應用專業時,目前,統計課程教學在大部分高校都仍還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忽視實際應用,最終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滿足很多現實工作需要,如不知道如何開展企業財務基本情況調查,缺乏使用統計軟體處理分析資料的能力等問題。本文以財會專業為例,探討統計學教學在特定專業細分下應採取何種模式,應從哪些環節進行教學改革等問題。

  1財會專業統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文獻梳理,目前在本科、專科等財會專業統計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教材求“全”,不求“專”

  自從1992年統計學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正式批准上升為一級學科後,大統計學的思想逐漸影響到了高校在財會專業統計學的教學內容,除了教授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中的內容之外,同時增加了統計推斷的內容。課程內容以原理為主,同時還涉及了大量的數學證明和手工計算。大多本科、專科教學中都是以灌輸原理、概念、公式為主,而相應的案例分析、軟體應用,特別是課程針對於財務專業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引導等在課時安排中嚴重偏少。這樣的結果是,一方面,屬於文科範疇的財經類專業,其學生大多數學基礎較差,而統計學原理中卻恰恰存在大量的公式推導內容,致使學生學習難度大,容易散失學習信心;另一方面,專業關聯性不足致使學生在其他課程比如企業財務分析等的學習中無法付諸實踐,因此而將統計課程判定為選修而非必修,使其學習興趣受挫。

  1.2教學重“理論”,輕“實踐”

  由於當前財會專業的統計學教材內容廣泛,且受到教學條件及課時等因素以及個人專業知識的侷限,教師在實際課程講授中大多以課本理論為導向,只能將原理、概念、公式按照課本內容進行講解,而沒有足夠的精力跳出教材侷限根據專業的特點和自身知識面的關聯擴充套件來設定教學內容。此外,當前高校,特別是專科類學校在財會等社科類專業教學資源配置方面明顯不足,很少有學校在財會專業統計教學方面有專門的案例庫,有校外實訓基地的更是寥寥無幾。

  1.3考核以“筆試成績”代替“能力培養”

  財會專業學生的統計學期末成績考核,一直以來都是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為主,儘管這種考核方式在保證教學質量、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存在著較多的不足,不能有效適應素質教育。當前《統計學》教科書主要都是通過各種例題向學生展示如何運用公式進行計算分析,側重於把基本運算能力作為首要的培養目標。這種導向,將學生在學習《統計學》課程過程中主要精力引導到了概念和公式的死記硬背上,把課外拓展學習也變成了應付考試的題海戰術。很多學生能夠在統計學課程的期末考試中取得高分,但在拿到原始資料時缺不知道該如何著手運用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這與財經類專業培養新世紀高素質的經濟管理人才有些不適應。

  2財會專業統計學教改的幾點建議

  根據以上這些現存的問題,同時結合筆者在財會專業統計學教學過程中的經歷,筆者認為財會專業統計學教改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教學內容化繁為簡,側重易學易用

  筆者以為面向財經類專業的統計學教學活動應該以教授方法為主、講解原理為輔。作為一門通用的方法論科學,各種具體的統計分析方法是統計學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也是其主要的社會功能所在。一些必要的原理內容也是要講的,但是通過簡單淺顯介紹以避免學生誤用或濫用統計方法即可。

  一是在教學內容設定上,針對財會專業學生,除了要考慮非統計專業實際應用中所需設計統計學基礎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外,還需思考如何將統計知識和方法融入到其所學專業中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重點講解統計基本思想、原理及應用條件,重點培養學生學會應用軟體並能對結果做出正確解讀。

  二是在課堂教學中大膽摒棄不常用且複雜的統計軟體。專業的統計分析軟體功能雖強大,但對於非統計專業學生卻並不常用,如SPSS、SAS、Minitab、Stata等,且這些軟體再多數為英文操作介面,個別還需要使用特有的程式語言,這對於財經類非統計專業學生來說並不適用。相比之下,Excel作為普遍常用辦公軟體,其包含的函式功能、電子表格功能、資料分析功能、圖表功能等完全可以滿足財會專業學生在今後工作學習中有關統計和分析的需要,這樣使得統計學的教學內容變得簡單而易於掌握,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2教學方法多樣化,側重實踐應用

