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青春校園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永遠都不畢業,永遠把青春留在大學校園裡,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今年初夏,曲終人散

  輕聲細語纏綿了時光,輕彈淺唱黯淡了流年。那些明滅相隨的離合悲歡,都在這一季裡化作一紙雲煙。

  不知不覺,已到了初夏。伴隨著驚雷和雨滴的聲音,才想起當時是自己把時間想的過於仁慈,其實,不然。

  突然想要寫點什麼,來紀念自己即將逝去的大學四年時光,藉機過度一下自己此時此刻莫可名狀的心情;突然想要說點什麼,來緬懷一下自己當初萬丈豪情遺失的時光和所謂的青春年華。不知道是骨子裡的性情使然,還是內心深處想要特意地煽情?

  畢業論文完成了心也空了,畢業照照了笑了也哭了,畢業聚餐聚了也散了,課程再沒有了。想要再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裡聽一堂課,也許已不再可能,室友同窗一個個整理好行囊離校而去,為了工作,為了生活,為了自己的將來各奔天涯,各奔前程。

  想起四年裡,我們鬧過,笑過,憋屈過的點點滴滴,原來那是我們美好的時光,一切恍若人世,頃刻間湧到眼前而又頃刻間飄遠,來回往復。曾經不太在乎的人和事,即使當初彼此沒說過多少話,沒有多少相同的言語,甚至沒有打過照面,沒有同時畢業,可一切都在一瞬間讓我們感到彌足珍貴,畢竟我們已有四年的同窗之誼和離校後的校友之情。

  一個一個地送他們離去,一路無話,一路沉默,一路看著,一路聽著,半抹餘陽,心照不宣。周圍的熱鬧與喧囂,更突兀地讓心裡莫名地徒增傷感,心裡的落差,天南地北難以言說,只能硬生生地擠出幾抹彆扭的微笑掛在臉龐,握手擁抱,互祝“安好”,可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車窗裡彼此眼裡噙著的淚水,強忍著就差衝破心底最後的一道防線奪眶而出,招手作別,列車離去,心情終究還是崩潰了。也許,三五年我們再相聚,也許有的人我們天涯兩隔一生從此難再相見。想到這裡,心底莫名地抽痛起來。

  送走他們,獨自一人默默地往回走,身體與靈魂已不在同一防線,內心的悽楚與離愁一點一點地躍上心頭。拖著落寞的軀殼獨自一人回到曾經熟悉的校園,校園裡,學弟學妹照常熱鬧著,照常忙碌著,這一切都是畢業前的狂歡,一如昨天對未來不太著急的我們自己,我看到了那時我們的影子就在他們的身上若隱若現,一切彷彿什麼都從未發生過一樣,可一切確切已然發生,我們已然疼痛過,這一切真實地在我們的心底深處留下鮮紅的痕跡。

  深一腳淺一腳地挪回曾經溫馨的寢室,熟悉的人卻已不再,曾經熱鬧的空間早已被冷清覆蓋得令人膽寒,那些收拾得乾乾淨淨的空床位,赫然醒目,心底最後的一絲堅強落荒而逃。憶起往昔的點點滴滴,孤獨和冷清的氣息侵蝕著身體的每一根神經和每一個毛細血孔,悲愴之感不言而喻,滿心的離愁別緒在所難逃,有同學朋友離去的不捨之情,也有為自己明天四處奔波為了生活找尋工作的壓迫之感和深深的擔憂之愁。

  空蕩蕩的房間,一如自己空空如也的心房,平時熱鬧慣了,沒覺得人生有多麼的突兀和不尋常,所有人真正地離開,才覺得原來我們在一起已經四年,時光過得真快,轉眼四年已如指尖沙,隨風揚滅,或許是因為之前看不到離別,連同時光也走的慢慢悠悠。

  成長帶給我們的疼痛越來越清晰可見,離別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有時足以讓人撕心裂肺。憂思在我的心裡慢慢地平靜下去,正如暮色降臨在寂靜的山林之中。

  守著夜,一直想找個時間,好好看看所謂的花開不敗和一起度過的錦繡年華,擱淺在時空裡的懷念,累積成了今日今時的匆匆別離,淡化成了一紙雲煙扶搖直上萬里長空。未斷的思念焚燒了離別的愁緒,夜來的太倉促,街頭的風來來往往,恍恍惚惚就無聲無息地刮過了四年大學時光。

  曲水流觴,滄海踏歌,唱一段一羽清塵,直到曲終人散。站在街頭迎風的位置,我感到悵然若失,希望離別後的我們一切安好!

