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記敘文知識歸納概括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初中語文記敘文是考試中常有的知識點,所有整理好初中語文記敘文知識點很有必要,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語文記敘文知識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語文記敘文知識歸納

  1.六要素: 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人稱: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更加親切***和第三人稱***更加廣泛***。

  3.線索:①人線***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蹟***②物線 ***某一有特意義的物品***③情線***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④事線***中心事件***⑤時間線 ⑥地點線

  4.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平敘***。

  5.劃分:按事件的發展過程、空間轉換、內容變化、人物、場景變化、感情變化、表達方式的變換來劃分。

  6.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等或正面,側面、細節***、議論、抒情、說明等 。

  7.語言的特點:形象,生動,具體。

  8.表現手法:描寫、襯托、渲染、對比、伏筆、鋪墊、象徵、比喻、以小見大、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卒章顯志、託物言志等。

  如何找線索?

  ①文章的標題②各段反覆出現的事物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⑤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作用:文章內容井然有序地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來龍去脈。

  記敘順序?

  1.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寫***時間先後***。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楚,有頭有尾,給人鮮明的印象。

  2.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按順序進行敘述。作用:避免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

  3.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於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或事件,然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比如:回憶往事***作用:補充、襯托出文章的中心內容***人物或事件***,豐富了情節,深化了主題。

  人物的描寫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包括神態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

  2、語言***對話***描寫

  3、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並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4、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修辭手法

  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對比、借代、反語。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作用: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最常用的還是生動形象。

  2.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誇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三個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5.借代: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6.誇張:誇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作用: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7.對偶:它是一對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作用: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8.反覆: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反覆的種類:連續反覆和間隔反覆。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覆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9.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10.反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11.引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12.借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替整體。

  13.反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按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關於記敘文和文學作品閱讀題的解答主要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內容,抓住以下幾個要點:

  ***1***把握記敘文的要素,以寫事為主的應明確寫什麼事,寫人為主的應明確寫什麼樣的人。

  ***2***把握關鍵性語句,揣摩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人、事。

  ***3***分析層與層之間的關係,理清文章脈絡,然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是弄清記敘文和文學作品的結構特點及表現形式。掌握以下劃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時空變化劃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來劃分

  ***3*** 按記敘內容的變化來劃分

  ***4*** 按描述角度的變化、事情發展的階段來劃分

  文段在內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聯絡***思想感情***來答

  在結構上:總分總

  文段在開頭:總起全文、為下文做鋪墊、形成懸念、奠定感情基調、照應題目

  文段在中間:承上啟下、照應上文、引起下文、

  文段在結尾:總結全文或照應主題或首尾呼應、深化主題、昇華主題。

  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常考知識點總結

  1.文章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散文種類:***1***敘事散文; ***2***抒情散文

  4.散文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5.小說種類:長篇小說、 中篇小說、 短篇小說、 小小說。

  6.小說三要素:人物、 環境、 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

  7.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6.線索有:⑴核心人物;⑵核心事物; ⑶核心事件;

  ⑷時間;⑸地點;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串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答題套路

  1.請分析這篇文章的語言特色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準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等。

  答題套路:這篇文章語言***自然樸素或生動優美***如“……***摘錄文章中的相關句子***”,它“……***適當地選入下面詞庫摘抄的語言***”。

  例句:這篇文章語言優美生動,如“讓人了卻憂慮,悠遊其中”、“拍打著你心底沉澱的情緒”、“攫走你緊緊扯在手裡的輕愁”等,筆意超逸,清新雋美,富有詩意,給人留下不盡的餘味。***《夏之絕句》***

  注意: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一定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選用恰當的詞語,切莫張冠李戴。

  樸實自然的語言賞析詞庫

  ⑴樸實無華

  ⑵寫得晶瑩澄澈,明潤無疵,如詩如畫

  ⑶言簡意賅,清真雅潔,樸素自然

  ⑷語言簡潔,氣勢縱橫

  ⑸文字洗練,意境深邃

  ⑹語言樸實活潑,節奏明快,上口順耳

  ⑺文辭暢達,沉靜雅潔

  生動優美的語言賞析詞庫

  ⑴文筆凝練,刻畫傳神

  ⑵細緻傳神的描繪,使行文搖曳多姿,富於變化,主題鮮明突出

  ⑶含蓄雋永,耐人咀嚼,發人深思,給人留下不盡的餘味

  ⑷筆意超逸,九曲迴腸,有繪畫的色彩美,也有詩的韻味美

  ⑸洶湧豪邁的氣墊,清麗雋永的風格,穩健深沉的筆觸

  ⑹血肉豐富,意蘊深刻語言深沉纏綿,感人肺腑

  ⑺大筆潑墨,盡情揮灑

  ⑻說理深刻,內容厚重

  ⑼語言氣墊壯闊,精練凝縮,激動人心

  ⑽深婉隱約,耐人尋味

  ⑾語言優美,富有詩意,撼人心扉

  ⑿行文起伏跌宕,含義深邃雋永……

  2.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有何作用?