  統計學作為財會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課堂教學上應當做到將這門主要由理論、公式和數字構成的課程講得生動、引人入勝,讓非統計專業的學生感受到統計學的使用價值,建立統計學的必修地位,讓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這就對統計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要具備理論知識之外的具體方法應用經驗,也要掌握靈活的多種教學方法,把滿堂灌變成多樣教學方法融合的教學課堂。

  2.2.1以案例教學為主,培養統計思維   課堂上,教師用小部分的時間簡單介紹統計方法的數學原理和數學證明,用大部分的時間與學生共同探討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通過案例向學生演示統計方法的具體應用,比如如何收集資料,如何分析資料,如何在軟體輸入資料,如何讀懂軟體的輸出結果等。財會類專業的統計教學中要更加註重“實踐”和“應用”,案例教學法能把學生引導到具體的實際事件中,通過讓學生運用教材理論知識,直接對現實問題的現象、背後原因、未來趨勢等進行認知和分析,從複雜多變的現實問題中尋找解決問題的多重方案,並選擇最優。案例分析相比普通的習題計算更接近“實戰”要求,不僅有助於學生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也有利於學生畢業後儘快適應具體崗位的工作要求。

  2.2.2互動教學,把社會時事帶入課堂

  在統計學教學中還應安排專用學時,挖掘日常生活中某些實際問題或社會熱點問題,結合統計學相關知識點,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針對指定問題,組織學生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集思廣益,互相討論分享,以此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書本上的知識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能促使教師與學生雙方在課堂中通過行為、語言的互動,以及情感、思維上的碰撞,並最終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個體與集體之間全面的、立體交叉式的教學互動氛圍,產生教學共振,提高教學效果。此外,把社會時事引入課堂的教學方式,不單是實現了師與生、教與學之間的互動,更是實現了課堂內與課堂外的互動,也是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互動。

  2.3變更考核方式,提升教與學積極性

  期末閉卷考試作為傳統的考核方式是以卷面分數為主要依據,容易出現“重考試,輕課堂”、“重強記,輕理解”、“重理論,輕應用”等現象。這樣的考核方式致使學生為雙方皆為應付考試而學,平時學習中不求甚解,期末臨陣磨槍時則把精力花在概念、公式的死記硬背上,如此即便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也依然是短期記憶,是從理論到理論的體力搬運,於實際應用毫無益處。為了凸顯統計思維和統計分析能力的重要性,要在財會專業統計學考試中降低期末筆試成績在整體考核的比重,同時大幅度提升實踐環節的比重。實踐環節可以採用案例型小課題研究的方式,考核學生從選題、資料收集、資料分析、結論獲得等綜合運用統計分析方法的能力。

  同時,為避免教師在教學中因循守舊,繼續沿用傳統死板僵化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確保財會專業統計教學改革的有效推進,需要對教師教學考核的方式也進行調整。除了考核教學任務完成度、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之外,還應將學生對所學統計學課程實用性的評估、學生對教師授課方式接受程度的評價等內容作為考核的組成部分,並佔有重要比例。

  篇2

  從統計學的發展趨勢談統計教育的改革

  一、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縱觀統計學的發展狀況,與整個科學的發展趨勢相似,走與其他科學結合交融的發展道路。歸納起來,有兩個基本結合趨勢。

  ***一***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結合的趨勢。

  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但作為一種工具,它必須有其用武之地,否則,統計方法就成為無源之水,無用之器。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從學科體系看,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並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將實質性學科看作是縱向的學科,那麼統計學就是一門橫向的學科,統計方法與相應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產生了相應的統計學分支,如統計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產生了經濟統計,與教育學相結合產生了教育統計,與生物學相結合產生了生物統計等,而這些分支學科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應實質性學科的分支,所以,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不僅屬於統計學,同時屬於經濟學,生物統計學不僅是統計學的分支,也是生物學的分支等。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為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與發展的。因此,統計學與各門實質性學科的緊密結合,不僅是歷史的傳統,更是統計學發展的必然模式。

