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高一學生通過語文第二單元檢測試題考察後,可以瞭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檢測試題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A.押解***jiè*** 漸染***jiàn*** 圖窮匕見***xiàn*** 恃才傲物***shì***

  B.熨帖***wèi*** 箴言***zhēn*** 啖以重利***dàn*** 惴惴不安***zhuì***

  C.間或***jiàn*** 倔強***jué*** 扼腕嘆息***é*** 繁文縟節***rù***

  D.戲謔***xuè*** 挑剔***ti*** 拊膺頓足***fǔ***爾虞我詐***yú***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秦王購之金千斤 購:購買

  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擴張

  C.君安與項伯有故 故:交情

  D.見陵之恥 陵:侵犯、欺侮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吾其還也 君知其難也

  B.夜縋而出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

  C.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箕踞以罵

  D.行李之往來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夫晉,何厭之有

  5.從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②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③夫晉,何厭之有 ④若屬皆且為所虜

  ⑤敢以煩執事 ⑥大王來何操

  A.①⑤/③⑥/②④ B.①④/③⑥/②⑤ C.①⑤/③⑥/②/④ D.①④/③/⑥/②/⑤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歷史”的層次?

  王立群?

  “歷史”一詞的建構實際上包含著四個層次:一是“真實的歷史”,二是“記錄的歷史”,三是“傳播的歷史”,四是“接受的歷史”。?

  “真實的歷史”是指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和已經逝去的歷史人物。“真實的歷史”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唯一性,二是不可重複性。?

  “記錄的歷史”是歷史學家根據當事人與旁觀者的口述、回憶、文字記錄下來的歷史,比如《史記》。當事人的口述一般來說是可信的,但是,當事人的口述與回憶有時也會存在問題。比如記憶本身的多寡、誤記、有意掩蓋和無意選擇等;而且,當事人只是歷史事件的部分經歷者,不可能瞭解歷史事件的全過程。至於歷史事件發生的獨特背景、原因,更難為每一位當事人所知曉。這樣,當事人的口述和“真實的歷史”之間已經有了誤差。如果若干或者一批當事人回憶一個複雜的歷史事件,差別會更大。?

  史學家書寫“記錄的歷史”,必然要對自己依據的文獻進行選擇。這不僅因為歷史事件的本身太複雜,太龐雜,沒有選擇就無法記寫,更由於史學家書寫歷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種種制約。這種制約包括政治傾向、價值判斷、邏輯鑑別、文藝修養、心理傾向、個人好惡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史學家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記載的詳略和褒貶。?

  我們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看到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馬遷“記錄的歷史”。就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馬遷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重點記錄了司馬相如的辭賦,對司馬相如與縣令王吉算計卓文君、卓王孫一事進行了迴護,只是在個別敘述文字上透露了“真實的歷史”的部分原貌。我們只有細心閱讀文字,才能發現琴挑文君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場周密計劃和安排的事件。?

  “傳播的歷史”更為複雜。它存在兩個極端:一是神化,二是醜化。神化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包括政治偶像、娛樂偶像、學術偶像等。?

  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大量的戲劇、小說演繹著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說明此類故事塑造的卓文君的形象受到了觀眾和讀者的熱烈追捧。但是,這些演繹都刪掉了司馬相如和王吉算計卓文君、卓王孫的相關情節,使得相如“琴挑”文君從“歷史”演變成一個美麗的愛情神話。神化也是一種對歷史解讀的方法,不過它是一種極端的解讀。?

  為什麼這些遠離了歷史真實的故事能夠如此受到追捧?因為現實需要偶像。現實並不完美,現實本身具有太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彌補了現實的不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作為一對藝術偶像滿足了廣大百姓對理想愛情和理想婚姻的嚮往,儘管這種理想只是一種神化,但是這種神化的本身也是一種現實的訴求。?

  歷史文獻往往具有多義性。歷史文獻本身的多義性也為傳播歷史帶來了神化與醜化的現實可能。特別是“文君夜奔”的多義性更加豐富:第一,濃烈的自由愛情與自由婚姻;第二,不以貧富論婚姻;第三,才子與佳人的完美結合;第四,女兒的慧眼與父親婚戀觀的衝突等等。事件本身的多義性為“解讀的歷史”帶來了兩種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

  醜化和神化一樣是對“記錄的歷史”的另類解讀。出於某種現實訴求,傳播的歷史也會出現神化的反面——醜化。?

  從“歷史”一詞建構的四層意義來看,“接受的歷史”是“歷史”一詞的終極意義。歷代百姓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瞭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數讀者是通過小說、戲劇知道了這個美麗的愛情“神話”。所以,經過數百年的沿襲,今天我們如果講出《史記》中記錄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反而會被許許多多的讀者和觀眾看成是有意翻案,刻意顛覆。

  6.下列有關“記錄的歷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記錄的歷史”若是歷史學家根據當事人可信的口述與回憶記錄下來的,就是“真實的歷史”。

  B.如果若干或者一批當事人回憶一個複雜的歷史事件,據此記錄的歷史與真實歷史之間往往有較大差別。

  C.因為歷史事件本身的複雜性和史學家書寫歷史本身受到的種種制約,史學家記錄的歷史必然是有所選擇的。

  D.《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重點記錄了司馬相如的辭賦,而對司馬相如與縣令王吉算計卓文君、卓王孫一事進行了迴護,可見其是“記錄的歷史”,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 

人教版高一語文雨巷和再別康橋知識點複習
高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隨堂檢測試題
相關知識
人教版高三語文必修五第二單元同步測試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2***
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五第二單元檢測試卷
新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五第二單元檢測試卷
魯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檢測試卷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
粵教版高二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
粵教版高二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