  :致青春

  時間像一把小刀,將我的青春雕琢地淋漓盡致時,也在一點一點地消磨一點一點地侵蝕。時間的侵蝕下,我再也沒有任何反擊的利器,古銅鏽鐵般熔成一團。像一隻被別人囚禁在袋中的螢火蟲,怎麼照亮希望也只是僅僅驅除內心中的靜謐,留下一縷溫存而帶有呼吸過的餘熱。時間彷彿註定要掠奪我的青春。

  概念青春

  懵懂的我還是會像以前一樣回想著在小鎮的閣樓上,倚著窗臺看著人漸近漸遠的繁華街市;注視著車水馬龍般的街口;凝望著湧動的人群。陽光像是折了翅的天使般,含著美麗的光環停駐在窗臺喘息著。我曾想天真的抓住它,但有了青春我才明白那曾賜予多少人溫暖的天使竟像我的青春一般薄弱,一點也經不起時間這般的消磨。但夜悄然落下帷幕,斑斑點點綴著點朦朧星掛著輪慘白月,這時我觸控這曾讓天使停駐的窗臺手心仍透著絲像這天使故意殘留下的溫暖。我這才豁然的明白到歲月抹不掉青春的斑駁印跡。

  恍惚的我在青春中左右躲閃著時間的侵蝕,每一次都會傷痕累累的趴下喘息,可內心總又燃起青春那般的叛逆。我像只受了驚的鷹在時間的蒼穹下滑翔尋找歇息的枯枝,但時間又總是捉弄著我華麗的“羽毛”,讓它在烈日下暴晒;讓它在急雨中打溼;讓我曾在追逐青春時將我渾身唯一的裝飾散滿天空。我總是昂著頭,正如現在殘疵不全的青春隨著時間誘惑而逝去,但我仍會展開龐大的雙翼不肯向時間屈服。蒼穹中仍殘留著我俯首滑行的痕跡,但那青春卻像那華麗的羽毛般在時間下一縷一縷的背叛了我。我這才重新抖摟著身上殘餘的青春,數落著一切關於青春的印跡。

  總愛翻開世界地圖,在茫茫的大洋中荒蕪的大陸上去尋找我所丟失的“羽毛”,卻彷彿像是南北兩極徹底的顛覆了,我像失去了磁性的指南針總在錶盤中懸浮不定。可我還是找到了一縷被遺留下的“羽毛”痕跡。原來如此,是被時間無恥的掠奪了,實際我追不上時間的步伐總是在原地打著轉。我也在郭敬明的書籍中搜索我的青春,在《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中我好像又回到了往年昏昏沉沉般的時光,我的青春總是會在我忙忙碌碌時慌張的奔竄著。多久後,我也會深深學著古代的文人雅士一般搖著腦袋朗誦詩歌,也會刻意的模仿著師哥師姐手持一本書卷跑到樹蔭下靜靜的享受。曾幾何時,我是痴愛雨的,總把它比作我的青春,站靠在學校的屋簷下,每一次雨雜亂無章的分割著陰霾的天空,心靈總透著一絲的憂傷。我可憐的青春!好像青春時間細雨總是能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出現讓我這般的毫無察覺,氤氳著支離破碎的心靈,才朦朧的浮現出我與我的青春。