  這個趨勢說明:統計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必須以實質性學科為依據,因此,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學好有關經濟類與管理類的課程,只有這樣,所學的統計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統計的工具屬性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二***統計學與電腦科學結合的趨勢。

  縱觀統計資料處理手段發展歷史,經歷了手工、機械、機電、電子等數個階段,資料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上個世紀40年代,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給統計學方法的廣泛應用創造了條件。上世紀20年代,發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於處理多變數的種類資料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於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並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複雜的資料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那些計算繁雜的統計方法的推廣與應用,由於相應統計軟體的開發與商品化而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計算機執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資料的處理更加準確、充分與快捷。隨著計算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每年都要積累大量的資料,大量資訊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資訊過量,難以消化;資訊真假,難以辨識;資訊保安,難以保證;資訊形式不一致,難以統一處理。人們考慮"如何才能不被資訊淹沒,而是從中及時發現有用的知識,提高資訊利用率?"面對這一挑戰,資料探勘和知識發現***DMKD***技術應運而生,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資料探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資料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資訊和知識的過程。資料探勘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人們對資料的應用從低層的簡單查詢,提升到從資料中挖掘知識,提供決策支援。

  因此,統計學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深入,也同樣離不開統計方法的發展與完善。這個趨勢說明: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體將統計方法中複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使用者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對於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要學好統計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學會利用商品化統計軟體包解決實踐中的統計數量分析問題,學好計算機資訊系統開發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程式設計,能夠將具體單位的統計模型通過程式設計來實現,以建立起統計決策支援系統。

  所以,統計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與計算機、與資訊相結合,這是發展的趨勢。瞭解這一點,再來看我們目前教育中的問題就更加明顯了。

  二、傳統的統計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負面影響

  ***一***傳統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法帶來很多弊病,教師講得過多,他能提供給學生獨立掌握知識、主動訓練能力的機會就越少,學生常處於被動位置,沒有時間及時思考、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沒法鞏固。有的同學是害怕思考,在迴避或者逃避這個問題,抹殺了青年人那種對知識廣泛涉獵,銳意進取的精神。

  2、統計學課程的計算太複雜。如組距數列的編制,其資料中的資料有幾十至上百,要將其中的資料從小到大排列再分組,光憑眼睛觀察是不行的,還有幾何平均數的計算、方差分析、相關與迴歸分析、指數曲線趨勢模型、多元迴歸預測等等,這些計算都很複雜,手工計算量非常大,沒有計算機軟體的支撐,是很難進行教學實際問題分析的。

  3、教師教學重理論,實踐教學深廣度不夠,不能使學生全面地、系統地、高質量地完成專業技能訓練。統計學課程一般每週4~6節,總學時約60~70節,而實踐課只佔10%左右。這意味著該專業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從事的主要是理論學習和簡單的上機實踐操作,課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技能的培養被忽視了。

  4、過於“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許多學校對考試和畢業制度放得較寬,考試只是以期末成績為主,而平時的表現、成績和實作等所佔的比例較少。有不少學生平時不上課,到期末考試時才參加,也能順利過關。畢業過關也較容易,只要每一門課程都及格就可以畢業,而忽略了對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的需求。

  ***二***傳統教學的負面影響。

  由於教與學脫離實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過、接觸過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步驟、程式,走入社會後動手能力差,解決實際問題無從入手,企業還得花精力、資金和很長時間進行培訓,學生還得從頭學起。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三、統計學教學改革的探討

  ***一***統計學教材的創新。

  教材是提供知識的載體,教材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當前的統計學教材由於更新不及時,教材內容往往注重理論,而且抽象難懂,缺少案例分析和對學生實踐操作的培養。因此,要重新對統計學教材重新編寫,從而更加適合當前統計學的發展。

