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輸液對寶寶的危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特別是正在哺乳期的寶寶,不必要的輸液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許多危害。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一起來看一看吧。

  

  1、加重肺部負擔

  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不超過10毫微米,一旦輸液藥品微粒過大,就會在血管內造成堵塞。藥品進入血液後,直徑大於毛細血管最窄處的顆粒都會被肺過濾出來,停留在肺裡,致使肺形成纖維化,呼吸能力就會下降,同時可能影響全身氧的供應。

  2、產生耐藥性

  常輸液還有可能成為一種“輸液病”, 與口服藥物相比,輸液的過敏反應概率更高、更易產生耐藥性,導致以後再得同樣的病,若不輸液就不易治癒。

  3、不良反應速度快

  口服藥物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血液,過程比較緩慢,造成的不良反應較輕,一些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的雜質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或過濾掉了。當靜脈注射給藥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迴圈,“又快又猛”地造成發燒、皮炎、皮疹等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休克或者死亡。

  生病輸液是下下選

  每到換季的時候,氣溫總是忽高忽低。此時,人群熙熙攘攘的不僅是商場、餐館,各家醫院的輸液室裡,同樣也是吊瓶林立的壯觀景象。躺著的、坐著的、甚至站著蹲著的患者隨處可見,國人的“輸液”情結,此時顯示得淋漓盡致。

  據統計,在我國至少有一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國際上公認的用藥方針是,能口服的不採用肌肉注射,能肌注的就不輸液。即口服藥應該佔到50%以上,肌肉注射佔到30%~40%,輸液佔10%左右。但在有些醫院,輸液的比例甚至超過四成。

  其實,被人們一直奉若神明的輸液,有著不少弊端。

  減少和避免輸液的不良反應發生

  輸液打吊瓶,因其見效快、療程短而深受青睞,但是現在,很多人無論什麼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紛紛要求輸液。特別是換季之時,感冒發燒的患者大幅增加,各大醫院輸液室人滿為患,而實際上,大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其實根本用不著輸液,吃些藥,多休息休息就會好。

  輸液本是為了治病,但是不根據病情就頻繁地掛上吊瓶,不但可能對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更多損害。與口服藥物相比,輸液的過敏反應機率更高,更易產生耐藥性。無論小感冒還是其他什麼病,人們總以為輸液打吊瓶最保險又省事,但卻有可能成為一種“輸液病”。

  “輸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時,喜歡採用輸液的方式治療,導致以後再得同樣的病如果不輸液就不太容易治癒。因為輸液的相對藥量更大一些,而且不經過胃腸道吸收直接進入血液,效果可能更明顯。但是一般人得了感冒等病去醫院輸液,一天一般只輸一次,這樣就會造成本來應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輸入的藥量一次性輸入了體內,輸完後血藥濃度要達到一個高峰,但過一段時間濃度就會降低,這樣就造成血藥濃度不穩定,以後就可能誘發細菌產生耐藥性。

  不當的輸液的對策

  1、去正規的醫院或診所看正規的醫生,根據病情用藥而不是為了其它去輸液!

  2、醫護人員規範操作,避免汙染和減少微粒的產生,同時使用合乎要求的液體、輸液器、注射器,儘可能過濾掉微粒。


哺乳期風寒感冒咳嗽吃什麼藥好
孕婦不吃藥感冒怎麼辦呢
相關知識
長期輸液對人體的危害
長期輸液對血管的危害
長期輸液對血管的危害大嗎
長期輸液對血管的危害大嗎
長期輸液對人體的危害大嗎
長期輸液對人體的危害大嗎
長期輸液對人體的危害程度
哺乳期輸液對寶寶的危害
長期靜脈輸液對血管的危害
經常輸液對血管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