  眷戀青春

  中考的前期我沒有認真的對待一次一次煩悶的測試,青春被剝奪掉一層一層琥珀般的外殼,被赤裸裸的裸露在汙濁的空氣中。

  “你還在這寫著你的思緒啊?”我的朋友總是會在我敘情時伏在我背後淡淡的囑咐我注意休息但那段時間正是我最麻木的,總喜歡在耳朵裡塞滿著婉轉傷感的旋律,總喜歡在紙上勾勒出自己不滿的情緒。青春真是一種多愁善感的載體。校園的牆角有著一棵透著復古滄桑的梧桐怕是有一定歲月了。你總是可以看見樹下我彷徨叛逆的背影,仰望著他們說過最美的天空,享受著陽光眷戀般的揉著破碎的亂髮,卻又感嘆著用不完的青春。我的一些朋友是很有文采的,還記得我曾有一位女同學壓抑著自己對學業的壓力完成了一本叫做《那頹廢的青春》的小說集,我甚是喜愛但又總受著別人的質疑就如80後並不懂的90後的火星文一樣的茫然。有時想想自己故意在校園內撒下的青春,那般的無恥那般的令人費心,連同那青春的活力好像也被沼澤吞噬的無影無蹤了。僅僅在臉龐上殘留著兩行淚痕。生活總是在校園中昏昏欲欲好像找不到什麼關於青春的。所以我才這麼般的眷戀青春,可憐我那頹廢的青春。

  那本封面早已破碎的青春,我仍會常常覽閱並眷戀這青春。

  惦念青春

  我總是惦念著青春,就如有個朋友我是不能忘記的,任憑鋼琴奏著再多麼靜謐甜美的天籟,內心也總是很難的選擇心跳的旋律。彷彿她在我的眼裡總是一個特別嚴肅的存在,以至於直到現在我也很難能回想起她是什麼時候給我最後的一個笑臉。想到最後我才明白到她除了嚴肅沒有任何別的表達方式,如同一臺單程式的機器人只會按照那個單純的程式表達著感情。我又何嘗不想得到她的笑?

  明媚的陽光通過教室的窗戶,一束束的溫暖撲散在她的臉上,一股股令人遐想的美。下課後我靦腆的走到她面前,內心竟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緊張那麼糟糕。“能笑一笑嗎?”我毫無遮攔的脫出了口。教室那邊角落淡紫色的薔薇仍散著誘人的幻想,但難以遮攔她那種氣質,身上的傷疤好像突然的被鹽水抹殺過一樣隱痛。不久便深深的掉入她那充滿著憂鬱的藍瞳。“你說什麼?我沒注意到,能再一遍嗎?”原來她的聲音也如此的清澈令人陶醉,怪不得散著那如蓮一般的芬香。“你能笑一笑嗎?”我竟沒有被她震住仍重複的露出心聲。“咯咯……”她竟然露出沒有一絲的表情的笑,宛如我那頹廢的青春般。還是出乎意料了,曾有段時間想拜服與她,但還是被她的嚴肅征服了。這份感情還是沒有按照我原先的計劃順利的進行著。十五歲的單車仍然是一個人在夕陽下的分量,青春就如這份感情一般還未來的及成熟便早早的腐爛在枝頭,我不知道這青春的單車能否繼續承擔的住這份感情,還能承擔多久。等到青春的單車癱爛在陽光下的沙灘上,海風會把這份記憶帶走嗎?就算海風掠走著我青春的記憶但應該會有一些記憶銘刻在一本叫《心》的書籍上吧!始終惦念著那份未展露的笑面始終惦念我這份青春。心無法正常的平復下來。呵,這個朋友,這段青春。

  夕下青春

  夕陽是讓人感覺最淒涼的情節,每當夕陽挺著橘皮黃的西下,我始終會有一股亂極了的思緒,想東想西也總是不能為思緒找個好的歸宿。青春在夕陽的襯托下變得憂傷而神祕……撐開一把泛了白的傘在夕陽下漫步著卻孕育了另一番的滋味,我總是不希望那淒涼的夕陽散在身上。回首著失去的青春總有一股莫名的衝動,想要歇斯底里的吶喊著咆哮著去發洩那些被夕陽佔據的青春。老是想抱怨著什麼,抱怨著夕陽的悽慘?抱怨著青春的短暫?我不希望站在晨昏線上,那條平分著地球的昏線我是憎恨的,它能為我的青春彌補上夾帶著那股夕陽的感傷。角膜中折映進來的那抹筆直的黃昏掛滿了青春的花蕾上,我一個人倚在窗臺,輕輕微風吹動心絃,清新空氣中有著淡淡的淒涼的誘惑,哪怕是路過窗臺下匆匆趕往回家的伊人也能聽見我那青春的脈搏不停的跳動。突然間發現樹枝上掛的並不是泛著黃的枯葉而是那一抹抹夕陽的悲涼。青春裹著夕陽的金黃邂逅的一同逃離了我。我才開始抓緊我這慘了破了的青春。我獨自一人仰著頭望著與夕陽一同消失在地平線下的青春。