  1、統計學的目的旨在為學生通過學習統計理論知識,掌握資料資料的分析方法,對資料資料能夠進行整理、分析,做出正確的決策。統計學教材必須在對統計理路知識掌握的前提下,穿插對實際案例的分析,使統計學教材更加科學、更加實用。

  2、統計學的內容應當與統計軟體有機結合起來,在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時,手工操作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統計的需要,運用統計軟體不僅可以縮短計算時間,而且使統計出來的資料更加明瞭,更加準確。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過程是整個教學改革的核心,教學過程的把握決定著教學改革的成敗與否。教師應注意將講授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問題探究式教學、訓練與實踐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結合起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傳授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鍛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1、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就是指教師通過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對案例進行分析,不僅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案例的選擇上:一要與當前所講述的理論知識相關聯;二要所選的案例必須是現實社會中真實發生,不能是虛構的事件,案例最好是最近發生得,這樣更能有說服力,產生的效果也更加明顯。

  2、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物件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資訊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取代了傳統的黑板教學模式,更加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把過去在教學中不能展現的事物表現出來,對於統計學來說,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統計方法在實際中的運用。

  ***三***加強實踐操作。

  統計學是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由於統計學的理論性很強,學生覺得比較難學,主要在於統計學中的概念比較嚴謹、複雜、計算推導公式也比較繁多。在學習統計學的過程中,就必須理論聯絡實際,把有關的概念、方法原理和實際生活中聯絡起來,通過例項進行清晰、明確地詮釋。通過讓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比如在校內開展一些調查,像每月生活費調查、業餘活動調查等,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理論知識對其進行設計、調查、分析、整理,最後寫出報告,這樣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學以致用,還可以提供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學校還可以聯絡一些實習單位,讓學生實際操作,把所學的知識和實際工作更好地融合,在實際操作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四***創新考核方式。

  傳統的統計學考核方式主要圍繞書本知識在理論和方法上做文章,從教學到考核以“書”為本,考試一過關,好像就認為掌握了統計學的知識,具備了統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其實不然,因為統計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學生的統計素質和能力很難通過筆試考出來。統計學從內容上主要包括兩大組成部分:理論知識和綜合應用。統計學的考核應圍繞這兩部分內容而展開,當然這兩部分內容各有側重。

  1、理論知識的考核。

  統計學的理論知識主要包括概念、作用、種類、特點、原則和程式等,這部分可筆試進行,但要注重把理論知識儘量轉化為實際問題去測試,考查學生對理論的理解程度。

  2、綜合應用能力考核。

  ***1***撰寫調查報告。調查是統計的經常性工作,無論在政府機關,還是在企事業單位,都需要開展調查,以反映事物的真實情況。調查的結果往往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去反映,調查報告既體現學生的寫作水平,又反映他們的專業水平。在非統計專業的統計學教學中,讓他們親身感受調查工作,並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去考核他們,這樣會比單純說教方式更好。

  ***2***計算機操作。統計學教學除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統計理論外,還要求學生會利用現代化資訊工具開展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統計電算化教學,應結合每一階段的特點適時安排學生上機操作,如統計圖表的繪製、統計指標的計算、統計軟體的使用等。因此,在考核中必然要體現這一環節,並把它作為檢驗學生統計應用能力的重要方面納入綜合考核中。

  四、結束語

  只有從根本上改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內容,運用適合中職學生自身素質特徵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採用科學的考核方式,才能真正改變目前職業學校統計學教學的現狀,使學生真正學好統計學這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

 

高階統計師論文參考例文
高階統計師發表論文
相關知識
高階統計師論文參考範文
高階統計師論文參考例文
高階統計師論文參考
高階統計師論文
高階統計師論文免費範文
有關高階統計師論文
高階統計師論文發表
高階統計師論文發表例本
代發表高階會計師論文範文參考
北京高階會計師論文範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