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第一次模擬考試及答案***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D ***A.jiǎo é ōu/ǒu B.luò yáo xié/jiā C.méi/mò lìn chuāng

  D.qiào nì pù***

  2.C ***A. 表意不明。 B.搭配不當。“迎接青奧會”不能“成為„„舞臺”。 D.結構混亂。

  可刪去“所導致的”***

  3.示例:命運取決於自身,而非別人。

  【評分建議】4分。內容恰當2分,語言表達2分。

  4.示例:領略魔幻現實主義的風采,聆聽中國鄉村風情的絕唱。

  【評分建議】5分。修辭手法2分,內容表述3分。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5. B ***報:答覆***

  6. A

  7. C ***範鎮並未“獲罪”,只是“待罪”,即在家等待獲罪***

  8.***1***唯獨範公只看人的大節,從不計較行為瑣事。

  【評分建議】3分。“獨引大體”“略細故”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趕緊辦就能成事,再晚就來不及了,這就是聖賢把機會看得很寶貴的緣故啊。

  【評分建議】4分。“濟”“所以”“貴”各1分,句意通順1分。

  ***3***雖說是請求退休而離開朝廷,但怎敢忘了憂國的情懷***或:拋棄憂國之心***?

  【評分建議】3分。“乞身”“敢”各1分,句意通順1分。

  三、古詩詞鑑賞***10分***

  9.***1***借代;“東風”代指春天。

  【評分建議】2分。修辭手法1分,簡要說明1分。

  ***2***頷聯寫芳草“礙馬”,白雲“遮樓”,表達了詩人對錦江美景的依戀之情。頸聯寫山含恨,水悲歌,抒發了詩人告別錦江後的離愁別恨。

  【評分建議】4分。每聯分析各2分。

  ***3***點明思念友人的題旨;以景作結,喬木高聳、淡煙迷茫的畫面,情韻悠長,餘味無窮。

  【評分建議】4分。每層2分;第二層,“以景作結”1分,簡要分析1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1***夙興夜寐 ***2***恐年歲之不吾與 ***3***別時茫茫江浸月 ***4***用之如泥沙

  ***5***空谷傳響 ***6***千騎卷平岡 ***7***人而無信 ***8***躍如也

  【評分建議】8分。每空1分,有錯、漏、多字則該空不得分。

  五、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字***20分***

  11.書、簡、函、尺牘

  【評分建議】4分。每點1分。

  12.隔個好久***從老遠***來了一封信 地位待遇改變

  【評分建議】4分。每問2分。

  13.親筆作書,開門見山,行款正確,文字清通。

  【評分建議】6分。答出任1點得2分,2點得3分,3點得5分,答全得6分。

  14.典雅清麗,中西合璧,洞達人情,幽默風趣。

  【評分建議】6分。得出其中任意3點即可。

  六、現代文閱讀:論述類文字***18分***

  15.“始倡”***首倡***和“無心”***天真***是雅,“從風”和“有意”***做作***是俗。 好文章既不刻意“追雅”,也不刻意“諧俗”。

  【評分建議】6分。第一問2分,第2問4分。

  16.多用事例,妙引古詩,亦莊亦諧。

  【評分建議】6分。每點2分。

  17.先由倪雲林的故事入題,點明其是“太雅而成俗”,並指出此“雅習”至今依然未絕;

  進而舉例剖析什麼是雅與俗,闡明雅者實際上皆俗的道理;最後指出“雅俗不共賞”方是妙文。

  【評分建議】6分。每層2分。

  七、作文***70分***

  18. 【評分建議】參照高考評分標準。

  附:

  【譯文一】

  公姓範氏,名叫鎮,字景仁。他四歲失去父親,跟隨兩個哥哥學習。薛奎做益州知州,範公那時只有十八歲,薛奎和他交談,感到很驚奇。薛奎任滿還朝時,就帶著範公一起回到京城。範公參加進士考試,考中禮部試的第一名,初為官擔任新安縣的主簿。宰相龐籍說他有特殊才能,生性恬淡不急於進取,破格給他加官為直祕閣,又提拔為起居舍人。

  仁宗性情寬容,奏事的官員專靠揭發別人來使自己揚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別人的隱私來抬高自己。唯獨範公只看人的大節,從不計較行為瑣事。當時陳執中擔任宰相,範公曾經批評他學問不高,不具備做宰相的才能。後來陳執中的寵妾打死了一個婢女,御史彈劾他,想要把他趕下臺。範公說:“如今天地陰陽不和,國家財政匱乏,人民貧困,盜賊囂張,陳執中應當承擔這些責任。但是家庭內部的私事,不是用來責備宰相的理由。”有見識的人都贊同他的說法。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沒有繼承人。嘉祐初年,仁宗得了病。朝廷內外都為繼承人的事感到危急和恐懼,不知怎麼辦才好。唯獨範公激昂地說:“天下還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嗎?”立即上書說:“太祖捨棄自己兒子而立太宗為皇帝,這是天下最大的公心。希望陛下選擇宗族中賢德的人,給他們異於常人的禮儀待遇,讓他們學習政事,以此來穩定人心。”奏章多次呈上,沒有迴音。於是範公就閉門請罪。執政大臣對範公說:“自從皇上身體不好,大臣們曾經提出過這個建議,如今有人先進行挑撥,再做這件事就很難了。”範公又寫信給執政大臣說:“做事應當看它對與不對,不應當看它好做還是難做。趕緊辦就能成事,再晚就來不及了,這就是聖賢把機會看得很寶貴的緣故啊。你們說今天此事難於以前,怎麼知道以後再做不比今天更難呢?”範公前後上了十九次奏章,在家等待獲罪一百多天,鬍鬚頭髮都因此變白了。

  王安石執政後,改過去的常平法為青苗法。範公上疏說:“常平法,始於漢朝最強盛的時候,根據穀物價格的貴賤來收購和出售,用來方便百姓,常平法不能改變。而青苗法實行於唐代衰敗***的年代,不足以做為效法的榜樣。”三次上書,都沒有得到答覆。範公上書對皇上說:“我所提出的建議都不能實行,我也沒有臉面繼續在朝廷任職,請求陛下讓我退休。”五次上書,最後指出王安石憑自己的喜怒而進行賞罰的行為,說:“陛下有接納勸諫的

  胸懷,大臣卻進獻拒絕納諫的計策;陛下有熱愛人民的本性,大臣卻制定殘害人民的政策。”王安石大怒,親自書寫同意範公退休的詔書,並對範公極力詆譭。免去了範公翰林學士之職,以原來的官階退休。範公向皇上上表謝恩,其中寫道:“雖然說是請求退休離開朝廷,但怎敢輕拋憂國憂民之心?”

  範公退休居家後,專以讀書賦詩自娛。有客人來到,就安排酒席盡歡而散。有人勸範公假稱有病關門謝客,範公說:“人的死生禍福,都是天命。我能把上天怎麼樣?” 我正被問罪,下到御史臺獄中,朝廷查詢範公和我往來的信件文字非常緊急。在這種情況下,範公仍舊不斷地上書救助我。

  卒於元祐三年十二月,終年八十一歲。

人在衚衕第幾槐閱讀練習及答案
清明的心絃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高三語文第一次模擬考試及答案***2***
初三中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卷
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試卷
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計劃及策略是什麼
高中語文第一冊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初一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檢測題及答案
新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檢測題及答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達標卷及答案
初三語文第五單元檢測題及答案