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交通安全的認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每年都有那麼多交通事故發生,你是怎麼理解交通安全這個問題的呢?請看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文章一

  在我國,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情況,確實比較嚴重。每年造成的直接損失、間接損失很大,許多統計資料也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嚴重的車輛交通事故造成的傷害,最痛心的是,許多幾秒鐘前還鮮活的生命瞬間因此而停止,還有更多的傷殘者,日後過著艱難的生活。距離我們遠的事例可以找到許多,周圍近的實際教訓也是不少。看到這些交通事故,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些教訓,感悟一些東西,使我們把車輛駕駛的更好更穩。

  其實,我自己是個喜歡激情駕駛的人。而且客觀說,感覺自己駕駛技術或天賦確實很好。年輕一些時也是喜歡飈車的,甚至想當賽車手。感覺、觀察、反應、速度和協調性都很好。自己總感覺的,周圍一切盡在自己掌控之中。經常有機會就撒撒歡,較較勁什麼的。我覺得,這種感覺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喜歡車的人可能都會有,無可厚非。隨著時間推移,聽說的越來越多,見到的越來越多,考慮的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對自己就不放心起來了,也就越來越愛聊安全駕駛話題了,可能也是藉此經常敲打提醒自己吧。

  一般來說,多年駕車的人,小的刮蹭追尾等事故,要是沒有幾乎不可能的。而較大的交通事故,最好一次都不要發生。對於我來說,相對自己較大的交通事故,也是有過一次的。車子撞的幾近報廢,很神,人還好好的,一點兒事情居然沒有,還可以馬上下來和對方理論。當時情況本人屬於正常駕駛,是對方全責的事故。可是對方全責又有什麼用呢,不過就是修車賠償之事嗎。就是自己認為駕駛技術很成熟的,可感覺當時就像天降災禍一樣!事後一直認為是運氣好,人沒有事情都算是小事吧。可是,開車可是不能總靠運氣好來駕駛啊。

  關於公路上交通事故的發生,我還有個觀點,就是一直認為,有些事故是有運氣成分,不一定對啊。就是說,有些因素有些方面我們可以控制,而有些因素可能又有些運氣問題***此觀點純屬個人的,不一定十分正確***。不過我想說的是,有些我們控制不了的因素***深入琢磨可能也是一些可以控制的因素***暫且不說;但能控制的部分因素,我們為什麼不好好控制呢?

  個人覺得,幾乎所有出了交通事故的每個人,我想在他出交通事故前,都一般不會想到自己可能要出事故,一般都是在認為自己出不了事故情況下出的交通事故。甚至有的出了交通事故以後,還搞不明白,還在犯暈當中,還覺得自己如果怎麼怎麼就怎樣怎樣呢。可是,客觀就是這樣殘酷無情的,許多血淋淋的事故就是這樣發生了。

  在我周圍,甚至有很親近的人,就出過大交通事故,特大交通事故的,這些情景實在不願回憶,細節就不說了。簡單說,實在是太慘了!當事者的慘狀,親人朋友的傷痛,無法言表。現在每每想起這些,都會令心震顫的。主持人說得對:“即便是有的人存在過錯,生命的代價也未免過於嚴重,更不要說無數的傷者和被毀滅的財產”。到了那個可恨的時候,誰對誰錯又有何意義呢。

  說著討論著這些交通安全話題,不是說就不敢***,而是應該好好開車,安安全全的駕駛,該種莊稼我們還是得種莊稼嘛。如何安全駕駛,我們可以考慮很多。首先做到我們力所能及的控制,經常繃緊安全這根弦,經常提醒自己甚至朋友,把這些風險降到最低點。安全問題確實是說著容易做好難的一件事情,我們應該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這裡,我深深祝願我所有的親人、朋友,以及每一位在路上跑的人,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順順利利。

  文章二

  一、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中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可以說,他們能否健康成長,不僅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而且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和長遠發展。從這個角度上講,加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交通安全教育屬於智育、德育和紀律教育的範疇。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將其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法國在50年代就通過法律明文規定,學校有義務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還在全國設立了400餘所交通公園,對兒童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參與交通活動的模擬訓練。日本製定了一整套交通安全教育體系,在全國設立了1.8萬個交通安全俱樂部,從幼兒開始就進行系統的交通安全教育;每年還要舉行交通安全運動會,讓學生深刻領會和掌握交通規則、安全常識以及交通事故的應急措施。美國從保育院、幼兒園就開始對兒童進行交通安全啟蒙教育,小學、中學則進行系統的交通安全教育。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也都重視兒童的交通安全教育,並在相關法律中作了明確規定,使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成為社會和學校的法定義務。