  那縷逝去的青春,誰能幫我在此邂逅。

  :讓我們的青春不畢業

  校園溢滿了馨香,而你卻在這幅花蕊的畫卷中走向邊緣,你願承蒙校園不棄,但時光早已匆匆地走到你的身旁。你嘆,“花開半夏”,她曰,“雅望天堂”;你笑,“黑白盡流歲月的模樣”,她傾,“記憶謹記青春的目光”;你性如烈火,她冷堪寒霜……然而,你和她都未曾留意,近處,一顆心又一顆心,在不停的顫慄,似乎幻想著一年之後一次次迷茫的張望。

  不久之後,你喪失了在自習室裡學習的資格,喪失了在校園裡安閒散步的資格,喪失了原有的學生青澀,學生證、校園卡、寢室的鑰匙……一一被時間這把殺豬刀割去了青蔥的嚎啕,你把什麼張永樂高數、張劍閱讀、和政治輔導書統統地撕碎,也把什麼中公的公務員和事業編的輔導書、銀行從業資格複習書毫不留情地從六樓甩下一樓,甚至也像去年那些前輩們那般,學長穿上蹩腳的婚紗在大學的每一處角落撇下依依不捨的“倩影”,六朵姐們花穿上美麗的婚紗把“一生的初夜”嫁予難以忘懷的青春。其後,在照相機定格你們把學士帽扔向天空的剎那,你能夠聽見來自亞洲最巨集偉最高聳最頂尖的大門裡每一塊磚的鮮花和淚水、陽光與塵埃、還有那一簾簾無盡的沉默……

  不久之後,你走在橫跨東西校區的彩虹橋上,走在這座走了四年的“鵲橋”上,突然,想起第一年讀過的那篇《北方的河》,“理想、失敗、幻滅、熱情、勞累、感動、鄙夷、快樂、痛苦,都伴和著那些北方大河的滔滔水響,清脆浮冰的擊撞,肉體的痛感和感情的磨礪,一起奔流起來,化成一支援久的旋律,一首年輕熱情的歌”,呵!這北方的河豈不是這幻想的河,熱情的河,青春的河嗎?驀然回首,這不是康橋,而是站在一方被譽為“江北明珠”的沃土上,你揮一揮衣袖,自然也無法帶走一片雲彩,但你帶走了四年的記憶,那些親情,那些友情,還有那些愛情……

  不久之後,當你最後一次坐在寬敞的教室裡聽課時,你一定會想起許多老師的聲音。或許,這些老師並不記得你,但你一定會記得是誰教會了你“微笑曲線”、報酬遞減規律和邊際效用,是誰讓你知道了熊彼特、明茨伯格、德魯克和彼得*聖潔,又是誰曾說過,“一個人是對的,這個世界就是對的”。當你最後一次停在女生宿舍樓下等女朋友時,你早已不像以前那麼迫不及待地喚她下來,而是心有靈犀地清楚她一定知道你已在樓下。縱然你並不那麼肯定未來的自己是否趟著她的眼淚回家,但你知道,那一刻,你必須鄭重地向她表明自己的決心、希望和未來;當你最後一次在與同處四年屋簷下的舍友開懷暢飲時,你把所有的偽裝、所有的牽強和所有的不虞一一擱置在遺忘的傷逝裡,一杯又一杯,一瓶又一瓶,然後,又忘了是誰提議去唱KTV,隨後,便滿聲附和。那一夜,你醉了;那一夜,你哭了;那一夜過後,你告訴自己,——“我畢業了!”

