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稱象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曹衝稱象: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滄海桑田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歡。

  曹衝稱象的典故:

  曹衝自小生性聰慧,五六歲的時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有一次,東吳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真叫人為難了。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兒有個一法,可以稱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疼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是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痕跡。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曹衝稱象造句:

  1. 在南城巷一座大院裡,看到石頭水缸上刻著曹衝稱象,覺得挺別緻同在此院,牆上鑲的、缸上刻的,圖案大都表現“三結義”、劉關張,“正統”蜀漢。

  2. 它跟司馬光砸缸、曹衝稱象等一起,被視為科學精神啟蒙的最好典範。

  3. 聰明有兩重性,一類人很聰明,比如曹衝稱象,就是聰明的代表。

  4. 我們只知道去宣傳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這樣的生活事蹟,去展現他們的美德與聰穎。

  5. 調解時,在沒有鑑定裝置的情況下,法官從“曹衝稱象”的古老故事中得到啟發,巧用“阿基米德”原理,用一杯清水就分辨出了金器的真假。

  6. 你可以把手工操作法理解為“曹衝稱象法”,通過採集石頭與大象對比,答出大象的重量,但很顯然這只是一個比喻,手工操作法絕不等同於“曹衝稱象法”。

  7. 苦柚、倔強的小紅軍、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曹衝稱象、西門豹。

  8. “司馬光砸缸救人”的逆向思維不用,“曹衝稱象”的代換法不用,硬要去找能稱出100粒大米重量的稱。

  9. 如果記得‘曹衝稱象’這個故事就明白老師的用意了。

  10. 比如一個眾所周知的曹操之子曹衝稱象的故事,此說明曹衝其實已經不自覺地在運用西方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定律了。

不打不相識的典故
不自量力典故
相關知識
曹衝稱象典故
曹衝稱象的故事
曹衝稱象的典故
曹衝稱象兒童故事
曹衝稱象
曹衝稱象教案設計附帶原文
曹衝稱象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曹衝稱象英文讀書筆記
關於神童曹衝的傳奇故事
氣衝斗牛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