  按初略的統計,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數都在十萬左右,在這些慘死車輪的亡魂中,中小學生的比例接近20%以上,這些每日數次往返於家庭、學校之間,以步行、自行車為基本交通方式的中小學生,由於涉世淺,判斷能力、行為支配能力低和心理生理素質未成熟等特點,極易誘發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後果,不僅直接造成中小學生的人身傷亡,而且使無數個幸福家庭片刻間支離破碎。中小學生交通事故的不斷增加,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望車生畏,家長提心吊膽,憂心忡忡,不僅威脅學生身心健康,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活動,還影響學生家長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有的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不顧自己單位的規章制度,遲到早退到學校送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放棄工作,離崗退休陪讀。因此,中小學生髮生交通事故的問題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是當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二、加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緊迫性

  近年來,對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採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果,也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但是,從現狀分析,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仍顯得非常薄弱。一是教育缺乏系統性。交通安全教育沒有真正引起全社會的重視,沒有較為完整和系統的教育規劃,現有的教育活動也只是小範圍的短期行為,有的是一種臨時活動形式,有的是為配合某項運動,往往是公安交管部門一廂情願的被動灌輸,教育活動零敲碎打,毫無系統性可言。二是教育活動經費短缺,一些地方領導不重視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都難以保障。職能部門沒有此項開支,不得不硬著頭皮東拼西湊,做“無米之炊”,教育活動也只是作作表面文章,起不到教育學生系統掌握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知識的作用。三是學校和職能部門心存顧慮,怕增加學生負擔,怕衝擊文化課教學,影響升學率,致使交通安全教育的社會意識不強,沒有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甚至出現交警部門去學校聯絡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動,學校往往以學習任務重、課程安排緊為由藉故推辭,有的甚至對組織的小交警活動認為是不務正業。以上種種表現,都與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交通安全教育的緊迫性極不相稱。

  三、中小學生交通行為的主要特點

  1、活潑好動,自控力差。中小學生精力充沛,一舉一動都充滿生機和活力。這種活潑好動的生理特點,使他們在通行公路和街道時,或互相追逐戲嬉,或蹦蹦跳跳,或在馬路上踢足球、溜旱冰、踩滑板、捉迷藏、做遊戲,行走路線變化無常,不顧前後左右,不理車輛行人,任意穿行,極具突然性,因此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

  2、好奇心強,喜歡冒險。中小學生思維簡單,思想單純,參與社會活動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應變能力較差。但求知慾望強烈,什麼都敢接觸,什麼都想嘗試,尤其對錯綜複雜、紛繁變換的大千世界感到新奇,富於幻想和敢於探索。這些心理特點,易於產生盲目的衝動和冒險行為。如會引起攀登險徑,穿越隔離障礙,與車輛賽跑,追車扒車,騎車追逐戲嬉,胡鑽亂竄,截頭猛拐,騎車撒把等行為,極易誘發交通事故。

  3、交通行為活動頻繁。中小學生交通活動的路線雖不復雜,但是每日需數趟往返通行於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街道和公路。另外節假日和課餘時間還經常上路嬉耍,是參與交通活動比較頻繁的群體。就一天而言,幾次交通高峰都與中小學生上學放學息息相關。

  4、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淡薄。中小學生處在啟蒙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知識面窄,加之只注重文化課的學習,缺乏對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知識的系統學習和了解,不懂得機動車輛的行駛特點,不明確行人的行走規則,不知道自己違反交通規則將會導致怎樣的後果,對違章的危險性沒有足夠的預料。在交通活動中,往往充滿幼稚的自信,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過馬路就立即橫穿,令正常行駛的車輛防不勝防。因此,中小學生是交通活動中非常危險的一個群體。

  5、交通活動特點明顯。中小學生上學、放學時間性強,且基本上都是集體行動。放學時蜂湧而出,少則數百人,多則上千人,迅速充斥特定路段;上學時,怕遲到而搶時間,三五成群,你追我趕,行走匆忙,甚至於走捷徑。中小學生上學放學時間又正逢機關單位上下班,是車輛行人的最高峰期,機動車流、自行車流、人流和學生群迅速交匯,交通環境立刻複雜起來。近年來中小學生騎自行車上學的人數急劇上升,他們騎車技術不熟練,上路晃晃悠悠,往往還三倆一組並排騎行或追趕賽車,成為交通安全的一大隱患。

