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花裡的詩經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靠著扶桑樹粗大的樹幹,我把《詩經》放在腳下的一隻小木凳上,聽著江水在遠處的山腰後面嘩嘩地流淌著。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扶桑花裡的詩經》閱讀材料

  ①沉睡的神態,是一片眼影,塗在春天裡的睡眠上,沉默的扶桑樹,彷彿等待著誰吹響天空的號角,讓草尖上的晨霧,退出一條道路來。在滇西北,那一條峽谷井一樣深,我與它廝守著,閱讀著那本厚厚的《詩經》,心裡卻懷想著一個遙遠的城市。滇西北的峽谷,在群山裡像一座古老的寺院,在紅塵之外,在內心深處。我不知道,是誰在這間破敗的屋旁,植下了一棵扶桑樹,經年之後,它長長的枝條已經抵達了被雨水浸黑的屋簷。扶桑花在深夜裡開放著,潛伏著。等我推開門,清晨的坡地上,淡黃色的陽光已經把峽谷裡的岩石和草叢蒸出一片霧氣來,給它們鍍上一層溼意。

  ②懷想著一座城市,我的夢便與這條深深的峽谷無關。

  ③火車開進了站臺,那麼多的人,手裡提著行李箱,在揮別與叮囑中擠來擠去。腳下的道路不是單行道,我站在路邊,對著自己的內心,一遍又一遍地拷問:走?還是留?隻身一人,在城市裡,聞著房間裡的黴味,我終於對自己說:該回去了。

  ④回到峽谷,我就走不出去了,沒有誰會再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回到那座城市裡去,把我丟失在那裡的腳印和心找回來。是的,在這幽深的峽谷裡,手裡拿著古老的《詩經》,我又想到了那座遙遠的城市。雖然那座城市裡也有紫紅色的玉蘭花,初春時節,都會在枝頭上焰火一樣綻放。但是,一去不返的人是我,而不是誰離開了峽谷,去了那座城市,讓我日夜思念。

  ⑤靠著扶桑樹粗大的樹幹,我把《詩經》放在腳下的一隻小木凳上,聽著江水在遠處的山腰後面嘩嘩地流淌著,那水聲,彷彿是一條連綿不絕的褐色綢緞,在風裡無休止地展開,在熾烈的陽光下閃閃發光。群山頂上飄過一朵灰色的浮雲,峽谷裡頓時暗了下來,就像一隻巨大的河蚌,收攏了它的殼。是啊,我離開那座城市的時候,是因為一扇門對我關上了。只有這個峽谷,就像一個疼愛孩子的母親,從來都用那群山之間的懷抱,接納一個歸來者。回到峽谷裡的時候,只剩下一個人和一本《詩經》。只有峽谷,才會對我有如此的誇讚。

  ⑥雲朵從頭頂上掠過去了。我從樹影裡走出來,站在陽光裡,面對著峽谷對面傾斜的山脊,深深地呼了一口氣。正午,陽光照著整個峽谷裡的岩石、草叢、藤蔓、水渠、磨坊、棧道,所有的植物都在瘋狂地生長著,白天的陽光把充足的溫暖送到每一片葉子上,只等著暮色降臨的時候,凝結的露珠又會讓那些土壤潮溼,讓水分沿著在地下密佈的根鬚流淌。這樣的峽谷,每一年都有花朵綻放,瓜果飄香,當我轉過身來,向著身邊的扶桑樹做出一個擁抱的姿勢,卻看見枝頭的幾朵扶桑花早已完全綻開了,它們寬闊的花瓣火焰一樣綴滿了纖細的枝頭,那灼目的顏色,彷彿是一首規模巨集大的交響樂。我對自己說:重新開始吧。當我翻開我的《詩經》,最開始的一個篇章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不是一首愛情詩,但它說出了綿長而執著的愛。《詩經》翻開了,這是第一個篇章,後面還有三百零五篇。我的小屋也只是峽谷眉心上的一顆暗紅色的痣,誰又能夠清楚地知道,這峽谷究竟又有多寬廣呢?***選自《廈門義學》有刪改***

  《扶桑花裡的詩經》閱讀題目

  1.全文描寫了峽谷多個時段的景物,請指出是那幾個時段?

  第①段____________第⑤段____________第⑥段____________

  2.在文章第①段中,作者用“____________”表現春天黎明的特點,用“ ____________”表現峽谷的特點,體現了峽谷空靈的特點。

  3.文章的第①段為全文奠定了怎樣的感情基調,表現了作者對峽谷怎樣的感情?

  感情基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峽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對“峽谷”和“城市”的描寫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寫城市的玉蘭花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最後一段為什麼提到《詩經》?蘊含作者怎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扶桑花裡的詩經》閱讀答案

  1.①早晨⑤中午⑥午後或傍晚

  2.睡眠 退出一條道路來

  3.淡淡的愁思和熱烈的希望 對峽谷、扶桑花的喜愛之情。

  4.滇西北的峽谷生活是恬淡的生活,是作者精神世界的象徵;而城市生活是世俗的生活,是作者孤獨的象徵。作者在城市中遭到排擠,感到孤獨、寂寞,但峽谷的生活給作者以力量和美好的感受。

  5.文章用城市的玉蘭花與峽谷中的扶桑花形成對比,兩種花都是在春天開放、都是紅色的,但“我”離開了玉蘭花回到了扶桑花的身邊。表現了作者對城市生活、峽谷生活的看法,體現了作者對峽谷生活的喜愛之情。

  6.因為《詩經》是作者生活的精神力量。扶桑花開滿枝頭,手中的《詩經》體現出來的也是開始。“我”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的是生機、是開始,是對未來的期望。***意對即可***


  

流浪的二胡閱讀答案
如果你為四郎哭泣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扶桑花裡的詩經閱讀答案
棉花裡的父親閱讀答案
中國古典詩學裡的鐘聲閱讀答案
花邊餃裡的母愛閱讀答案
傳統中醫裡的五味閱讀答案
隱藏在步伐裡的父愛閱讀答案
藏在歲月裡的溫暖閱讀答案
石破天驚的詩句閱讀答案
地窖裡的檢討閱讀答案
衚衕裡的孩子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