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薄與讀厚閱讀練習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讀書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讀書的要義在於:先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讀薄與讀厚》閱讀材料

  ①華羅庚曾經說過,讀書的真功夫在於“既能把薄的書讀成厚的,又能把厚的書讀成薄的”,這番對讀書的獨到見解,耐人尋味。

  ②“讀薄”與“讀厚”,雖然有著相同點,比如都要聚精會神、一以貫之地讀,都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思考著讀等等,但終究取向不同、方法不同。從取向上說,“讀薄”偏重於求深度,“讀厚”則偏重於求寬度;從方法上說,“讀薄”需要開掘、“蒸餾”,“讀厚”則需要拓展、雜糅。

  ③將書“讀薄”,自是一樁苦差使。曾從報上讀到這樣一段文字:有人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進修時,每週都被要求閱讀一本中世紀的哲學鉅著,一週大概得讀上1000頁。到了週末,要把哲學論文縮寫成薄薄的兩頁。過程大致如下:首先把書的內容縮減為20頁,然後再減到10頁,5頁,最後只剩下2頁。所有無關緊要的旁枝末節統統去掉,只留下最根本、最重要的兩頁。到了下一週,又從另一部鴻篇鉅製開始。這樣一來,所讀過的哲學思想自然在腦海裡留下了印象。“讀薄”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過濾、不斷凝練、不斷“蒸餾”的過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直達事物本質的過程。這般讀書,每讀一本,就能獲得“雁過留聲”、“水過留痕”的效果,長此以往,其作用和意義不言而喻。有一次,有關部門要黃永玉畫一幅《鳳凰涅槃》作為禮物送給日本,並關照黃永玉寫一個“鳳凰涅槃”的文字根據。在翻遍資料訪遍人而不得時,他想到了錢鍾書。錢告訴他:“這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編出來的一首詩的題目,你哪裡找去?鳳凰跳進火裡再生的故事是有的,古羅馬錢幣上有過浮雕紋樣,但也不是羅馬的發明,可能是從希臘傳過去的故事,說不定和埃及、中國都有點關係。這樣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版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到。”黃永玉依言果然一找就解決了問題。錢鍾書的這番檢索本事,除了博聞強記,還不緣於其“讀薄”的功夫嗎?

  ④ “讀厚”更要求對相關聯的人、事、理、知識點作橫向溝通,併力求在越界而讀上下足功夫,以架構立體式的知識網路,優化視野結構。學者林非曾經告誡讀書人:“整個讀書的過程,應該表現成一種循序漸進的態勢,從點到面,不斷地擴充套件。首先總是鑽研跟自己工作與生存更為有關的書籍。像從事科學技術的人,在開始的時候,側重於閱讀本行的書籍,讀多了,讀通了,讀精了,必定會延伸到其它與自己專業有關的知識……”就如愛因斯坦,除了自然科學知識,他還有廣博的文史、經濟和哲學的知識。

  ⑤實上,將書“讀厚”,更是為了培養讀書人融會貫通的能力。王蒙在釋“通”時這樣說過:“‘通’也是中國古代的話,‘通’是指你懂得自然科學的道理,也能用它來解決人文科學的一些問題;你懂了西方世界的許多事情,你也可以通過它來更好地理解東方世界發生的事情;能夠融會貫通於古今、中外、東西、文理之間,而且要觸類旁通,因為有些道理有某些一致性。”無獨有偶,一些外國企業家表示,中國大學生外語很好,但缺乏對不同國家文化的理解,外企員工往往來自不同國家,只有對各個民族的文化有較為深刻的理解的管理者才能把員工整合成一個高效率的團隊。而瞭解一個民族途徑之一,就是在把書“讀薄”的同時,把書“讀厚”。

  ⑥讀書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其真諦和要義唯在於: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迴圈往復,則境界全出。

  《讀薄與讀厚》閱讀題題目

  20、第②段中加點的“蒸餾”原意是“加熱液體使變成蒸氣,再使蒸氣冷卻凝成液體,從而出去其中的雜質”,在文中的意思是 。文中與加點詞“拓展”意思相近的詞語是 ***2分***

  21、下列對文章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2、第③段劃線部分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其作用是 。***3分***

  23、細讀④⑤兩段,完成下列題目:

  ***1***根據上下文內容,在第④段橫線上填入適當的子: 。***2分***

  ***2***根據第④⑤段的論述,請聯絡你讀書的實際談談如何將書“讀厚”。 ***2分***

  24、本文的論點是--------------。***2分***

  《讀薄與讀厚》閱讀題答案

  20、***2分***讀書時將無關緊要的內容去掉,只留下最根本、最重要的內容。擴充套件***2分***

  21、***2分***C

  22、***3分***舉例論證***2分***有力地論證了“讀薄”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過濾、凝練、“蒸餾”的過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直達事物本質的過程。

  23、***4分******1***“讀薄”固然重要,“讀厚”也必不可少。***2分******2***略***2分***

  24、***2分***讀書的真諦和要義在於:先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


  

今天我們還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閱讀答案
生命永恆的香味閱讀練習及答案
相關知識
讀薄與讀厚閱讀練習及答案
壓力與高度閱讀練習及答案
恐龍滅絕與核冬天閱讀練習及答案
水與容器閱讀練習及答案
柳子厚墓誌銘閱讀練習及答案
環境與學習閱讀練習及答案
氣候變化的利與弊閱讀練習及答案
與一隻蝶不期而遇閱讀練習及答案
談人生與我閱讀練習及答案
能否與自己和解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