  不久之後,也便是一年之後,我變成了你,變成了如今的你,變成了畢業的我……

  又是一年畢業季,校園中充滿了感傷和興奮,笑容和憂鬱。伴隨著深深淺淺的記憶,忽然,對岡林信康的歌詞深有所感——

  是呵,我就是我

  我不能變成你

  就連你在那兒獨自苦鬥

  我也只能默默地注視

  仿若牽強的筆尖描述演繹在他人生命中的那些悲涼、那些幸福和那些阡陌,“我又不是你的誰,不曾帶給你安慰”,有人說:“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道死衚衕,你走不進去,我又走不出來”,因此,我雙手一攤,無奈地搖頭,搖頭,搖頭。

  我一向不喜歡問學長學姐的去處,但是,我常常問,“這四年,你有什麼收穫呢?”因為,人生類似一種體內DNA的雙螺旋結構,徘徊永遠,永遠迴圈,沒有哪一種選擇能夠正確到底,研究生也罷,公務員也罷,自由職業者也罷,沒有誰能夠擁有足夠的勇氣斷言這究竟是對是錯,如同方方《風景》中的七哥,他常常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直到死都是無法判清的”,你和我,依舊是幼稚而淺薄得像每一個活著的人,因此,我不問這類問題,除了避免明年的自己遇到這番尷尬,還有其本身便存在著無知的缺陷。但是,“每一段路程,皆是一種領悟”,校園的陽光、陰雨、清風、日月……和著我們的呼吸,隨著我們的腳步,望著我們的影子,一起走過了四年,走過了四個三百六十五天。我從不相信沒有人不曾有過收穫,亦不相信有人會絲毫未變,儘管他***她***無法感知,但他們的親朋好友一定會感嘆,“四年的時間,你變了!”

  我想,這是我後悔第一年沒有在邁進校門第一步時留一份記憶的原因,也是每一個學生對青春和人生的追問。讀了許久的書,至今,依然扮演著學生的角色,甚至家人還一心祝福我“再上一層樓”。父親向我展示了他四十多年來的經歷和血淚,耐心地告訴我,“學生時期是一個人學習和讀書的黃金時代。我總認為在學校裡學的東西是一個人一生之中最多的時段,工作之後,你會發現,‘再也沒有哪一段時期比學生時代學得又多又快樂了。”起初,我並不那麼信以為然,畢竟,有句話曾寫道,“時間是海綿中的水,愈擠愈多”。我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一個善於擠水的人,但是,剛剛過去的值日周經歷卻大為改變了我的魯莽和無識。

  拋卻了青春的元素,像英語四六級、《中國好聲音》和《中國合夥人》……生長在LC大的青春閣樓裡,時間一直豢養著一週疲倦的眼神。也許,在其他高校,並未有這麼奇葩的值日周,但是,這勞累的一週、辛苦的一週和穿梭的一週的的確確綴染了校園四年的流光溢彩。一年一度的值日周,漸漸地,讓我們明白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原來,校園管理中心的乳名是掃大街的和搬磚的,飲食管理中心的署名是打掃餐廳的,宿舍管理中心的學名是打掃宿舍樓的……就這般,我的雙手磨出了暗繭,手臂崩裂了痛楚,血液膨脹了七天的睡眼朦朧。這一週註定是一個忙碌的一週,而忙碌的並非學習,而是與之毫無瓜葛的打掃衛生。此刻,停留在英語閱讀上的第一百八十頁仍舊敘述著上週末的咒罵。偶爾,回望身旁那位考研同學趁著小憩的時段,端起課本匆忙瀏覽著數不盡的單詞,瞬間,我禁不住滿臉愧意,自愧不如。

  再一次端起書卷,心情澎湃著千年不遇的安靜。忍不住想問,“未來,這樣和煦的心情,這樣寧靜的時光和這樣的一切當真如同東逝流水了嗎?”。也許,因為少有,所以,尤為珍惜;因為深刻,所以,倍加記憶;因為短暫,所以不敢有所懈怠。倘若有愛無愛都銘心刻骨,那又怎能不因這首貌似平淡而世間難再的青春之歌而不無珍視呢?掀開《方方作品精選》,我開始閱讀第一篇《風景》,上面寫著——

