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認識年月日課後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年、月、日》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年、月、日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自身和現實生活。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認識年月日課後反思,希望能幫到你。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篇一

  “年月日”教學的重點是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在4月份月曆上找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重視了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原有的基礎。本課“年月日”的知識,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絕不是一張白紙,因此在匯入新課時與學生交流了有關年月日的資訊後再進行新課的教學,把知識蘊含於學生具體活動的經驗背景之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慾望,並且使學生髮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然後讓學生交流導學單上查詢的不同年份的年曆,歸納出: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有30天,是小月。二月有28或29天。再讓學生介紹記住大小月的方法,有左拳記憶法、兒歌記憶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一記大小月。在教學大小月之後,可以安排數學小遊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起立,學生在遊戲中加深了對大月小月的記憶。

  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備課時預設的不夠充分,認識月曆和年曆時拖沓了些,計算一年的天數時間不夠,沒能交流多種演算法,有點太匆忙了。

  2、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給予評價。

  3、本節課練習較少,學生動筆的不多。應給孩子更多的思考問題的時間。

  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篇二

  時間單位年、月、日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的知識,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許多有關年、月、日的感性經驗,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課前預習,課上梳理學生的已有知識來認識年、月、日。從預習的情況來看,學生對年、月、日的知識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的學生對大月、小月的知識有所瞭解,有的學生已經知道一年的天數,但每個學生所擁有的經驗是不同,所以他們擁有的知識都是零散的。

  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經驗這個實際出發,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和理解水平的差異,我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掌握今天的新知。

  如巧計大月、小月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用:

  ***1***強記法:直接根據大小月的順序進行記憶。***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2***拳記法:舉起自己的左拳頭,背向自己***如書上的圖示***,從右往左數月份,凸出來的是大月、凹下去的是小月,不過數到二月時應說“二月平”,當數到七月時,再從右數回左。

  ***3***兒歌法:一、三、五、七、八、十、臘***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變。四、六、九、十,三十天整。

  ***4***記大月:七、八兩月挨著數,七月以前找單數,八月以後找雙數。

  這種記憶的方法學生也比較理解,對於為什麼二月份的天數最少?利用故事幫助學生進行記憶。

  通過這四種記憶大小月的方法,既可讓學生很好的記憶大小月,同時也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養成了自主探索的好習慣。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篇三

  《年、月、日》是三年級下冊的內容。認識年月日,這是一節概念課,知識點比較多。怎樣有條理地學會這麼多知識點呢?

  我先讓孩子們提前預習,並查閱有關資料,寫出預習提綱。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教學的重點定位於: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備課時,從課的容量上來看,量確實較大,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在一節課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閏年的知識和判斷方法,會計算全年天數等,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通過上這節課,我覺得本節的目標定位比較準確,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

  在本課中,我通過猜謎語匯入,出示日曆,引導學生觀察,並讀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一開始我先讓孩子們細心觀察自己帶的年曆,然後小組內交流,最後全班交流。

  在教學大小月之後,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有拳頭法和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二十九,彙報時:有的同學說二十八天,有的同學說二十九天,學生此時開始爭論,為什麼?這正好是這節課的重點,這一刻,不正體現了學生思維的過程嗎?在平年、閏年的教學時,我先出示了幾個常規年份讓他們分組判斷,學生很快用除法判斷出來,最後我又出示20XX年,學生判斷後全部表示是平年,大部分孩子說是閏年,個別孩子說是平年,到底誰說的對呢?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慾望,於是出示兒歌: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學生很快就能記住,但是運用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一內容本來很枯燥,但通過動手數一數和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記住這一知識點。

  在練習環節設計了找出各個月份的重大節日,舉世矚目的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場景,你知道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麼時間嗎?如此貼近學生認知經驗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學生對20XX年8月8日這個歷史意義的日子的記憶火花,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什麼時間?20XX年10月1日,並藉機練習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幾個知識點,既滲透了愛國教育又加強了練習。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反思
看日曆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小動物過冬教學反思小動物過冬課後反思
一顆小豌豆教學反思一顆小豌豆課後反思
媽媽的賬單教學反思媽媽的賬單課後反思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畫家和牧童課後反思
意識的作用教學設計意識的作用說課稿
美麗的黃昏教學反思美麗的黃昏課後反思
美麗的黃昏教學反思美麗的黃昏課後反思
藍色的樹葉教學反思藍色的樹葉課後反思
玩出了名堂教學反思玩出了名堂課後反思
玩出了名堂教學反思玩出了名堂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