  對比、烘托、欲揚先抑、巧設懸念、以小見大、開宗明義、卒章顯志、託物言志***即象徵***、寓事於理、情景交融、夾敘夾議……

  答題套路:這篇文章採用“XX”的手法,作者通過“……***文章相關內容***”使文章寫得“……”

  例句:這篇文章採用象徵的手法作者通過對北方白楊樹的讚頌,來讚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軍民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和團結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蘊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讚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盡致的抒發。

  常用的寫作手法:

  ⑴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⑵比喻手法: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⑶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⑷象徵手法***託物言志***: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⑸對比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⑹ 襯托***側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襯托,同類事物襯托是“正襯”,相反事物襯托是“反襯”;以次襯主。

  ⑺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⑻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物件,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物件,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⑼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3.這段文字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何作用?

  答題套路:這篇文章運用了XX的修辭手法,如“……***某一段話***”;運用了“XX”的修辭手法,使***能***“……”***套修辭作用***

  注意:在寫作時一定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寫,否則就會很空。

  常見的幾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⑴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化抽象為具體,使人易於理解。

  ⑵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⑶ 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⑷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使語言更有表現力,更有氣魄。

  ⑸對偶:使句式整齊,結構一致,形式優美,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⑹反覆:強調某種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題,觀點鮮明。抒情強烈,富有感染力。

  ⑺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⑻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⑼引用:使內容更真實、準確、深刻、精密。

  ⑽反語:增加諷刺意味,使表達更深刻,更有力度。

  ⑾對比:形成強烈反差,加強讀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4.請概括文章中的事例

  ⑴必須包含兩個要素:人物+事情;

  ⑵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年代***、地點、環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

  5.劃分段落、層次或概括段意、層意

  ***1***劃分段落、層次: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線索,可按時間或空間轉換、事件的發生經過、內容的、表達方式變換或感情的變化邏輯關係***總分式、層進式、並列式***來劃分;藉助文章中的過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詞語,表時間變化的語句,表地點轉換的語句,還要注意人物出場的先後順序。其中小說還可以按情節的四個環節來劃分***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尾聲***。

  ***2***概括段意、層意:

  ①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觀點的話來概括。

  ②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簡潔的文字說明各層寫了什麼或用文中現有的關鍵詞自己組合成句來概括。

  ③把兩個或兩個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聯合段意。總之要求:完整、簡潔、明確。

  6.文章使用第一/三人稱敘述有什麼好處?

  ***1***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開記敘。第一人稱的“我”有時是作者本人,有時是作品中的一個角色,即經過藝術加工的“我” 。經過了虛構,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實的我記錄下來,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於直抒胸臆,讀來有親切感和真實感。

  ***2***第三人稱:以第三者的地位敘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場景等。

  作用:不受時空限制,能夠從多方面自由敘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運用了第二人稱代詞,一般多是出現在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裡,實際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稱或是第三人稱的角度寫的。

  作用:可以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的交流。

  7.本文采用了什麼樣的描寫手法?

  記敘文中的描寫分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人物描寫又細分為: ***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 ;***6***心理描寫。另外,人物描寫從另一個角度看,則可以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

  人物描寫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環境描寫又可以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⑴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⑵推動情節發展;

  ⑶渲染氣氛;⑷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⑸突出、深化主題。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⑴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⑵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8.請提煉這篇文章的主體或中心思想

  A.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的故事。即:誰?+怎麼樣?

  B.表現了***讚美了、揭示了、諷刺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發了作者的……的感情。 多數情況下都概括為:內容+感情。

  9.記敘文中的議論有什麼作用

  記敘文中議論是以記敘為基礎,對記敘的內容進行分析或評論。“敘”主體,“議”是附屬成分,不可本末倒置;“議”是“敘”的自然發生,並不是強加上去的。“議”宜短不宜長,點到為止,不可以“議”代“敘”。

  記敘文的議論有三種方式:先敘後議、先議後敘、夾敘夾議。

  作用:可起到承上啟下;統領全文;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9.記敘文中的過渡及照應怎麼寫?有何作用?

  ***1***過渡:過渡是段落層次連線的橋樑。

  要求:恰當、巧妙,能夠使文章連貫、佈局慎密、轉承自然。 過渡時一般用詞語、句子、段來過渡。

  作用:過渡能在段與段、層次與層次之間起到紐帶作用或穿針引線、承上啟下、組織成篇的作用。

  ***2***照應:照應是指上下文之間的相互照顧和呼應,包括交代和照應兩個方面。交代是對後面要表現的內容在前面適當地提示一下;照應是對前面提示的內容的回答。

  照應可以分為:開頭***起段***與題目的照應、開頭與結尾的照應、前設懸念後有照應***即文章前後照應,或稱:相互照應***、相同或相近的語句、段復迭式照應。

  10.第×段的“它”指的是什麼?

  ⑴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⑵一般是往前找;

  ⑶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11.文章採用什麼樣的記敘順序?有何作用?

  ***1*** 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

  ***2*** 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 插敘***敘事時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初一語文文學常識歸納總結

2.初三語文學習總結

3.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

4.初三語文50天覆習計劃

5.初三語文中考知識點總結

初中世界地理知識要點複習
七年級政治下冊期中試卷
相關知識
初中語文記敘文知識歸納概括
初中八年級歷史知識歸納
初中八年級歷史知識歸納總結
關於初中旅遊記敘文
初中寫人記敘文範文
初中寫人記敘文範文
初中優秀記敘文範文
初中優秀記敘文範文
初中寫事記敘文範文
初中寫事記敘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