  在浩漫的生存佈景後面,在深淵最黑暗的所在,我清楚地看見那些奇異的世界……

  ——波特萊爾

  畢業的你,即將畢業的我,我們被校園外的社會視為一代人。不願再用顧城那一首老掉牙的《一代人》以謄寫光陰的無奈,也不願引用海子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聲張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可惜,我們這一代人還沒有屬於我們的詩歌,我們的畫意。一代大儒梁漱溟曾說:“價值觀和價值判斷是相對的,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觀,每一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判斷”,然而,我們這一代,畢業的你和即將畢業的我,上學的和未上學的,究竟什麼屬於我們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呢?詭異的社會總是用令我們應接不暇的車輪碾壓我們的身軀,甚至還波及到我們的上一輩。回憶隱藏了一首歌曲的深情——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遠方,回不到的世界都叫做家鄉,而我一直嚮往比遠更遠的地方……而那一片比遠更遠的地方究竟是怎樣的仙境呢!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簾披星戴月上朝堂的夢,在那一簾幽夢中,有功成名就的渴望,有名利雙收的希翼,有衣錦還鄉的期盼……而我們,這些沉淪在世海中的人兒們,時常被這種夢折磨得輾轉反側、痛苦不堪,同時,那一副青春的模樣卻早已忘記什麼時候丟失在奔跑的路途中了。

  多如牛毛的身不由己,寥若星辰的隨心所欲,似乎可以摘寫方方那句經典的判決,“每一個人的命都是由許多人的命組合而成,就像一個股份公司,自己只不過個大股東罷了”,但,如若將之應用於此,又總感覺不那麼契合。如何擺渡自己的內心與外在,這是千年追逐的疑問,是不朽的不腐的困惑。揭開一層層面紗,你,也許,認為,“當責任與感情同在,恩典便與我同在”;也可以質問,“世論與我不同,難道真理便與我不同嗎?”對此,你,我,應當有自信。

  久後,安靜地踏過這片熟識的土地,校園裡,依舊飄著三年前熟悉的氣息。不遠處,廣告板上描畫著一張青春的面容,路過的同學開玩笑地調侃,“這位設計師的眼光一定有問題!這麼醜的女生,還上展板啊!”,我望了一眼展板上的照片,女孩雖無法與國人認可的傳統美女相媲美,但是,在快樂與悲傷並存的季節,設計者著實不應選擇一類校花級的女生。因為,在感官的社會風氣中,像校花級的女生這類人,她們屬於校園裡叱吒風雲的人群,但,人們忘記了,其實,更多的學生都是校園裡默默無聞的大眾!青春,勿論感官上的醜美,而我亦坦然接受他人對我“小個子”的稱號。青春,她對每一個人都一視同仁,所以,廣告板上的笑容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笑容,代表著我們這一代的記憶,代表著我們的鏤心刻骨。這一抹笑,傻傻的,呆呆的,很清純,很天真,也很懵懂,或許,再也無法找到如此貼合青春不棄的笑容了!因為,讓我們的青春不畢業的,正是這一痕痕綻放在我們面孔上的笑容。

  是的,讓我們的青春不畢業!

  自然,不畢業的還有快樂、苦難和今後人生中不斷邂逅的平淡。或許,太喜歡張承志這位塞北作家了,最後,依舊遊過他的平仄作一次痛快的跳躍——

  我相信,會有一個公正而深刻的認識來為我們總結的:那時,我們這一代獨有的奮鬥、思索、烙印和選擇才會顯露其意義。但那時我們也將為自己曾有的幼稚、錯誤和侷限而後悔,更會感慨自己無法重新生活。這是一種深刻的悲觀的基礎。但是,對於一個幅員遼闊又歷史悠久的國度來說,前途最終是光明的。因為這個母體裡會有一種血統,一種水土,一種創造的力量使活潑健壯的新生嬰兒降生於世,病態軟弱的呻吟將在他們的歡聲叫喊中被淹沒。從這種觀點看來,一切又應當是樂觀的。

  ——《北方的河》

  

大學生環保文章
讚美校園的文章
相關知識
關於大學青春校園文章
大學青春校園文章
大學青春校園的文章
大學青春校園作文開頭
大學青春校園作文
大學青春校園散文
大學青春校園的歌曲有哪些
大學青春校園的歌曲推薦
青春校園文章勵志
大學青春愛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