  四、建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長效機制必要性

  我國中小學生近2億,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群體。面對複雜的交通現狀,短期行為和臨時陛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涉及到千家萬戶,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化社會工程,需要各單位、各部門的參與和支援,必須走社會化道路。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加強協調和指導,形成政府掛帥、相關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社會化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將其納入全民普法教育體系,有計劃地開展經常性的宣傳教育。

  為了中小學生平平安安健康成長,進行科學系統的交通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一要認真貫徹以法治國方略,制定全國性的交通安全教育規劃,以法律形式保障實施。二要教育部門應在教育大綱中列入交通安全教育,編寫適合國情的教材,保證課程設定和相應的師資力量。三要加大資金投入,逐步建設一定數量的模擬設施和場所,為教育活動提供物質基礎。四要家長、老師和社會各界都來重視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家長和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注重言傳身教,以自己遵守交通法規的模範行為影響學生。同時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與交通活動,促進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文明交通行為習慣,使交通安全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紮根。

  五、交警部門如何做好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結合交通安全宣傳“五進”工作,突出抓好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要通過一堂交通安全課、一場交通安全報告會或一次法制教育達到增強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效果。對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授課時間要“短”。我國現行的課堂教育,中小學校一般是45分鐘為一課時,孩子從入學第一天起,養成了45分鐘學習的習慣,超過了這個時間,一些學生便開始交頭接耳,東張西望,有的乾脆一趟趟地往廁所跑,消磨時間。掌握了這個規律,把授課時間控制在45分鐘之內,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開場語言要“酷”。交警給學生上安全課,不像教師給學生上課,學生對老師比較瞭解,老師不需要每節課都有開場白。交警和學生之間則不同,互為陌生,開場白要達到宣傳介紹自己,縮短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達到“統領全篇”的效果。精彩的開場白能迅速抓住學生的心,並能自如地引出所要講的話題,使整堂課顯得很緊湊。開場白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據不同的環境現編現講,最好是活動前對所要去的學校和班級進行了解,不能講外行話,否則弄巧成拙。

  授課形式要“活”。學生最反對“填鴨式”教育,學校最忌諱上安全課時一條條地念法律條文。要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這就要求安全教育課必須生動活潑,變“我要你聽”為“你要我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到安全知識。給學生上安全課不能板起面孔空洞說教,念法律條文,念案例,給學生造成臺上坐的是威嚴警察的印象。一般說來,一堂安全教育課要講清《條例》及有關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規是不可能的,學生也記不住條條款款。不能貪大求全,每次只就一兩個方面進行講解,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授課以“以案說法”和“倒金字塔”形式為主。

  授課內容要“鮮”。目前,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無統一教材,有些地方編了一些讀本,質量參差不齊,授課內容隨意性大。一般授課內容是講講交通事故案例,法律條文,認識一些交通標誌標線。講課人要結合本地情況,制定出中小學校交通安全教育計劃,使安全課按計劃地進行,避免無序狀態。授課內容要“三新”。一是各種統計資料要新。如:全國、全省、全市、全縣交通事故統計資料,機動車擁有量、道路通車裡程等等,用資料說明問題。二是選用的案例要新。不能年復一年重複幾個案例,說服力不強。三是授課語言要新鮮活潑,忌陳詞濫調。授課民警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講授一些新的東西和國外一些好做法,給學生一個思維的空間,使安全教育課發揮應有的效果。

  結束語言要“特”。一堂交通安全課僅有好的開場白和生動活潑的形式還不夠,應有一個好的結尾。結尾是鼓勵學生去行動的開始。結束語不宜過長,一定要在簡明扼要總結所講內容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和發揮,富有啟發性和號召性,喚起學生的熱情。結束語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物件,結合所講內容以及會場的氣氛和環境而定。

兒歌交通安全歌
冬季交通安全致人民一封信
相關知識
對交通安全的認識
對軌道交通安全的認識
幼兒園交通安全的常識
交通安全的知識
駕車交通安全的知識
道路交通安全的知識
行走交通安全的知識
關於交通安全的知識競賽題
關於小學生交通安全的知識
有關交通安全的知識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